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翻阅王同亿主编的《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京华出版社2001年版,以下简称“新世纪”),看到一条“不破不立”。其释文令我大吃一惊:“现多指公安机关受理的刑事案件,能侦破的,就立案,不能侦破的,就不立案。”真是闻所未闻!“不破不立” 无非是说,不破除旧的东西,新的东西就建立不起来,怎么变成了此条所说的涵义?而且其内容既违背了事实,也违背有法律。“公安机关”云云,是个全称判断,意即所有的公安机关全部如此,这岂非一派胡言?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3条规定得清清楚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  相似文献   

2.
王同亿和王同亿担任总编的海南出版社的5件侵犯知识产权案经过3年多的艰苦审理,在1996年12月24日公开宣判了。原告全面获胜! 这是令人瞩目的大案。其抄袭量之大是罕见的,经法院审理认定,被告构成抄袭共达1427700字,另加63页16开的历史纪年表和民族分布表。抄袭手段之恶劣也仅见:法院证据保全的原稿中可以看到直接剪贴他人词典的赃证。令人瞩目的还有被告是被炒作成“奇人”的“同典大王”。因而此案海内外都很关注。 近年来辞典工具书出版达4000余种,成绩喜人。但也有一小部分是受利益驱动的胡编乱抄之作。这部分虽小,却是害群之马。1993年7月当《现代汉语词典》被抄袭的情况初步弄清时,90高龄的语言学界德高望重的吕叔湘非常气愤并且十分忧虑。他忧虑词典抄袭之  相似文献   

3.
书业内外     
如何从源头杜绝劣质工具书 据《文汇报》报道:有关《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错误百出的消息报道后,引起各界关注,反响强烈。据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从1992年到2001年,我国共出辞书(包括修订)5600余种,大大超过了我国历史上二千多年保存下来的所有辞书总数。辞书出版专家认为,“王同亿现象”绝不仅仅涉及王同亿个人,它本身反映出一些出版社唯利是图的心态。有的出版社不仅把辞书当作摇钱树,更是当作扬名榜。专家纷纷呼吁进一步规范工具书出版,从源头上杜绝劣质工具  相似文献   

4.
巢峰精神     
潘真 《中国编辑》2003,(4):53-55
“巢峰”这个名字,是在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之下引起我注意的。 那是1994年4月29日,《光明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刹一刹著书出书中的粗制滥造风——兼评王同亿主编的<语言大典>》。当时,王同亿及其《语言大典》正红得发紫。虽说明眼人都看出这部所谓《大典》错误百出、笑话连篇,但是鉴于该书“来头很大”,欲投鼠而忌器吧,大家沉默着。可巢峰偏不服,登高一呼,打破了沉默。  相似文献   

5.
1953年,《新华字典》(以下简称《新华》)由新华辞书社编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56年进行修订并改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以后又迭经修改、重排,直至今日。 1993年,《新编新华字典》(以下简称《新编》)由王同亿主编、海南出版社出版。该字典自称“按照最新研究成果和国家公布的各种标准改正了现在通用字典、词典的许多读音、释义的错误。”俨然以“换代性产品”的身份自居。事实到底如何,笔者对这两部字典作了一点对比研究,我认为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见孰优孰劣。  相似文献   

6.
王同亿先生主编的《语言大典》、《新现代汉语词典》等几大部中文辞书,谬误百出,抄袭甚多。《辞书研究》、《语文建设》、《中国图书评论》、《文汇读书周报》等南北几家权威报刊,已刊文作出有理有据、言辞剀切的批评。刘于来自学术界的批评,王同亿先生以在北京召开“辞书研讨会”的方式作出了反应。 有批评自然会有反批评,两者交锋,遂成争鸣。然而无论批评还是反批评,都该有理有据,而不是强词夺理、不是诡辩,否  相似文献   

7.
专门术语注释应遵循“四性”原则──兼谈《现货汉语词典》的编纂林立【上海】本文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专门术语为例,论述其注释的“四性”原则:(一)注释的科学性;(二)释文的简洁性;(三)义项的全息性;...  相似文献   

8.
由王同亿先生主编、三环出版社出版的《语言大典》(以下简称《大典》)是一部大型的语文兼百科的综合词典。它收录汉字约1.5万个、词条约30万条,对字、词作了比较准确、全面的解释,并创造性地采用了中外文结合的形式。辛业江先生在其序言中说:《大典》的问世“结束了  相似文献   

9.
于光远在《辞书研究,一九九四年第二期上撰文评论王同亿主编的《语言大典》。他说:书籍总的说来是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的结晶的载体。它们的文化内容是积极的。但也有一些书有消极的内容。《语言大典》就是一部具有消极文化内容的书籍。它的确是伪劣的产品。它的用处看来主要只有可为研究当前我国文化现象提供一个对象。 《语言大典》出版之后,全国有20余家报纸在头版刊登这一“喜事”,把这部书的主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的辞书编纂事业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应该肯定主流是好的,但也不能忽视有不小的阴暗面。为数不少的一批无知却有胆的人,以为编纂辞书有名有利可图,趋之若鹜,采取不可思议的手段,不断炮制出质量低劣、祸国殃民的辞书。其中最为典型的,当数号称“辞书大王”、“超韦伯斯特”的王同亿接连推出号称“当代中国辞书之最”的《语言大典》以及号称“换代性产品”的《新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大词典》和《新编新华字典》等一批劣质辞书。  相似文献   

11.
书业内外     
竟然,竟然,竟然……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日前中国辞书编辑出版专业委员会上判定:王同亿于去年初出版的《新世纪现代汉语词典》,是一本劣质词书,在政治性、科学性、知识性等方面存在大量错误,且收入大量低级粗俗、淫秽下流的词条,是一本不合格的精神产品,要加以批判,阻止其流传,以免危害读者。据初步统计,该词典差错率竟达万分之十左右,远远超过了新闻出版总署允许的差错率。  相似文献   

12.
“王同亿现象”的深层思考编者按:本刊上期在对《现代汉语辞典》作了充分肯定的前提下,提出疑误性探讨之后,还想就这部比较规范的辞典的遭遇作些文章。1997年7月25日,一桩轰动全国的抄袭侵权案终于有了结果。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庭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  相似文献   

13.
当代词典研究的两部力作─—评田忠侠教授《辞源考订》《辞源续考》村夫田忠侠教授长期从事语言教学与研究工作,造诣深厚,著述颇丰。自1973年起。他全面研读新版《辞源》一至四册,博考文籍,比勘审校,经历十几春秋,完成了《辞源考订》(1989)、《辞源续考》...  相似文献   

14.
“图文并茂”不等于“图文并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图文并茂”与“图文并重”虽只一字之差,其内涵却大不相同。“图文并茂”,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图画和文字都很丰富精美的意思;按照1999年版《辞海》的解释是图与文都“美盛”的意思。这两种解释可以用美丽、丰盛来概括,即有图片,有文字,形式美观,丰富多彩。“图文并重”一词目前尚未见到收入词典,但“并重”两字,《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不分等次,同等看待(2000年版改为“同等重视”)的意思。据此,“图文并重”可以解释为图片、文字不分等次,同等看待、同等重视。“美丽、丰盛”与“不分等次,同等看待、…  相似文献   

15.
岁末年初的“马桥事件”“抄袭”和“模仿”从何谈起———著名作家李锐谈“《马桥词典》事件”(摘自《中华读书报》1997年1月8日)百姓张颐武和王干共同制造的“《马桥词典》事件”在大江南北文坛内外流传之时,也引起了文坛的强烈震动。对于这一事件,李锐说:说...  相似文献   

16.
“文字霸权”与编辑理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这个题目是借用“语言霸权”一词而衍生出来的,源于一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句话。他的本意是说每天有几分钟可以在电视上发表议论,而受众有上亿人。每念及此,使他诚惶诚恐,出言谨慎。这无疑是一种职业道德的自律,令人钦佩,也发人深思。由此想到“编辑”这一行享有职业上“文字霸权”的地位,笔之于书,比语言存活更长久,岂能不慎乎?笔者在前些日子曾撰写一则“读书人语”,题为《序的禁锢与解放》(原载《中华读书报》2000年2月16日第13版),是针对一位编辑为王朔新著《无知者无畏》作序有感而发的。愚以为,编者不是裁判,不是书评家,…  相似文献   

17.
陈原说他从未编过词典;又说,他是词典的“接触家”,“接触”了一百多种大中小型词典、字典。这些工具书享誉文化界,影响了几代人,而陈原做的都是幕后工作——策划、组织工作。陈原关于词典活动的正式开始,缘于一场大批判。1974年3月,由姚文元发动、迟群布置,开始对内部发行的《现代汉语词典》(试用本)进行大批判活动,诬蔑这部词典是“封资修的大杂烩”,是“出版方面修正主义路线回潮的一个典型事例”。编写《现代汉语词典》是1955年10  相似文献   

18.
俞明芳 《新闻记者》2005,(10):14-14
贵刊2005年第8期刊登了王志广先生的短文《“砍价”和“侃价”》(以下简称“王文”)说:“可见,在上述例句的语境中,‘砍价’是正确的,而‘侃价’这一词汇在词典中并不存在,属于‘生造词’。”  相似文献   

19.
《现代出版》2011,(4):F0002-F0002
德尼·狄德罗(Denis Diderot,1713年10月5日~1784年7月31日),法国启蒙思想家、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和作家。他最大的成就是主编《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工艺详解词典》(通常称为《百科全书》),被视为现代百科全书的奠基人。恩格斯称赞他是“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的人。  相似文献   

20.
审读札记     
肖江 《记者摇篮》2007,(1):34-34
笔者在从事审读工作时,感觉到互联网媒体对纸媒的冲击,我认为有必要在使用汉语言时应加以规范,应以通俗易懂的《现代汉语词典》作为主要工具书。因为目前网络语言很流行。据统计,我国网民达1亿多。其实,纸媒作为千百年来的大众传媒优势依旧,记得1951年6月6日,《人民日报》就曾发表过一篇社论,题目是《正确地使用祖国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该文强调:“党的组织和政府机关的每一个文件、每一个报告、每一种报纸、每一种出版物,都是为了向群众宣传真理,指示任务和方法而存在的。它们在群众中影响极大,因此必须使任何文件、报告、报纸和出版物都能用正确的语言来表达思想、使思想为群众所正确地掌握,才能产生正确的、物质的力量。”之后,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又于1956年2月1日颁发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前年又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里笔者就审读过程中积累的关于语言表述方面的小识求教方家赐正,一个目的,为纯洁祖国语言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