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公图书馆:中国乡村图书馆之翘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荣巷大公图书馆是荣德生兄弟公益事业中的大手笔,它体现了他们大教育观的理念:社会教育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从1912年萌生办馆的意念,至1952年荣德生临终嘱咐“捐献锡市,公诸人民”,其间先后四十年,幄筹布画,备极艰辛,然毫不畏葸,事业有成。大公图书馆在我国乡村图书馆发展史上以其无可争议的实绩以及办馆的特色占有一席之地。荣氏聚族守望相助,世居荣巷,族谊融洽。荣德生兴学育才,造福乡梓,身边每常有形无形地形成一个咨询智囊团,其中尤以族叔荣吉人、荣鄂生昆仲与有力焉。早年对公益(男校)、竞化(女校)小学之主持擘画…  相似文献   

2.
1923年4月28日的《密勒氏评论报》,刊登了《中国实业之进步观——无锡县》一文.[1]文章开头提到:"南通州为中国模范城,为实业繁盛之区,前篇已详论之.而无锡则为先进之城,且实业较他处更为繁盛,城中工厂烟囱林立,故有烟囱城之称.扬子江下游各区域除上海外,当推无锡为实业最繁盛之区."近代无锡和南通的崛起,分别与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和张謇有密切的联系.荣氏兄弟和张謇之间的关系,早年就有人提及.1929年编印的《茂新福新申新总公司卅周年纪念册》的十一篇序言,有两篇提到了这一点.虞洽卿认为:"吾国之以实业名家者,南通张氏外,端推无锡荣氏."[2]裘科桴列数荣宗敬兴办的企业后,感慨道:"吾国自有史以来五千余年,工业生产之量未有若斯之伟大者也.同时南通张氏亦复名闻中外,与荣氏相颉颃之."[3]荣氏兄弟与张謇事业的起步,都与上海有渊源.在事业发展过程中,双方相互有所启迪和帮助,一度曾在吴淞合作兴办实业.在地方自治方面,张謇对于南通的贡献影响了荣氏兄弟.  相似文献   

3.
章太炎于1906年秋天在东京主持《民报》期间,曾为日本友人宫崎寅藏创办的日文刊物《革命评论》题写刊名,又书赠该社书法立轴古风一幅。最近由台北“国父纪念馆”出版的《馆讯》中首次披露。宫崎寅藏(1871~1922)与其兄宫崎民藏(1865~1928)都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知交。章太炎先生与宫崎兄弟结识是在1906年夏。章在上海因苏报案被监禁释出后,孙中山先生派党人时功玖等邀其来东京,由孙中山介绍认识了宫崎兄弟。他们相见如故,交往日密。宫崎是日本熊本县荒尾村的有租各收入的大家族。他们兄弟三人(还有改名为管仲甫的弥藏)为解救亚洲…  相似文献   

4.
1995年11月7日解放日报第四版刊有一篇题为《涉嫌谋杀拉宾凶手兄弟被捕》的新闻稿。笔者觉得,这则标题上“兄弟”二字及内文中“……这名嫌疑犯叫哈盖·阿米尔,是4日向拉宾开枪的凶手伊格尔·阿米尔的兄弟”一句中“兄弟”一词的用法,都有值得商榷之处。首先,它不符合“书面用语”的规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兄弟”一词的解释之一确为“弟弟”,但注明只能作“口语”用。然而,当它上了报纸,显然就成了“书  相似文献   

5.
在编辑先师魏建功先生文集的过程中,我认识了作为学者、语言文字专门家的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从先师的文章中我得知,仲甫先生在狱中写的《实庵字说》,每在《东方杂志》上发表,钱玄同先生即于东安市场书摊“争先寻求,津津乐道,喜至功家清谈。从违取舍,间有发明。”文字学方面的文章,能  相似文献   

6.
新编《辞源》,内容丰富,方便读者,其功不小,然亦有未尽善处。今举三条,辨正如次。一、《辞源》“骨更”字条下云:“(一)食留咽中。见《说文》”。按:《说文》曰:“骾,食骨留咽中也”。段玉裁注:“《晋语》:卜籀曰:狭以衔骨。韦注曰:骨所以鲠刺人也。忠言逆耳,如食骨在喉,故曰骨骨更之臣。《汉书》以下皆作骨鲠,字从鱼,谓留咽者鱼骨较多也。“食骨留咽中,,这个“骨”字是少不得的。如果仅是“食”留咽中,则为因噎废食之“噎”矣,不成其为“骾”了。旧本《辞源》作“骨留咽中也”,省一“食”字,犹不失原义。今《新华字典》解作“骨头卡在嗓子里”,非  相似文献   

7.
1904年3月,湖南图书馆兼教育博物馆在省垣长沙成立,它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而发起成立的第一人,就是梁焕奎先生。肇始之功,功莫大焉。梁焕奎,字璧元,一字辟园,号青郊居士。清同治七年(1868)生于湖南湘潭一个官宦人家。梁代祖居广西桂林府,清咸丰元年(1851)北上落户湘潭。兄弟5人,先生  相似文献   

8.
3月的最后一个周末,77岁的中国富翁荣毅仁在一次没有竞争对手的选举中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副主席。出生于我国的首户民族资本家荣出生于一个在中国近代工商界赫赫有名的贵族家庭。1916年5月1日,他落生在江南名城无锡。父亲荣德生、伯父荣宗敬被公认为是本世纪新中国的“棉纱大王”和“面粉大王”。毛泽东曾评价说,荣家是我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荣氏兄弟的中兴在本世纪20年代,而其后的发展并不顺利。荣毅仁的父亲荣德生  相似文献   

9.
汪春劼 《兰台世界》2011,(12):19-20
20世纪初,荣德生荣宗敬兄弟在家乡圈地办厂,但旧绅士们却对这股新阶层有很深的成见,打压荣氏兄弟。本文通过荣氏抗诉办厂的描述,从中看出时代的嬗变轨迹、新旧力量的消长,也证实荣氏兄弟具备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品德。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汉语中,“作”与“做”是使用频率非常高的两个字。而且自“做”字在宋代作为“作”的俗字出现以来,两个字在书面语中的用法一直没得到全面而系统的区分,使得这两个字混用、错用的现象一直非常普遍。虽然《现代汉语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文字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1996年7月修订第3版,下同)中在列举词条时已有意识地对这两个字的用法进行了统一和区分,但直到目前,无论是普通百姓、学生,还是作家诗人、编辑记者、文秘人员、语文教师乃至汉语言文字研究专家,对这两个字的书面用法仍没有统一的认识,混用和错用的现象可谓比比皆是。而且即使在许多汉语言文字大师笔下,这种现象也在所难免。例如:以博闻强记、洞幽烛微而著称的钱钟书先生和以殚精竭虑、律人律己都十分严格的李荣先生,在其文章著作中一般都使用“作”字(但也有极少数地方使用了“做”字);而以细腻缜密、清通如水闻名的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却多用“做”字(当然,在其作品中有少数地方也使用了“作”字);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论是在喜欢用“作”字的钱、李两先生笔下,还是在偏爱于用“做”字的吕先生笔下,竟然都可以找到在同一作品中的同样的语境下“做”和“作”混用的例子,如:……...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初,荣德生荣宗敬兄弟在家乡圈地办厂,但旧绅士们却对这股新阶层有很深的成见,打压荣氏兄弟.本文通过荣氏抗诉办厂的描述,从中看出时代的嬗变轨迹、新旧力量的消长,也证实荣氏兄弟具备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品德.  相似文献   

12.
“建”的文化学意义与建鼓的来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陈寅恪先生的说法,凡解释一字即是作一部文化史。①这不仅因为文字本身就是文化的表征,而且每一字都包含着一种文化背景,折射出某些民俗风尚,甚至牵连出某种社会观念。况且,字的形态、声读乃至意义都处于不断演化之中,从而使其文化内涵在演化中不断地获得扩充。以此观念来观照“建”字,或许可使我们在释字中体味出更多的“文化”意趣。问题的提出缘自卜键先生的大作《建木与建鼓》。②该文从人类文化学的视角对与“建”关联的两件物品“建木”与“建鼓”作了新的审视,认为建木是“沟通天地、接引天神的圣木”,建鼓是“将灵鼓与…  相似文献   

13.
董佑勤先生在《新闻实践》第3期著文《不忙下结论——也谈“惟妙惟肖”》,对我的拙作《从成语“惟妙惟肖”谈起》提出不同意见和批评,令笔者深为感动。在此,向董佑勤、姚振发先生以及关心该文的朋友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董、姚两先生治学严谨,为一句成语竟翻阅10多本词(字)典,反复甄别,其精  相似文献   

14.
性别之外的徐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伟从台北访问归来不久,我们在东四的一家餐馆吃饭。席间谈及文艺新潮,我遂提起徐坤。徐坤可以说是1993年以来中国文坛最令人兴奋的亮色,一个“姗姗来迟的主角”。徐坤的小说我读得不多,只读过《中国作家》上的《白话》和《人民文学》上的《先锋》,我用两个字来形容读后的心情;过瘾。徐坤透视了世纪末人文精神衰落,批判起来有着“杀人不见血”的内功。但其作品中洋溢的,又绝非阴冷、恐怖与诡谲的氛围。《人民文学》编辑李敬泽先生在该刊1994年第6期卷首语《关于  相似文献   

15.
一《唐代学士与文人政治》是李福长先生在其博士论文基础上,积近十年之功完成的一部有关唐代政治文明的著作(以下简称“李著”)。在本书中,李福长先生立足于从政治文明史的角度考察唐代政治主体机质的变化,并以  相似文献   

16.
张景一     
《今传媒》2004,(5)
原名张景第,河南灵宝人。陕西省书协会员,中国书画函授大学西安分校理事。景一先生的书法以行草见长,以行横见功夫。其书艺结构如龙腾虎跃,有筋有骨,气势宏大,神采飞扬。《龙》、《虎》是其代表作之一。2004年8月26日,在“全球华人华侨黄陵大祭祖活动”西安南门广场入城仪式上,张景一先生被组委会推荐向大祭祖活动宣传大使、影视巨星成龙先生敬献由他书写的《龙》字,向全球炎黄子孙展示了龙的传人大凝聚、大团结的共同心愿。图为景一先生向成龙先生敬献《龙》字和《成龙祭祖》条幅的情景。张景一  相似文献   

17.
侯书森 《出版参考》2010,(12):32-33
作为旧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企业,荣氏企业集团有“三姓六兄弟,总督加智囊”之称,这位智囊人物便是薛明剑。  相似文献   

18.
美籍华裔学者、耶鲁大学教授余英时先生所著《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适》一书,是一本值得一读的理性分析之作。它原是作者为台湾联经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十册巨制《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所作的一个长篇序文。在不到5万字的篇幅内,作者以严肃理智的“思想史的分析”的态  相似文献   

19.
鲁迅在厦门大学编写《汉文学史纲要》讲义第一篇《自文字至文章》时写道:“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口诵耳闻其音,目察其形,心通其义,三识并用,一字之功乃全。其在文章,  相似文献   

20.
我常以为,要看一位学者,关注其人往往比其学更有意味.这让我想起了已故词学名家唐圭璋先生.唐圭璋先生被称为“词林宗师”、“学界泰斗”、“词坛耆宿”,其学问、建树,有目共睹,特别是他的《全宋词》,举一人之力,积十年之功,更是永远嘉惠学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