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文章就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语言论》、萨丕尔《语言论》三部语言学名著中的方言理论从六个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方言与语言的区别;方言的分区问题;语言差异(或分歧)问题;方言的传播;方言的复杂性;方言地理学问题。最终得出两个结论:一是三部书中的大部分方言理论在今天的方言甚至整个语言研究中还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的;二是三部书中的方言理论有继承但更多的是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李建和 《广西教育》2010,(30):66-67,78
荀子的《正名篇》是一部极有价值的“语言论”,是我国古代语言研究的重要理论基石。苟子语言学思想的核心是约定俗成。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从语言的社会本质、语言的继承与发展、语言的作用等语言理论角度入手,解读了《正名篇》中荀子的语言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郭骏的《方言变异与变化:溧水街上话的调查研究》一书是一部社会语言学和方言学有机结合的力作。其结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调查方法的运用上,既利用"社会语言学访谈"和问卷法收集语料以增加样本的代表性和语言调查的科学性,又借用了方言学调查语音系统常用的技巧"念词表"以提高调查的效率;二是在分析方法的运用上,将语言变异与变化理论同方言学的音节和音位系统理论相结合,考察汉语方言的具体发展状况和普通话对方言的具体影响,揭示方言向普通话靠拢的动态变化过程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4.
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是近代语言学界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自称是机械唯物主义者。在论述语言学的各种问题时,作者是从语言的实际出发,在公认的规范化的例证基础上,阐述了自己的独创见解。《语言论》一书,1914年在美国纽约以《语言学研究入门》(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的名称出版,1933年修订增补后改叫现在的《语言论》出版。  相似文献   

5.
日本著名的国语语法学家松下大三郎于1927年出版了《标准汉文法》.该论著的知名度虽然远远不如他关于日本国语语法的其他论著,也未被汉语语法研究学者所重视,但该论著已经呈现出鲜明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特点,与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1933)十分相似,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语言观点上都肯定、强调普遍语言学理论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韩品 《考试周刊》2013,(73):21-22
爱德华·萨丕尔的《语言论》是美国观念主义语言学的代表作,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之作。本文对比两位作者的重要语言学观点,如对语言性质的看法、语言成分的理解、建立的哲学基础等,找出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呈现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7.
《南方语言学》是暨南大学汉语方言研究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主办的学术性杂志,暂定为年刊。该杂志以岭南地区方言及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亦适当刊登汉语语言学的其他研究成果,其学术宗旨是“立足南方特色,繁荣语言研究”,力图为岭南方言及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搭建一个定期的交流平台。《南方语言学》的主要栏目有:方言理论探索与建构、两广汉语方言研究、方言语法研究、少数民族语言研究、岭南语言资源与语言技术、海外汉语方言研究、语言文字应用、媒体语言研究、地理语言学、语言历时研究、方言与音韵、方言与移民、方言与文学、词汇学与辞典学、博士论文摘要等。  相似文献   

8.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和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是二十世纪影响深远的三部语言学名著。本文分别选取其中的"共时"、"语言形式"和"转换"等概念,分析其中的方法论精髓,探讨"共时"之于"脱时间化"、"语言形式"之于"相似"以及"转换"之于"简化"的方法论意义;从而把握语言学家在语言本体层面上分析符号系统的构成成分、规则及其性质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9.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集大成之作,在书中布龙菲尔德提出了一系列研究语言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制定了语言结构的总框架,对世界语言的研究和发展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新的语言理论、研究方法不断应用于汉语方言研究领域,从而使其有了新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语言类型学在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中开始受到重视;二是汉语方言音系的优选论分析研究成为一种"新潮";三是地理语言学在汉语方言研究中开始兴盛。  相似文献   

11.
语言学研究值得思考的问题很多,西汉扬雄《方言》一书表现出来的语言研究的思维轨这,以及研究方言的方法,值得今人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2.
《方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方言词汇著作,它词汇丰富、类型全面,对西汉时期不同地区的方言在构词形式和词义上的差异进行了比较,在当时被誉为"悬诸日月不刊之书"。《方言》的成功离不开扬雄在采集方言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其中有些研究方法与现代西方语言学家不谋而合。结合当今语言学的研究现状,分别从共时与历时、田野调查、分类编次三个方面,重析《方言》中的语言学研究方法,以期对我国当代语言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开山之作,它确定了描写语言的程序、原则和方法。本文主要通过对第十章《语法形式》的讨论,试析布龙菲尔德的语法理论以及他的“意义观”。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37):23-24
萨皮尔和布龙菲尔德都是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先驱,虽然二者都著有《语言论》一书,但是他们的影响反映在不完全相同的领域。本文通过对两本著作中关于语音系统、语言性质、语言成分划分、建立的哲学基础及语言变化规律的认识等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位作者的重要语言学观点,找出二人观点的不同之处,呈现语言学研究的不同视角。  相似文献   

15.
郭璞、字景纯,晋代著名的训治学家、文学家。一生主要从事文学创作及《尔雅》、《方言》、《山海经》、《穆天子传》等书的注释工作。景纯注书,往往者义兼注。释义多以个语释古语、以通语释方言,还记方言以明分别。注中保存了大量晋代语言材料,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多种参照物。实为研究晋代语百、词汇、语法及方言等语言面貌、了解汉晋语言演变轨迹不可多得的宝贵材料。具有多方面的描写语言学和比较语言学价值。在历史方言学方面尤为突出,这与他对方言的深入研究分不开。一、罚由的方言研究方言研究的田野工作开始得很早。东汉应创《…  相似文献   

16.
本文节译自作者新著《语言和语言学导论》一书第一章第一至四节,内容包括:(1)语言是什么;(2)某些"语言"定义;(3)语言行为和语言系统;(4)语言和言语.John Lyons系英国Sussex大学语言学教授,在本书出版前,作者曾先后著有《理论语言学导论》、《语言学》、《语义学》等专著八部.—译者  相似文献   

17.
郭灿 《考试周刊》2011,(25):29-30
《语言学与翻译语言》一书通过理论的阐述说明,问题的详尽讨论和实际例子的练习很好地解释了语言学与翻译的关系,加强了读者对语言学是如何用来帮助翻译创作,实现翻译语言描写,进行建设性的翻译批评的理解。总体来说,本书主要有四个特色:①研究角度新颖;②内容全面;③结构合理;④语言简朴。此书为学生和老师进行更深入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18.
由刘君惠、李恕豪、杨钢、华学诚四先生撰写的《扬雄方言研究》一书,最近由巴蜀书社出版,该书是国内第一部系统而全面地研究《方言》的专著。 全书除《序论》外,分为三编。第一编:扬雄与他的《方言》;第二编:《方言》与方言地理学;第三编:《方言》注家述评。该书认为《方言》不仅是中国第一部全面完整的方言学著作,而且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方言比较词汇集。该书系统研究了汉代中国汉语方言的分布情况以及相互关系。利用方言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广泛联系当时各地区人  相似文献   

19.
从《语言学纲要》看索绪尔语言理论对现行语言学教材的影响葛运奇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索绪尔在书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原则和新的概念,为现代语言学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对我国语言学教学的教材建设也有一定的影响。我国“文革...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出现并流行一种“汉语人研究派”。这种新的语言学流派深受西方人语言理论的影响,力求探索汉语的化特征,他们提出了建立中国化语言学的学术主张。随后,出现了较多探讨化与汉语相互关系的学术专与论,如《方言与中国化》、《中国化语言学》、《化语言学》、《语言化研究的四个层面》、《汉语与中国传统化》、《有关汉字化研究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等,“女”族字、词的研究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