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同样为中国出版业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又作为一个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大国有理由继续对人类有较大贡献.就出版业而言,中国的出版业既为人类保存了灿烂的文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本身就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大发明影响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当今因特网的时代,人类先进文化、先进生产力所体现出的科学与文明正以出版物为载体推动全球经济发展并宣告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中国出版业只有以全新的目光,与时俱进,放眼全球,全面提升中国出版业国际竞争力才能实现出版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代表中国先进文化,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2.
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正逐渐使人类社会淹没在一片"数字"的海洋中.作为延续人类文明的档案馆不可避免地将被"数字化"、数字档案馆以新事物的"身份"登上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舞台,代表着档案馆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概述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化技术的兴起加速了各个行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而与人类生存息息相关的传媒产业的变化更是令人目不暇接.  相似文献   

4.
真诚是沟通的灵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诚是人类最美的语言.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在与人交流时,真情比任何技巧都管用,所以,有人说真诚是沟通的灵魂.承认又是真诚的基石,承认自己的优点、无伤大雅的小错容易做到,而承认别人的优点、自己大的错误却不容易做到.而正是这些不容易做到的承认却塑造了一份分外的美,有时代表最高的赞美,有时代表最诚挚的感谢,有时代表最诚恳的道歉,有时代表最深的忏悔,有时代表最真的宽容.  相似文献   

5.
世界环境日     
鉴于世界范围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不断危及人类的生存及发展,1972年6月5日至16日,113个国家的1300名代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  相似文献   

6.
一 互联网正在改变人类的阅读方式、交流方式乃至整个生活方式.以网络出版、网上互动交流、网游动漫等为代表的数字出版产业正迎来一个明媚的春天.  相似文献   

7.
在后人类时代的今天,人类主体的焦虑心理在诸多影视作品得以不同形式的影像阐释,经典科幻电影《西部世界》便是其中之一.电影《西部世界》从不同内容维度揭示出人类精神世界中的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与客观性焦虑的存在,并从场景设置、叙事线安排与叙事视点等形式层面描绘加深了关于这种焦虑状态的虚拟想象.究其内里,以《西部世界》为代表的诸多科幻影视文本镜像折射出的人类主体焦虑,既是后人类时代下特有的精神产品,也是生物科技发展与社会文化语境等协同生成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发轫于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的革命,催生了林林总总、各式各样的新媒体.这些全新的媒体,不仅改变了人类传播活动的面目,也改变了整个人类社会的秩序和文化,甚至改变了人类的生活和生存方式.本文拟从媒介环境学的理论角度,对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的价值和误区做一点探讨,力求厘清新媒体对社会带来的影响及其原因,从而为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新媒体提供理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9.
进入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取得了重大的突破.网络信息技术革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影响,改变着人类的命运.可见,信息网络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相似文献   

10.
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正在大举进入人类生存的各个领域,网络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的新闻传播格局.传媒生态的改变,不可避免地对传统的媒体管理观念、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管理范围产生一系列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信息技术革命改变了世界经济的本质,也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变化.以计算机为代表的信息产业已经渗透到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传统的经济模式正向知识模式转变.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总部象征人类征服大自然和进入宇宙空间的礼物共有三件,分别是:排在三项首位的中国成昆铁路象牙雕刻艺术品;美国阿波罗宇宙飞船带回来的月球岩石;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模型.它他分别代表了人类在20世纪创造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项伟大杰作!成昆铁路以其神话般的诞生,奠定了自己在人类筑路史上无可争议的王者地位.  相似文献   

13.
细节的魔力     
"个人一小步,人类一大步",大家对第一个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的这句话耳熟能详,却未必了解另一个细节:首次登月的天地对话中,竟然有一大段是关于中国的!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航天器代表人类首次飞抵月球.10年后,我在大学宿舍读到了获1969年度普利策奖的、长达25000多字的通讯<一小步,一大步--人类登陆月球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的丛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峰 《图书馆》2000,(2):75-77
本文叙述了中国古代丛书的概念、涵盖内容、历史发展过程及各个朝代出现的丛书代表著作.同时指出中国古代丛书在中华典籍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为推动人类文化,批判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迄今为止,人类传播已历经前媒体、亚媒体、准媒体、泛媒体四个世代,目前正处在超媒体世代的前夜.这个世代的显著特征是个性化、移动化、融合化和智能化.它以满足个性化需求为目标,以技术赋能为手段,以视听新媒体为产品,为人类打造无处不在的声光飨宴.超媒体是对建立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基础上的能量聚合与自由转换新生态的描述,它不排斥任何媒体的存在价值且强调彼此融通,通过高科技使多媒体之间实现逻辑链接和互相转换,它代表了人类社会在信息智能化方向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发展辩证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网络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把世纪之交的传统图书馆推向全球一体化、网络化的新境地.一个全新的信息环境--网络环境已呈现在人类的面前.在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环境下,甚嚣尘上的数字图书馆是否要独统天下?曾为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的传统图书馆会不会像恐龙一样在一夜之间成为历史的过客?本文拟对此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网络因其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时空感受而饱受赞誉.这加强了启蒙运动以来的理性崇拜,网络及其代表的工具理性逐渐在现代社会中占据了核心地位.但与此同时,也有人发现网络并没能带来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8.
吴翎 《北京档案》2005,(6):48-49
伟大的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建筑是石头的史书."这句话生动地体现了建筑的历史意义.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历史中,建筑是最具有历史文化代表意义的.当人们提及埃及、希腊、中国,自然就会想到古代人留下的金字塔、神庙、万里长城和故宫.  相似文献   

19.
由受众的审美文化心理谈编辑的社会职责及编辑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审美文化心理是人类在审美活动过程中审美意识的积淀和凝聚,代表了审美文化系统中的核心部分,体现在特定的审美需要、审美理想、审美趣味以及审美价值标准等方面.社会大众对文化的需求,不仅有满足消遣、娱乐的一面,还有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赵松 《青年记者》2021,(24):5-5
随着人类逐渐进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智能高科技时代,传统人本主义受到冲击,关于人工智能的"后人类"相关观点开始涌现,它们并不是一种政治化划分,而是以智能新技术为基础,对新的人类生存状况的思考. 1.赛博格社会:人与技术融合或超人类主义.随着机器与人的深度结合,人的边界和主体性问题成为赛博格研究主题."赛博格"被用来描述未来人类的基本生存状态,指入与技术的高度融合,"一个将自然与人为合成一个体系的、自我规范的生物体".人与技术的融合,意味着传统人文主义定义的人类物种边界变得模糊,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人或生物人,而成了格雷所说的"后人类".在后人类社会图景中,赛博格突破了人类的硬件和软件界限,一方面可以通过生化机械技术强化机体"硬件",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神经认知科技增强心智"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