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刘纯 《新闻前哨》2012,(12):100-101
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是两个具有公共服务职能的领域.二者都具有群体性和公益性,与社会和公众生活息息相关。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非典带来了中国公共卫生深刻的变革。非典过后近十年来.大众媒体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而转型。人们的文化信息需求、生活质量和健康品质在不断地提高,大众媒体和公共卫生得以快速发展和融合.大众媒体监测和协调社会功能对公共卫生的积极干预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张闻桐 《新闻世界》2013,(9):309-310
本文以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各类事件为基础,对媒体所扮演的不同的社会角色进行分析,旨在揭示媒体的社会职能,以及媒体作为社会建构的要素之一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3.
蔡骐 《当代传播》2003,(5):32-33
2003年中国发生"非典"疫情,人们与之的抗争,并最后取得抗"非典"的胜利.新闻传媒的表现从事件一开始就受到社会的关注.媒体在"非典"带来的危机中的责任与义务是什么,信息的传播如何才能做到公开透明,这些话题都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然而,"非典"时期的另一个现象同样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5月份"非典"流言突然大规模扩散.虽然由于政府与媒体很快采取了有力的措施,使流言迅速被遏止,但是对这一现象从传播学的视角来进行反思,无疑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冯晶  赵华 《新闻世界》2010,(7):167-168
随着社会进入转型期,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媒体作为社会的口望哨,如何积极发挥作用,承担沟通社会的功能,对危机事件的解决至关重要。本文以芬克的危机阶段论为基础,探讨危机事件中的媒体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哲 《青年记者》2012,(20):12-13
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利益集团之间的冲突增多,公共卫生危机事件频发.从2003年的"非典"、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事件、2010年的"小龙虾致病"、2011年"地沟油"事件、2012年"毒胶囊"事件等,公共卫生危机报道均占据了媒体的重要位置.与"一般危机"相比,公共卫生危机影响范围较大,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架构有着严重威胁.大众媒体在危机中的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危机的演变进程.  相似文献   

6.
论重大社会事件之际大众媒体对公众情绪的疏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大社会事件发生之际往往是公众情绪不稳定的时期,公众情绪通常借助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及重大社会事件彰显和爆发。在重大社会事件之际.往往是各界政治力量聚集之时。公众往往寄托于聚集的政治力量解决其面临的问题.此时公众情绪极易依附各种社会事件借机爆发。大众媒体在这个关键时期应该发挥好环境监视和社会协调的功能,为疏导公众情绪提供平台。本篇论文论述了重大社会事件之际,大众媒体疏导公众情绪的必要性.并对大众媒体对公众情绪的疏导行为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大众媒体疏导公众情绪的渠道。  相似文献   

7.
媒体能够通过持续对某一问题的集中报道,使原本不出现在公众视野之内的事件成为一时间社会关注的焦点,被称为“媒体事件”。  相似文献   

8.
核心阅读:新闻舆论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的角色,大大小小的社会事件都需大众媒体给予及时、正确的反映和引导,因而人们不允许媒体在重事件前失声,事实上,在新兴媒体的有力推动下,包括传统媒体在内的所有媒介,都在尽力发声、及早发声。  相似文献   

9.
新浪微博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服务平台,拥有数亿用户,其中包括权威媒体和自媒体。随着杭州保姆纵火案、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性侵案等诸多社会事件被微博上的自媒体曝光,引起轩然大波,自媒体成为主流舆论领域的趋势正在显现。此外,事件发生后只有引起舆论的广泛讨论导致事态的扩大,权威媒体才出面发声。由此可见,权威媒体对社会事件的爆发反应慢,处理效率低。新浪微博上的权威媒体和自媒体对社会事件从开始到结束的发展趋势的影响是不同的,我们称之为持续性效应,权威媒体和自媒体应该面对和改进的问题很多。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权威媒体与自媒体之间的持续性效应差异,以及两者的改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风险是现代社会的一种常态,如何利用媒体微博在社会重大突发性事件中进行舆论引导至关重要。本文以2014年"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为案例,研究"@央视新闻"在事件传播中的作用,探讨媒体微博在重大突发性事件中应对风险、引导舆论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1.
从2006年3月开始,直至2007年春天,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疯狂追星故事成为被国内媒体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在整个追星事件过程中,媒体通过提供资金和各种帮助“积极”介入事件之中,对病态追星行为反复聚焦、特写、放大,进行大肆的宣传炒作,  相似文献   

12.
何志妹 《新闻世界》2012,(5):233-235
笔者通过对“八毛门”事件的分析,意在呼唤社会大众理性判断能力的回归,让媒体及社会大众对社会发展负起应有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杨玲玲 《新闻前哨》2013,(6):107-108
近年来,频频发生的公共危机事件,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新闻媒体报道的重点。行业媒体因其与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联系密切,在涉及本行业危机事件的报道中具有得天独厚的舆论引导优势。本文从行业媒体应及时准确报道危机事件,校正偏颇舆论,用科学专业的传播稳定公众情绪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公共危机事件报道中行业媒体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4.
在这场非典危机中,由于媒体在政府和百姓之间,充当了一个积极的第三作用,使政府、百姓、媒体之间,形成了我们期盼已久的健康关系。  相似文献   

15.
从2006年3月开始,直至2007年春天,兰州女子杨丽娟的疯狂追星故事成为被国内媒体关注的重大社会事件。在整个追星事件过程中,媒体通过提供资金和各种帮助“积极”介入事件之中,对病态追星行为反复聚焦、特写、放大,进行大肆的宣传炒作,营造着疯狂追星的社会氛围,[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蓬勃发展,我国突发舆情风险事件频发,给舆论环境和社会稳定带来负面影响.值得重视的是,在这些舆情风险事件传播中,有的主流媒体也表现出专业失范、社会责任缺失等行为,从一侧面助推了风险事件的传播与扩散.本文将对主流媒体责任缺失的表现以及需要承担起的社会责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王丹 《新闻前哨》2011,(6):28-29
媒体对于社会事件的报道和宣传具有重大作用,特别是在危机事件中,媒体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危机的进程与结果。因此,当危机事件发生时,媒体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还公众以真相和公正,转危为安,已成为当下媒体应着重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在危机事件中媒体角色按照其功用划分,大致有以下四种:  相似文献   

18.
2003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03年非典之后,学界开始从危机管理、媒介功能等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利用媒介进行危机传播。而随着手机技术的日臻完善,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研究也日益受到重视。本文在分析手机短信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及传播方式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手机危机传播系统模式,并从微观系统和宏观社会系统对如何发挥手机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优势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綦天哲 《新闻世界》2011,(8):306-307
当代社会是一个风险社会,危机四伏。频繁发生的危机使危机传播日益重要。当危机发生时,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发挥着引导舆论、服务公众的作用。危机发生之后,媒体报道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危机传播的效果。媒体成功的危机应对,对于促进政府的廉洁高效,培养理性的公民,提高公民的危机意识,化解社会危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以广州非典、汶川地震等近年来发生的危机事件为例,从新旧媒体所进行的危机报道中总结出媒体在危机报道中应遵循的原则。并基于这些原则,按照危机的周期划分指出媒体在不同时期所应采取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