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3 毫秒
1.
江伶 《新闻窗》2010,(5):27-28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担负着传播新闻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服务社会与公众的光荣任务,这就决定了新闻工作的重要性和神圣性,也决定了新闻从业人员必须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来自于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应该怎样担当起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呢?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共有属性,决定了社会新闻的发布也是要充分考虑它的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如果不经认真思考和过滤,见"闻"就采,是"闻"就发,就不会有好的传播效果甚至是相反,读者所厌恶的一些无聊的、哗众取宠和耸人听闻的社会新闻,即是如此。  相似文献   

3.
一、确保新闻采写工作新发展新闻价值是由事实的重要性和社会的关注程度决定的。时政新闻、经济新闻、法制新闻、科技新闻等的区别,只是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为便于研究和区别而对新闻所做的分类,并不是根据分类的前后排序确定某种新闻的价值。笔墨当随时代。决定新闻发展的主要因素是文章主题,不  相似文献   

4.
传统新闻价值观一旦被现代新闻价值理论所代替,为评选好新闻、大新闻找到一条量化途径,对化解新闻评选中的争议提供了最公正的方法.评选好新闻或大新闻,实际是确定新闻价值量的大小及其社会效果的优劣,摈弃评选者的主观判断就成为关键因素.概括地说,新闻价值决定新闻的社会效果,依据新闻价值判断其社会效果,是鉴别好新闻、大新闻的根本立足点.这一逻辑形成的新闻量化研究,打开了科学分析新闻质量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正当前,部分媒体社会责任意识淡漠的问题日益突出,社会公众对强化媒体社会责任的呼声强烈。2014年6月9日,首批11家试点媒体社会责任报告正式对外发布,对2013年度本媒体履行社会责任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展示。中宣部、中国记协等决定在新闻战线探索建立的媒体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正是为了推动媒体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并自觉地按照传媒社会责任规范传媒和每个新闻从业人员,并希望以此为突破口规划和推进全面深化新闻改革。这已成为  相似文献   

6.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精华,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标题的优劣直接决定着读者的阅读欲望。当下,新闻已进入读题时代,这对纸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试以笔者十余年的社会新闻编辑工作经历,分别从简洁化、切题化、形象化、趣味化等角度剖析社会新闻标题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7.
马厚寅 《军事记者》2008,(11):71-72
新闻价值,是就一则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而言。一般说来,社会效应越大的新闻,越有新闻价值;越是有价值的新闻,就越能被编辑选中、编发。可见,新闻价值决定稿件的成败。  相似文献   

8.
社会新闻是对于社会现象、社会风貌、社会生活、社会动态、社会事件、社会趋向、社会问题等方面的报道,严肃的政要部门或机关人员把它称为"八小时以外的新闻".现阶段社会新闻的价值观改变甚至是颠覆了传统的新闻价值观,特别是社会新闻的报道,充满了暴力、血腥、色情与性、凶杀、矿难等,给社会生活带来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9.
社会现象纷繁复杂,社会新闻丰富多彩。这就决定了社会新闻要充分发挥其舆论监督作用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其监督作用的好坏,也反过来会对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反作用。深圳特区报社会新闻板块近年来的实践证明,社会新闻要起到良好的舆论监督作用,必须做到新闻的客观真实性、舆论的民意性、报道的法理性和监督的艺术性等基本原则,只有坚持调查研究、群众观点、依法监督和正面报道,才能真正实现社会新闻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10.
张海峰 《青年记者》2010,(16):26-26
近年来民生新闻的兴起,是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所决定的。现在大家普遍认为,民生新闻不能等同于社会新闻、市民新闻,它不仅仅是报道题材,更是一种处理新闻的立场、视角、手段。笔者认为,党报民生新闻要避免踏入误区,起码应把握和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11.
对于众多媒体尤其是经济类报纸来说,经济报道都是重头戏,这是由我们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决定的,而不断发展经济报道的样式也成为各媒体努力的方向。于是一种介于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之间的社会经济新闻出现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9,(5):20-34
宏观新闻规律就是新闻活动的历史演进规律,同时也是新闻活动特别是新闻业与社会整体的关系规律,实质揭示反映的是新闻与经济、政治、文化、技术之间的本质关系。社会整体状态(发展水平)决定新闻活动的基本状态,这便是"新闻依赖律"的实质。本文重点从经济、政治视野中考察、分析、阐释了"新闻依赖律"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而社会新闻记者的新闻敏感,就表现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锐利而敏捷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相似文献   

14.
民生新闻诞生于社会新闻,同时又在理念、内容、地域、表达等方面超越了社会新闻。本文针对目前民生新闻存在的两个问题,一是新闻采集雷同,缺乏新意;二是报道过于肤浅,价值含量不高,以此入手,从老百姓最关心的民生问题和民生新闻的采集与社会新闻的关系两方面论述,希望新闻记者从中找到采集民生新闻新的提升点。  相似文献   

15.
何英 《新闻导刊》2007,(2):26-27
我跑新闻已经有7年,从最初的打街跑社会新闻,到现在跑时政新闻,跑过教育、气象、人大、共青团、妇联、工会等多个领域,现在回想起来,是当初打街跑社会新闻,奠定了后来我跑所有新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会新闻即侧重报道社会生活、社会问题及社会道德的新闻。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新闻媒体之间竞争的愈演愈烈,社会新闻成为了许多媒体亲民的“招牌菜”,于是出现了社会新闻竞争层次不高,内容雷同,写法粗糙等问题,也就是社会新闻源的挖掘和开发的问题。本文就如何对社会新闻资源进行深层次的挖掘与开发,以及社会新闻需要注意的雷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抓新闻难,写社会新闻更难,难就难在没有新鲜的“活鱼”,只要捕捉到好的社会新闻线索,写社会听闻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半。 培养新闻敏感新闻敏感就是记者识别新闻的敏锐能力。记者只有在生活中处处留心,具备了较强的新闻敏感的洞察力和分析力,才能获取好的社会新闻。  相似文献   

18.
公民新闻运动是新闻业发展的一种产物,本篇文章主要从公民新闻运动的含义入手,对公民新闻兴起的原因、专业新闻人的责任和公民新闻对专业新闻人社会责任的发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9.
在新闻实践中,记者与新闻事实的关系永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能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发现有传播价值的新闻事实,决定于记者的新闻敏感;能否在新闻事实中找准问题、抓住关键,决定于记者的思辨能力;能否把所看到新闻事实的本质用恰当的方式报道出来,决定于记者的写作水平。记者与新闻事实的互动,应该是一个展示智慧和勇气的过程,一个展现创造性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新闻的兴起社会新闻是用以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闻体裁。对于社会新闻的定义,学者们给出了许多不同的解释。如刘志筠:“社会新闻反映的是除了政治、经济以外的那部分社会生活、社会秩序、社会风尚、社会问题、社会现象,以致一些影响到社会的自然灾害、影响个人生命财产的事故等”;赵超构:“社会新闻是以个人的品德行为为重点及具有社会教育意义的新闻”;钟沛璋:“是社会主义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不论怎么定义,社会新闻的报道范围越来越广,跟老百姓的接触也越来越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