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体育教学是以增强学生体质和增进身心健康为出发点,将传授健身知识、技能与科学锻炼身体的原则、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健身观,培养终生锻炼身体的能力和习惯,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所以高校的体育教学必须更新观念,解放思想,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上都应有所改革和创新。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试行)实施办法》,对体育的教学目标、课程结构、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都作了明确规定,安徽教育学院也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在体育教学和体育课程的改革中,做了以下尝试:1统一认识,转变观念,明确体育教学目标1.1在大学体育课程中,一定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建立现代体育教育思想;以素质教育为契机,以终身体育为目标,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素质教育;从传统的以传授运动技能技术,发展身体素质为中心,转向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发展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科学的锻炼习惯,使近期目标同培养终身健康的合格人才的长远目标相结合,这才是体育教学的目标。1.2在育人第一,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重新编写体育...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份。其指导思想直接关系到高等院校所培养的人才质量。总体而言,现高校体育教育的指导思想主要是放在“发展三基”上。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其教学形式还是苏联五十年代那种传统传习教学模式。满足于近期效益,把学生在校体育课期间体质的增强,某些运动项目技术的提高,作为体育教育的目标。对体育教育的研究,也局限于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质和体育课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发是新的一轮的思想、任务、目标在学校体育务必贯彻。让学校体育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训练等方式方法来实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浅谈一堂好体育课的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一堂好的体育课的标准是什么?一、具有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学思想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体育教学不仅要增强学生体质,还要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组织等方面予以贯彻。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这种“见物不见人”的教学思想忽视了人的发展。《标准》强调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3.树立个性教育的意识。《标准》指出:“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相似文献   

5.
1996年全国体委主任会议1月22至25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在全面总结“八五”体育工作,部署“九五”体育任务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和讨论了体育科技和体育人才培养的问题。 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在开幕词中,回顾了体育工作“八五”期间取得的可喜成绩后指出,“九五”期间体育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牢牢把握“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大局,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体育改革,坚持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基础,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的方针,全面落实“两个计划”,认真贯彻执行《体育法》,加速体育科技进步,抓好跨世纪体育优秀人才的培养,促进体育事业全面发展,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作出贡献,为下一世纪体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体育教学改革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关于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改革过程中,我国学校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存在着多元并立又互相渗透、彼此补充的情况,国内曾有人将此择要归纳为七种:1.1“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体育的本质特征是增强体质,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以发展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导。这种教学思想产生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当时以已放北京体院徐英超教授和现在华南师大林笑峰教授为代表的部分体育工作者通过对国内外体育教学现状的大量调查和改革实验,根据当今学生的体质状况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着眼,提出体质教育的指导思想。这…  相似文献   

7.
马海涛 《精武》2012,(21):35-35,37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要求对中小学体育进行改革与创新,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为了切实的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生健康水平,教育部和货架体育总局以及共青团中央联合颁发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以"健康第一"作为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和新的要求。新时期,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也将以贯彻落实阳光体育运动的理念与"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不断突进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优化,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全面推进学生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8.
体育教学的任务是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质,使他们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的方法。要对体育教学进行改革,我觉得首先应是主导思想上的改革,要把体育教学的“教”的观念改之为以“训”(训练)的指导思想。也就是说要以训练代表队的形式来取代体育课的形式。为此,目前的体育教材、教学组织形式都应有所改变,学生应按体能分班上课。只有这样,才能完成体育教学增强学生体质的  相似文献   

9.
体育课程目标的多元化必然会带来教学指导思想多元化的格局。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应该在“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指导下,根据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体育课程五方面基本目标,树立相适应的体育教学指导思想:增强体质的教学指导思想、强调运动技能的教学指导思想、扶植学生体育社团的指导思想和突显体育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0.
<正>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贯彻《"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精神,以"青少年学生每周参与体育活动达到中等强度3次以上"为主要目标,将体能练习的教学方法与课堂实际相结合来促进学生体质的全面发展。通过分析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和青少年学生之间的关系,预期设计出符合青少年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的体能课堂,力求在组织教学过程中组织形式不僵化且能够吸引  相似文献   

11.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从而取代了施行了10年之久的旧《纲要》。新《纲要》已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全国施行。为此,有必要对新旧《纲要》进行比较研究,以加深认识与理解,促进新《纲要》的贯彻实施。一、课程指导思想与观念的更新变化旧《纲要》中所体现的课程指导思想是体质教育、技能教育和终身体育思想。新《纲要》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学生健康和提高学生体育素养,是体育课程的主要目标;体育课程要注重终身体育意识、兴趣、习惯与能力培养;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构建…  相似文献   

12.
国家体育总局体政字〔2 0 0 1〕1号根据《2 0 0 1~ 2 0 1 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科技兴体”战略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要求 ,为进一步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在“十五”期间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 ,更好地为实现新世纪体育发展目标服务 ,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制定了《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要点》。现将《规划要点》印发给你们 ,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 ,组织开展好“十五”期间的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工作。二○○一年一月十五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要点( 2 0 0 1— 2 0 0 5)根据《2 0 0 1~ 2 0 1…  相似文献   

13.
审视"体育与健康"理念构建体育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核心,根据新《纲要》要求,构建我国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以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9级在校学生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数据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以求为改善、提高宁波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高校体育教育教学“宏观一体化”对策和建议。为高校建立以增强学生健康为目标的体育教学体系和课程改革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体育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角色的转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一、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观这里的“健康”是三维观的健康(大概念的健康),它的内涵远远宽于以往我们关注的增强学生体质的概念。树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的教学观,要求我们的体育教师要做到以下三点:(1)在实施教学时紧紧围绕大概念健康,完全按健康的定义确立教学目标,使我们施教的根本目的和任务不仅是增强学生的体质,而且是直接指向所有学生的健康问题。(2)体育学科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标而设置的一门必修课程。要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唐颖婷  董伦红  朱强 《新体育》2023,(10):73-76
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办学目标的重要环节。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还存在课程结构不完善、课内外一体化作用不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且发展不均衡、社会参与不足、高校部门协同管理不充分等问题。本文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树立“大体育观”、“大课程观”、“大健康观”的指导思想,构建高校体育课程新型协同治理体系、“四全”育人体系、“智慧校园”管理体系、运动健康校园服务体系的“四位一体”综合改革方案,探索创新高校体育课程整体改革新思路,为高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7.
孙林 《体育世界》2008,(8):24-25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颁发是新的一轮的思想、任务、目标在学校体育务必贯彻。让学校体育真正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学校体育教育,以教师为主导的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训练等方式方法来实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根据《 2001- 2010年体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科技兴体”战略对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要求,进一步推动体育社会科学研究的健康发展和全面繁荣,更好地为实现新世纪体育发展目标服务,特制定本规划要点。 一、“十五”期间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九五”期间,体育社会科学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整体科学分化、综合发展趋势的影响下,体育社会科学迅速由单学科发展成为一门新兴的、由许多边缘交叉学科组成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学科。随着我国体育改革和发展实践的需要,体育社会科学一方面在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掌握《纲要》实施以来江苏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的现状,为新时期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江苏省18所高校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结合本省的实际,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素质教育”和“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下,完善了教学文件,基本实现了教学规范化、现代化的管理;确立了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课程模式;加大了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项目设置多样化,强化了教材内容的健身性、时代性和人文性特征;形成了相对固定的课余体育活动模式和竞赛体制;“教体结合”促进了高校竞技水平的显著提高;建立了大学生体质测试中心,形成了学生健康管理的雏形。但由于缺乏完整的体育课程观念以及合理的课程体系,改革仍然停留在浅层次的、偏重于形式的变化,对长期影响高校体育工作开展的诸多问题,特别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目标尚没有得到实质性的解决。  相似文献   

20.
学生心理问题与体质健康及体育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肖建忠 《体育学刊》2004,11(5):102-104
通过对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实施素质教育,开展中小学校体育整体改革,构建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与能力模式的研究”实验学校心理健康学生与心理问题学生的体质健康与体育活动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心理问题学生无论在体质健康方面,还是体育活动方面都不如心理健康学生。因而体育教学要做到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提高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程度的目标,就必须首先从学生心理方面着手,重视心理问题学生的心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