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应繁 《新闻前哨》2006,(10):77-78
我是一名业余摄影爱好,也是“影像点评”的忠实读。我认为“影像点评”是成功的,其三个鲜明的特点,深受广大读喜爱。  相似文献   

2.
熊海泉 《新闻前哨》2006,(10):78-78
“影像点评”专栏开创的新闻摄影新思路,体现在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中国摄影史应被界定为“发生在中国的摄影的历史”,来华外国摄影师摄取的中国影像以及作为“民间书写”形式的个人摄影均应被纳入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范畴。中国摄影史的书写应以现存年代最早的中国影像为起点,尝试将纪事本末体作为中国摄影史的编纂体例,旨在清晰地呈现摄影本体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4.
《现代声像档案》2007,9(4):8-10
本文主要从技术角度分析图画影像、银盐摄影、数字影像三种影像技的失真问题,总结出“影像从来就存在失真,而且失真也不可能消失”,最后指出控制影像的管理和传播是保证影像原始记录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庄学本的“人物影像”是他所在历史时期西北地区少数民族个体与群体精神的留存。“坚韧”与“宁静”的人性之美是庄学本影像所记录下来该地区个体与群体精神的基本面貌。这主要表现在远景影像、肖像和日常劳作影像中。三类影像构成人类学影像中人物影像的基本维度。而记录个体与时代精神、留存人性尊严,不仅是摄影的艺术维度,更是人类学摄影的核心功能与自身合法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王威 《新闻前哨》2006,(10):78-79
一、“影像点评”造就了新型摄影记者 “影像点评”实际上是新闻摄影记者展示自己思想的一个新的专业平台。这个栏目不同于以前的任何形式的新闻摄影报道,它是运用镜头语言来传递信息、传达思想的。得益于此,“影像点评”才不能为别人仿制、替代,并开始造就湖北日报新型摄影记者。  相似文献   

7.
张鹏 《军事记者》2004,(6):53-54
新闻摄影是新闻事业的一支独立“兵种”,图片新闻在诸多样式的新闻报道中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1928年,世界新闻摄影的先驱、德国人萨尔蒙,以摄影记身份出现于国际外交场合,创造了“小相机 现有光线 不干涉对象”(抓拍)的摄影方法,并提出新的摄影美学观念——“向受众展示新闻现场的真实情况,表现新闻人物的现场真实形象。比影像清晰而形象呆板更具价值”。从此,抓拍这种摄影方法很快流行于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8.
姜胜利 《新闻实践》2009,(11):69-70
从平面媒体的“图配文”到“图文并茂”的转变,再到当今的“全民摄影”时代,摄影记者如何去适应?本文从摄影的本质和影像的语言特点来剖析当代摄影的思维与去向。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归纳目前新闻摄影实践面临的多方面的挑战,来分析数字化对新闻摄影的冲击。专业的摄影记者受到其他拍摄者和各种影像记录装置的挑战;媒体专职图片编辑的传统地位受到挑战;报刊等传统平面媒体面临网络传播与移动传播的挑战;通讯社、图片社和商业图片库面临“博客”、“播客”及“个人网站”的挑战;网络媒体面临传统媒体与自身的双重挑战;新闻摄影比赛评选也正遭遇“假新闻摄影”等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电子出版》1999,(6):41-43
在数码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彩色喷墨打印机不仅以其便捷走入了普通人的生活,而且正以其高质量进入对影像质量要求严格的摄影领域。在数码摄影刚刚开始的时候,数码相机最早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众多生产相机、电脑、家电的厂家推出了形形色色的数码相机,令人眼花缭乱。不过,接踵而来的影像输出,却成了影响数码摄影普及和推广的“难点”──普通打印的影像质量不尽人意,而专业数码影像输出的方式有很多种,可以将数码影像转移到纸上的设备也有很多种,但真正能够达到或接近传统银盐成像质量、且成本不太高的影像输出方式和设备,目…  相似文献   

11.
1仅有“自律”还远不够 随着摄影进入“数码时代”,影像真实性问题也凸显出来,一些影赛影展征稿细则中明确规定“不得改变原始影像”,但这种要求往往局限于“自律”而起不到真正的约束作用。若换之胶片相机,如果怀疑照片有假(指通过技术手段在后期制作中改变所摄影像),只需亮出底片与照片进行对照就行了。只是数码影像在拍摄、制作的过程中难免会受程序化的处理,比如色彩模式、锐化、白平衡……因此也就难以说清楚有没有改变“原始影像”……  相似文献   

12.
新闻摄影是以平面影像来表达新闻事实的.但平面影像的表现力不应该只是平面的。关于这一点。新闻摄影界已经有深入的研究,如人们熟知的“视觉冲击力”这一概念,说的就是对瞬间状态的平面记录如何给人以深刻的影响。再如,近年“深度报道”这一概念也已引入新闻摄影界。  相似文献   

13.
多媒体时代到来的今天,传统报道摄影中影像语言的单一化已经受到新媒介生态和受众审美疲劳的双重夹击。专题摄影报道作为报道摄影中一种相对丰富和完整的报道样式,一直以来沿袭了传统纪实摄影的思维方法,以客观的立场还原新闻现场的真实,将主观情绪降到最低限度。然而这一独领风骚的影像观长期以来使专题摄影陷入了一元化影像风格的困境。本文旨在探索新纪实摄影的语境下,提出专题摄影视觉“向内”转向的原因,专题摄影主观表意的几种思维向度以及目前存在的困境.并为其多元化影像风格的形成提出意见。  相似文献   

14.
进入21世纪,社会进入了读图时代。虽然摄影已有近200年的历史,为记录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被推崇到如此高的地位,则表明了一个事实:人类对于影像,恰如日常生活的一个方面,常规而离不得。于是,“读图”成为人类社会的基本需求之一,成为“时代”对摄影记  相似文献   

15.
自摄影术发明以来,影像渐成“新闻”的重要方面,新闻摄影以形象、生动的画面,使“新闻”更具可读性、可信性。今天的新闻便是明天的历史,新闻摄影与文字一样,成为重要的历史文献。然而,生活的经历告诉人们,“新闻摄影”并不可靠,在某个时候,甚至普遍“造假”。  相似文献   

16.
黄莉莉 《新闻世界》2013,(8):302-3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摄影以真实的影像形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纪实摄影便是其中之一,希望工程“形象代言”照片《我要上学》便是其中最好的例子。这张既普通又特别的照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曾引领着“希望工程”的推进,可见纪实摄影对社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世界上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大的尼康国际摄影比赛7月3日揭晓,来自越南的摄影家TungKhanh—k拍摄的《破浪》赢得了赛事大奖。尼康国际摄影比赛创办于1959年,2006—2007年度赛事是其第31个年头,主题仍然为“影像从心”(At the heart of theimage)。根据主办单位统计,作为一个旨在为专业摄影师和摄影发烧友提供的一个交流和研究摄影文化的影赛,  相似文献   

18.
陈庆港,多年以来在摄影道路上孜孜以求,他的勤奋与功力有目共睹:几乎每年,他都有一部叫得响的专题报道在全国性的新闻摄影评选中斩获大奖,在许多重大性国际新闻赛事中,这些选材独特、影像表现成熟的作品也是摘金夺银……在摄影道路上取得骄人成绩的他有着怎样的心路历程,带着疑问与兴趣,本报记者走近了刚刚从第三届“华赛”颁奖晚会归来的陈庆港。  相似文献   

19.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传播模式的改变,影像口述史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在“再媒介化”理论视角下,以浙江老摄影家影像口述史项目为个案分析,指出在建构一个全息式、个性化、草根性的历史场域过程中,“再媒介化”机制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主要策略包括内视角的叙事模式、口述的视听表达和照片文献的呈现等,摄影原作展将老摄影家的摄影原作及口述史纪录片并置于公共空间展示传播则有效地在口述者与阅听者之间搭建了一个共建公共记忆的平台。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摄影得以支撑自己的双足,一只属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而另一只却属于人科学造型艺术。究其原因:一方面,摄影术作为一种直接记录可视固定影像的技术,是在19世纪初光学、化学和机械工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完善起来的。另一方面,它的诞生则直接导因于绘画和印刷业的需求。摄影区别于其他一切记录手段之处,就是在于复制现场直接的视觉信息,即所谓“写真”和“纪实”,所以从摄影一开始便具有纪实性的特点。就像专家指出的,“如果说早先的美术形象是人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