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帅帅 《新体育》2023,(4):81-83
为提高小学生排球队训练效果,老师须积极探究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实践发现,体育游戏教学法对于排球训练而言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以体育游戏的方式开展排球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排球训练兴趣,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内化知识。近年来,在国际竞赛中我国排球运动取得了瞩目的成绩,想要发展排球教育,就要从小抓起,强化小学生排球训练,将其列入素质教育中。本文将围绕如何利用体育游戏提高小学排球队训练效果展开探究,重点解析了体育游戏在小学排球训练中的重要性以及应用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平 《体育师友》2011,34(6):28-30
在我国传统的三大球运动中,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远没有篮球和足球好,特别是在小学中的开展状况更是糟糕,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小学排球的训练搞的不好。小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其排球训练也应有自己不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排球运动是大、中、小学学生普遍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但由于排球运动受场地、气候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所以在学校的开展也多是利用体育课的时间。由于学生对排球接触较少,所以绝大部分学生排球技术较差。垫球是排球运动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技术之一,掌握垫球的基本技术和要领对提高排球实战水平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体育游戏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形式多样,具有趣味性、娱乐性、广泛的适应性,在全面倡导快乐体育教学的今天,把体育游戏融入排球的垫球技术教学是一个全新的视角。1.自垫计数游戏方法:将参加游戏的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各队…  相似文献   

4.
王云 《灌篮》2021,(2):31-31
随着我们国内教育体制改革不断地深入,体育这项活动越来越被各个高职院校所重视,排球运动是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必修课。在开展排球运动过程中因为学生所学习专业的知识不准确,很容易在排球运动的过程中受伤。本文从排球运动过程中的相关概念,高职排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高职排球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高职院校排球运动中出现损伤预防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朱媛媛 《健与美》2023,(4):143-145
随国家女排精神的全面彰显,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参与排球运动,要想更好地发展排球运动,就必须从小学阶段开展排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和比赛,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能够促进校园体育文化的塑造。因此,在此背景下,我们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部分小学学校的排球项目进行了走访调查和相关研究,得以全面地了解目前小学排球发展中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促进其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我在1975年到1979年间,曾利用业余时间在浙江农大子弟小学进行儿童排球训练。现就小学生排球队训练的几个问题谈些看法,不足之处,欢迎批评指正。小学开展排球运动的孟要性小学开展排球运动是贯彻德、智、体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之一  相似文献   

7.
软式棒垒球运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势显著。小学生对于软式棒垒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该项目训练中。学校和体育教师应当明确软式棒垒球的应用价值,通过打造文化环境、提高师资力量水平、强化配套设施等方式,为学生提供理想的软式棒垒球运动训练场景,培养学生的体育运动参与习惯。  相似文献   

8.
黄全林 《精武》2014,(36):119-119
目前,小学体育教学是我国小学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体育教学质量会直接影响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我国的小学教育受到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大,导致很多学校并不重视小学体育教学,而只关注小学文化科目的教学,从而影响了我国小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因此,研究如何改革小学体育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该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现状,阐述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小学体育教育中教师的培养模式对小学体育教学的影响,提出了小学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排球运动受学生关注的程度越来越低。为了提高高校学生学习排球的兴趣,促进高校排球运动的发展,将从排球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剖析,对排球教学的发展进行相关探索,对提高排球教学效果,完成排球教学任务,将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林瓈 《中华武术》2022,(1):28-30
随着我国小学体育课程不断改革,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小学生运动技能和培养其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变得越来越重要,体育课堂教学就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体能提升是对学生各项身体素质的提升,课堂中只有充分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各项素质,才能改善学生的体能素质。因此,本文联系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研究小学生体能提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论“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的同化与异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概念分析入手,阐述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竞技体育人才模式的现状及发展情况。从概念的范畴、内容的指向性、发展目标、培养的思路、培养的理念等五方面探讨了“体教结合”和“教体结合”两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从所处地位、培养对象、培养形式、结合模式、学训方式,以及资源配置等方面探讨了二者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认为区分二者的异同点,将有助于我们进行理性的思考,科学的决策,不断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张晓雯 《收藏》2012,(3):12-16
有宋一代,私人收藏文物之风炽盛,无论文人士大夫,或者大商人,或多或少都有书画或其他文物庋藏。北宋初期较为著名的私人藏家有楚昭辅、王溥、王贻正等。嗣后,苏易简一家四代皆好收藏,米芾曾赞日:"四世好事有精鉴,亦张彦远之比。"据史书记载,"靖康之变"后,南渡的私人藏家尚有宗室赵令畤(zhi)、赵与懃(qin),以及苏轼、苏颂、黄庭坚、秦观、晁补之、陆游、周必大、朱熹、叶适、刘克庄、贾似道等文人士大夫。两宋私人书画藏家人数众多,蔚为壮观,折射出宋代书画收藏之繁盛。然而,以书画成就而驰名艺坛的米芾却因其书画盛名,而掩其鉴藏大名,以致少有人关注米芾作为书画鉴藏家的一面。  相似文献   

13.
体育科研和训练用仪器器材的研制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必须实行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训练器材与训练理论和方法;训练、测试与诊断、评定;工程技术知识与体育科学知识;工程技术人员与教练员、运动员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体力活动不足是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客观、准确的体力活动监测方法和仪器对于开展体力活动研究、运动干预和人们的日常健康管理具有重要意义。Actigraph是目前国外应用最多的加速度传感器能量消耗监测仪器之一,首先介绍了Actigraph的基本技术、参数,然后对相关Actigraph的文献从"信度"、"效度"、"能量消耗推算方程"、"仪器对比研究"等方面进行回顾,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取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普通高校田径课教学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田径课教学正面临巨大的困境。造成的主要原因是:教学内容陈旧,缺乏趣味性;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创新;组织形式呆板枯燥,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考试评价体系标准规则化,定量化,使学生对掌握田径运动的实用性、健身性产生怀疑。思想认识与资源开发不足,使田径课教学失去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16.
17.
科学技术与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社会科学知识对体育发展的指导作用和自然科学技术对体育发展的推动作用。实践也证明 :“体育振兴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 ,体育科学技术要面向体育运动的发展”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梁晓龙同志多年在国家体育总局从事体育理论研究和管理工作,对体育理论问题有较深入的研究和自己独到的见解。本刊将陆续发表作者对中国体育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的思考和研究的系列文章,以求推动对中国体育基本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赵宝琴 《收藏》2007,(10):126-130
傅山生于明万历三十五年丁未闰六月十九日,即公元1607年8月11日。卒于康熙二十三年甲子(1684年)六月十二日,享年78岁。山西省太原市阳曲人。初名鼎臣,后改名山。字青竹,后改为青主。其字号颇多,计有仁仲、公他、公它、真山、朱衣道人、朱衣道士、五峰道人、龙池道人、石道人、侨黄真山、侨黄老人、松侨老人、青半庵主、丹崖翁、丹崖子、啬庐、观化翁等达70多种,这些“字号”无不体现了他的经历、思想和个性。  相似文献   

20.
For a person undertaking regular exercise, any fluid deficit that is incurred during one exercise session can potentially compromise the next exercise session if adequate fluid replacement does not occur. Fluid replacement after exercise can, therefore, frequently be thought of as hydration before the next exercise bout. The importance of ensuring euhydration before exercise and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emporary hyperhydration with sodium salts or glycerol solutions are also important issues. Post-exercise restoration of fluid balance after sweat-induced dehydration avoids the detrimental effects of a body water deficit on physiological function and subsequent exercise performance. For effective restoration of fluid balance, the consumption of a volume of fluid in excess of the sweat loss and replacement of electrolyte, particularly sodium, losses are essential. Intravenous fluid replacement after exercise has been investigated to a lesser extent and its role for fluid replacement in the dehydrated but otherwise well athlete remains equivo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