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剖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指出农业保险是稳定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是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措施,是农业综合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途径。主张应逐步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主体经营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农业保险制度;应适时建立农业基金和再保险运作的机制等支持性政策措施;应实行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多元化,因地制宜地选择、确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2.
邓雪露 《科协论坛》2007,(3):134-134
本文主要通过政策性农业保险模式的探讨,提出新形式下政策性农业保险经营主体及其监管。  相似文献   

3.
胡军辉 《今日科苑》2007,(22):25-26
农业作为一种"弱质产业"历来受到各国政府的保护和扶持,从各国理论和实践来看,农业保险本质上是一种政策保险。本文结合浙江省农业生产的特点,提出了建立浙江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模式以及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数理方法证明了商业保险公司可以建立有效的风险集合来承保农业风险,同时指出了商业保险公司经营农业险业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与解决办法,即以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的农业保险模式需要政府在政策与财力上予以支持,并对政府为农业保险提供补贴的方案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5.
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之一,是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优先领域。武汉城市圈农业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两型社会建设目标的根本保证。城市圈两型农业的改革发展,迫切需要科学而合理的农业保险服务体系来支撑。通过农业保险的国际经验比较和国内试点模式对照分析,明确提出武汉城市圈农业保险创新改革模式及其建议:第一,政府全力以赴推动农业保险发展;第二,尽快出台地方农业保险规章条例;第三,吸收社会资本创建地方农业保险公司;第四,构建特大灾害风险管理体系;第五,不断拓展农业保险新产品促进两型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胡莉铭 《科协论坛》2007,(7):104-105
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农业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农业保险多年来一直处于停滞状态,并形成了高保费率和高赔付率并存的现状。本文从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其原因主要是投保人的逆选择和保险人的管理低效。我国应借鉴西方国家成功经验,并结合当前国情,根据不同地区农业发展的水平,选择适宜的农业保险模式,引进充分竞争,打破垄断经营。  相似文献   

7.
<正>国外农业产业化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逐步形成的。在农业产业化的浪潮中,各国的发展模式多种多样,北美、欧洲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作物、畜牧、水产、林业等产业,都普遍推行了农、工、商一体化的经营体制,有的已实行跨国经营,俄罗斯和东欧国家也纷纷出现了"农、工、商综合体"之类的模式。一、国外农业产业化模式1/合作社模式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这种模式在欧洲较普遍,大多是中、小农户自愿联合集体加工或销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世界银行调查(World Bank Survey(2008))的基础上,选取美国政府主导商业经营模式研究对象,通过对美国农业支持政策下的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手段、效果以及补贴强度、补贴品种及政策动态变化等方面的比较研究,揭示农业保险补贴政策的变迁规律和运行效果.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先进经验,并根据中国国情和农业保险发展现状,提出优化和调整中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2008年中央财政将安排60.5亿元健全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制度,这一数字比2007年增加近两倍。我国《农业保险条例》也将会在今年内出台。政策性农业保险已受到普遍关注,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大国,加快农业保险的改革和完善显得尤为重要。分析了农业保险的政策性,介绍了国外现行的几种农业保险模式,最后借鉴这些经验,提出了完善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马鑫驰 《科技风》2013,(21):247
融合了政策性和商业性的保险模式的农业保险,对新型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的建立不仅作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而且为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较好的助推作用。本文提出问题,并加以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11.
健康保险的专业化经营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健康保险的专业化,首先应当是经营理念的专业化,在产品设计、精算、经营管理队伍、道德风险防范上要体现“健康管理”的理念。其次应实现经营主体的专业化,推进健康保险快速健康发展,同时要把握健康保险自身规律,构建专业化的管理制度,鼓励和支持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完整的保险市场应由投保人、保险人、再保险人和保险中介组成,没有保险中介的保险市场是一个不完整、不成熟的市场。从世界保险业的发展来看,保险专业中介市场的建立和发展,对保险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我国保险公司“大一统”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了我国保险业和保险中介业的发展。因此,本文从分析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着手,并研究国外的保险中介模式和发展情况,从而为我国保险中介市场的发展和完善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富丽莎  秦涛  汪三贵 《资源科学》2022,44(10):1980-1993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背景下,农业保险是否具有影响生产要素配置进而助力现代农业发展的“造血”功能亟待研究。本文基于山东与甘肃583份农户调研数据,兼顾小农户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助力现代农业发展视角下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农业生产要素配置的影响及作用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经营规模、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存在先正向激励后负向抑制的“倒U型”关系,与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存在线性正向关系。②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对小农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生产要素配置影响存在差异,对小农户而言,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与资金投入、技术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与农业绿色生产水平存在线性正向关系;对新型经营主体而言,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仅与经营规模、资金投入及技术投入存在“倒U型”关系。③农业保险保障水平主要通过促进土地流转来扩大经营规模,通过增强农险信贷协同效应来提高资金投入,通过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来提升技术投入,进而助力现代农业发展。据此,提出了全面提高保障水平、增强补贴政策指向性、缓解农业信贷约束、抑制道德风险问题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产业链联盟视角下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筱纹  里昕 《软科学》2007,21(1):55-58
农业产业化是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基础上的组织和经营模式创新。从产业链战略联盟的角度分析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将农业生产的产、供、销各环节进行整合的多种模式,探讨了各种模式中联盟各方联结机制和联盟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5.
《云南科技管理》2020,(1):11-14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普及,"互联网+"不断融入农业,降低了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费用,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出现了"互联网+农户""互联网+龙头企业""互联网+专业协作组织""互联网+基地"等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对此,农业地区应在充分了解各模式的优劣势、掌握区域生产要素密集情况、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后,科学的选择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互联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农业保险逐步成为稳定农业生产,保护农民收入的重要经济手段.由于农业保险市场存在失灵的特性,难以完全实现市场化运行,需要政府为其提供补贴.本文通过建立单部门一般均衡模型对农业保险保费补贴政策的有效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发展的阶段性及当前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把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小农生产 小农经营”、“小农生产 大农经营”、“大农生产 小农经营”、“大农生产 大农经营”四种类型,以此为基础,将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50年代我国农业组织模式划分为三个基本阶段。认为当前小农生产在短期不能从整体上改变的情况下,政策重点应放在大农经营及其与小农生产的有机结合上,也就是要在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制基础上,加大对大农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以协调利益关系为核心通过多种组织形式实现小农生产与大农经营的有机结合,做到农业生产“小而不散”、“小而有效”。  相似文献   

18.
有效需求和供给不足等问题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经营和发展困境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分析了使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陷入困境的"有效需求不足"和"供给短缺"等供需问题,并探讨了我国农业保险经营和发展中面临的供需问题背后的根源,从而提出了发展我国农业保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罗婷婷 《科教文汇》2008,(4):127-127,136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也是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农业保险起步较晚不能完全适应我国农业发展,究其原因,其农业保险立法缺位严重影响了农业发展。我国应针对现行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缺失情况,坚持正确的立法原则,逐步完善农业保险立法,促进我国农业保险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农业保险经营面临的问题基础上,提出遥感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优势,对农业保险遥感技术的现实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实施的两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