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专家简介:魏儒义,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太阳系外行星探测的光谱成像技术方法和新型干涉光谱成像技术,包括基于相干色散光谱技术的视向速度法和基于消零干涉技术的直接成像法等系外行星探测技术与方法,行星大气分子光谱模拟,FTIR光谱技术及其在大气微量气体成分探测中的应用,新型高光谱分辨率以及抗倾斜FTIR光谱技术。曾主持国家重大科研  相似文献   

2.
高光谱对地探测技术包括高空、中空、低空、地面和地下光谱探测,对应的仪器有星载成像光谱仪、机载成像光谱仪、无人机(飞艇)成像光谱仪、地面便携式光谱仪和地下岩心扫描仪,构成的对地立体探测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地质、环保、农业、林业和海洋领域,特别是在地质勘查领域应用甚广,在遥感影像制作、构造识别和蚀变矿物填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南京仪器研制中心主任、中国地质调查局光谱探测地质仪器研发重点实验室主任修连存研究员长期从事高光谱对地探测技术研究,带领团队发明了岩心光谱数据溯源方法,解决了数据的长期稳定性和一致性问题;突破了光谱在线检测和模拟信号提取技术,解决了仪器信噪比低这一难题,提升了仪器数据质量,实现了仪器成果转化.近年来,修连存团队研发了除星载以外的所有高光谱探测仪器,建立了我国高光谱对地探测技术基础,实现了进口替代,为地质科研和找矿提供了有力支撑,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高光谱遥感是高光谱分辨率遥感的简称,它是在电磁波谱的光学波段,主要包括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和热红外波段范围,获取许多非常窄的光谱连续影像数据的技术.高光谱遥感的出现是遥感界的一场革命,它使本来在宽波段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在高光谱遥感中能被探测,其巨大意义已经得到世界范围内的公认,相对于可见光和短波红外,在热红外谱段进行高光谱遥感研究具有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4.
对遥感信息地学特征理论、高光谱分辨率遥感信息机理与地物识别、地物微波遥感信息处理与成像机理以及地表遥感信息在介质中传输规律 ,进行原理创新探索与实验技术研究。提出了地物粗糙表面几何参数与物理参数分离理论 ,阐述了相应的实验结果。在研制了先进面阵推扫式高光谱成像仪的基础上 ,研究分析了地物的高光谱成像规律、分类识别和信息提取。研究了多波段多极化成像雷达遥感信息机理、典型地物识别、特征信息提取和地物分类及识别方法。发展和阐述了遥感气溶胶谱光学厚度的宽带消光法 ,并用于北京等地多年气溶胶光学厚度资料的反演研究  相似文献   

5.
光腔衰荡光谱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光腔衰荡光谱技术是一种新兴的高灵敏吸收光谱探测技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现已成为国际上光谱学领域研究的一个热点,并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原子、分子、团簇等吸收光谱的测量,且可以实现10-6~10-14cm-1量级吸收的测量.文章综述腔衰荡技术的发展及在吸收光谱探测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多波段来获得物体的有效信息,从而给物体一个定量划分,这是在肉眼无法判断时,高光谱遥感技术直接做出属性判断的原理。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教授李军认为,高光谱遥感技术的出现是遥感界一次质的飞跃,传统遥感中不可探测的物质可以通过高光谱来精确探测。任重道远与遥感的不解之缘2000年,李军进入湖南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学习遥感。作为湖师大此专业的第一届学生,当时的她对遥感  相似文献   

7.
激发态是分子存在的重要形态,它具有与基态分子迥然不同的性质。对其结构和动力学特性的研究是分子科学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当代化学物理学科的重要前沿。研究激发态分子的主要手段是分子光谱。但经典光谱的光谱分辨率和时间分辨能力都不足以研究短寿命的激发态以及态-态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我们瞄准了这个意义重大而又有相当难度的课题,从1983年起,先后在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七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分子反应动力学)及“八五”国家攀登计划(态-态反应动力学及原子分子激发态)的支持下,建…  相似文献   

8.
四能级梯模型系统在连续场作用下,利用受激拉曼辐射,获得基态和高激发态之间的四波混频短波长信号,分析了相干场的强度对频率转换效率的影响、探测场的注入时间、强度和脉宽对频率转换效率的影响、探测场的失谐对频率转换效率的影响和原子参数对频率转换效率的影响,发现了在频率转换过程中起决定作用因素和获得最大频率转换效率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在本文工作中我们对环戊酮离子(C5H8O^+)的激发态进行了理论计算,试图得到C5H8O^+在激发态下的解离机制,旨在通过计算更加清楚地了解C5H8O^+的结构及其解离过程,以便得到碎片解离机制的相关数据,以“离子碎片CO^+由C5H8O^+获得途径分析”为例,为实验与理论计算数据的弥合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在本文工作中我们对环戊酮离子(C5H8O^+)的激发态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得到环戊酮离子在激发态下的解离机制,旨在通过计算更加清楚地了解环戊酮离子的结构以及解离过程。以便得到碎片解离机制的相关数据,以“碎片C2H2O^+由C5H8O^+获得途径分析”为例,为实验与理论计算的弥合找到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在本文工作中我们对环戊酮离子(C5H8O^+)的激发态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得到环戊酮离子在激发态下的解离机制,旨在通过计算更加清楚地了解环戊酮离子的结构以及解离过程。以便得到碎片解离机制的相关数据,以“离子C3H3O^+由C5H8O^+获得途径分析”为例,为实验与理论计算的弥合找到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本文工作中我们对环戊酮离子(C5H8O^+)的激发态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得到环戊酮离子在激发态下的解离机制,旨在通过计算更加清楚地了解环戊酮离子的结构以及解离过程。以便得到碎片解离机制的相关数据,以“碎片C2H2O^+由C5H8O^+获得途径分析”为例,为实验与理论计算的弥合找到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SinoProbe)是专门为地壳探测工程做技术准备设立的培育性专项(2008~2012),是我国迄今实施的规模最大的地球深部探测科学实验计划。专项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经完成约5000km的深地震反射剖面,成功研究、实验了地壳与地幔深部探测的一系列技术方法,积累了丰富经验,极大地加快了我国深部探测的进度,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专项实现了技术组合创新与重大科学发现的并举,形成了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尺度、不同精度探测空间组合的深部探测技术方法体系,建立了若干各具地质特色的探测试验基地。目前。专项实验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与重要成果,探测技术方法与装备体系渐趋完善,为全面实施我国地壳探测工程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21)
本项目首先以不同品牌的牛肉干为实验材料,通过高光谱测量技术对其光谱数据进行采集,并对不同品牌的牛肉干进行光谱分析和对比,设计了一种能以高光谱分析技术检测牛肉干是否掺入牛肉膏、苏丹红等添加剂的方案;接着在实验中采用光谱角匹配Spectral angle map(SAM)方法,光谱特征匹配方法 Spectral Feature Fitting和二进制编码(Binary coding)综合投票的方式来鉴别牛肉干的品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一种能简便鉴别不同品牌牛肉干的方案,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相似文献   

15.
水对乙醇溶液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相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的检测是常用而灵敏的检测技术,水作为常用溶剂对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的影响直接影响检测的灵敏度.本文通过对纯水,无水乙醇及不同浓度乙醇溶液的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进行理论和实验分析,研究水时乙醇溶液光谱的影响.结果表明,纯水在可见激发光激发下不产生荧光,对乙醇溶液的荧光光谱和拉曼光谱不产生影响;纯水产生拉曼光谱,对用拉曼光谱法检测乙醇浓度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太赫兹波技术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晗 《中国科技信息》2007,(20):274-275
本文综述了太赫兹波的特点及其产生和探测的原理和方法,并从时域光谱技术、成像技术及通信与雷达技术三个方面介绍太赫兹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2012年10月9日,《自然·通讯》在线发表了一篇题为"强场分子增强电离电子隧穿点探测"的论文,该论文由华东师范大学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吴健教授与德国法兰克福大学R.Dner教授等合作,以巧妙的实验直接观察验证了20多年前科学家关于超快强场行为的经典物理预言。精密光谱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探索自然规律的能力,被科学界公认为是人类探索和揭示微观世界规律及发展重要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基  相似文献   

18.
在物证鉴定的研究中,高光谱成像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物证鉴别技术,相较于紫外-可见荧光光谱、拉曼光谱等鉴别方法,具有高效、快速、无损的优点。通过综合比较各类检验方式与高光谱成像技术,进一步加强了对高光谱成像技术的认识与了解。高光谱成像是通过高光谱仪器设备对被检测物体在连续多个离散波段下扫描获得一个综合图像,同时记录物证的光谱信息和图像信息的技术。在物证鉴定中,通常借助其图像数据的完整性结合各类数据算法,对物证检材进行分析鉴别。  相似文献   

19.
拉曼光谱作为表征分子振动能级的指纹光谱,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以及材料科学等领域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本研究中我们利用DFT(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密度泛函理论)的方法优化了三唑酮农药分子结构,通过量化计算对其分子内化学键振动进行了模拟,并且对实验获得的固体拉曼光谱进行了表征。通过比较理论拉曼光谱振动频率与实验拉曼光谱振动频率的吻合情况,我们发现获得的理论拉曼图谱与实验获得的实验图谱具有很高的一致性,预测的拉曼谱峰的振动频率与实际振动频率的偏差不超过2%。本研究对于利用拉曼光谱进一步研究三唑类农药的作用机制,开发新型的三唑类农药以及利用拉曼光谱对其进行残留检测具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多项式拟合方法在周跳探测中的应用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跳探测与修复对提高载波相位定位精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将线性假设检验理论引入多项式拟合法周跳探测中,从而改进周跳探测传统采用的多项式拟合法。经过实验数据验证,取得良好的探测效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