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在20世纪20年代末期的新马华文文坛上,潮籍华侨陈鍊清是一位杰出的文艺副刊编辑和作家,他在推进南洋色彩的文艺与新兴文学的工作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为新马华文文坛及新闻报业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是“五四”前后文学革命的主将之一。他对现代文学批评的建树是重大的 ,贡献是长远的 :对旧小说的彻底批判 ,致力于现代文学观念的重建 ,促进新小说的诞生 ;专注于外国文学的译介和文艺思潮的引进 ,努力寻求中国现代小说发展的新路子 ;对有明显倾向的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3.
追思王益     
王益同志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开创者、奠基人之一。在七十余年的出版生涯中,他忠于党的出版事业,勇于创新,不断推进出版领域的多项改革;他不倦地追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勤于思考,笔耕不辍,著作丰硕。他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出版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新古籍”拓荒者陈子善张放喜欢中国现代文学的人,没有不知道陈子善先生大名的。不是因为他的文名有多盛重,而是因为他作为一位“新古籍”园地里孜孜不倦的园丁,以及十余年间经他手整理编辑出来的许多具有权威性的代表著作,知名于世,“远销”海外。从80年代的郁达...  相似文献   

5.
近十年来,中国出版界看到了东南亚华文图书市场的巨大潜力,以版权贸易、参加书展等方式加大了国内出版物对新加坡、马来西亚市场的开拓力度。虽然在图书外销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出版方面与新马同业的合作却成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国内出版业对新马华文出版的本地化缺乏认识,国内图书在选题和形式上与当地华文出版物有相当的距离,出口至新马地区的图书不能充分适应当地华人的阅读口味,库存滞销较为严重。国内直接输出版权至新马的也很少。与国内出版业为打开新马市场的付出不成比例。因此,对新马华文出版业的发展轨迹进行研究,以探究国内出版业与新马华文出版业的最佳链接方式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冯雪 《报刊之友》2014,(9):150-151
《中国新文学大系·第一个十年:1917-1927》对于中国现代文学影响深远。本文选取茅盾的《现代小说导论(一)》作为考察的中心,兼顾他的其他文学评论具体分析茅盾叙述、规划中的“五四”与“新文学”,并评述茅盾的遗产对于今日文学批评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张典 《编辑学刊》2001,(1):58-60
赵家璧虽然不是文学家,但他在三四十年代却饮誉中国文坛.他以其编辑家特有的才能和人格魅力,朝气蓬勃地活跃于文艺界和出版界,为发展中国现代文学事业,为积累中国现代文学成果,作出了杰出贡献.尤其令人惊叹的是,早在1935年,当他还是一个27岁的"小人物"的时候,他竟然能够把鲁迅、胡适这样的人物和一大批形形色色的作家,结集在自己的"麾下",编辑出版了<中国新文学大系>这样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8.
王益同志是我国出版界的老领导老前辈,是新中国出版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他著作丰富,这部文集《不倦地追求》是他著作中的一部分。他对我国印刷出版事业和我国出版学的形成有不小的贡献。这部集子是他从事出版事业60年的奋斗记录。 他自1935年考入上海生活书店练习生起,  相似文献   

9.
《不倦地追求王益出版印刷发行文集续编》出版□张佑如《不倦地追求———王益出版印刷发行文集续编》是印刷工业版《不倦地追求———王益印刷文集》和中国书籍版《王益出版发行文集》两书的续编。全书约50万字,分“出版”、“书刊印刷”、“图书发行”、“出版史研究...  相似文献   

10.
曾三同志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创者、领导者.他一贯重视档案理论,坚持用档案理论指导档案工作实践.他为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创建和档案学理论建设都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七月中,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辑在包头参加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首届学术讨论会时,听取了部分专家、作者对该社现代文学出书工作的意见。出版社要有个性现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教授王瑶一开始就谈到出书特点问题。他说:“出版社要有个性。专业出版社自不必说,就是综合性出版社,也应该形成自己的出书重点。解放前的商务、中  相似文献   

12.
在纪念曾三同志诞辰100周年的时候,重温曾三同志对中国档案学会工作的一系列教诲,我们更加怀念这位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中国档案学会的主要创建人,中国档案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曾三同志从抗日战争时期,就在中央办公厅领导档案工作,他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系统的档案学理论,他的档案学思想和理论,他的治学精神,永远是我们做好档案工作的宝贵财富。曾三同志领导档案工作的时间最长,对档案事业的贡献最大。在艰难险苦的革命战争年代,他忠实保护了中央重要档案的安全,为我党我军积累了宝贵的档案资料。新中国成立后,他…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  相似文献   

14.
曾三同志在创建和领导新中国档案事业几十年的进程中,一贯坚持用档案理论指导档案工作实践,他为新中国档案事业做出了历史性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对中国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评价,在一些重要问题,诸如处理文学和政治的关系、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形成独特的创作“模式”等方面,存在着种种“误读”现象,便有可能造成对作家评价的失衡。这里的确存在着许多复杂现象,只有将其置于20世纪中国文化语境中分析,才能作出准确估价,从而达到作家固有价值的还原。  相似文献   

16.
刘增人先生数十年如一日进行着关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研究,其间备尝种种艰苦。而今以他为主纂的皇皇巨著《中国现代文学期刊史论》终于面世,实在是令学界振奋的一件事。  相似文献   

17.
世纪之交,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张福贵、靳丛林著《中日近现代文学关系比较研究》。中日近现代文学的比较研究是一个新起的领域,吉林大学多年来一直从事这一课题的研究,该书是作者多年研究心得和体会的结晶。它的出版代表着目前这一研究领域的新成果。 回顾一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所走过的道路,不难看到,它大体上经历了这么三个阶段:就现代谈现代;现当代文学整体观;世界文学中的20世纪中国文学。由微观的具体研究到宏观的整体把握,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给濒临僵化的现代文学研究带来了新的生机。特别是“新时期”比较文学的引入和兴…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面旗帜,鲁迅先生不仅以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文风著名于世,而且在其发表时所用的笔名,也如他“匕首”般的杂文风格一样,让人叹为观止,堪称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大奇观。  相似文献   

19.
曾三同志不仅仅是新中国档案事业的开拓者和杰出的领导人,同时他还长期担任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的组长、中国地方志协会的名誉会长.曾三同志是中国新编地方志这项事业的奠基者和主要领导人.曾三同志的不幸逝世,是我国方志事业的重大损失,我国全体地方志工作者对于这位德高望重、备受尊崇的老领导,至今无比怀念!早在50年代,由于毛泽东、周思来、董必武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  相似文献   

20.
研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专家学子,有一部书不能不读,这就是《中国新文学大系》(1917—1927);研读中国现代编辑史的人,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该书编辑——赵家壁同志。在长达六十年的编辑生涯中,赵家壁为编辑出版事业奉献了一生,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