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西方现代体育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基础、先进的传媒科技以及成熟的管理模式等,已经率先实现了传播的全球化.这一状况发展成为一种马太效应,并造成"贫者更贫,富者更富"的"知沟现象"积累,从而使得携带中华民族文化基因、情感、审美、价值观等的中国传统体育几近在本土沦为陌生的"他者".在"我者"与"他者"分野的跨文化传播视域下,通过文献研读,并运用归纳、演绎、对比、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在传播全球化时代,我国传统体育国际化传播所面临的语境差异、文化误读、传媒选择、文化产业化等多种障碍,并提出了本土先行、尊重对方、国际合作、创新内涵等具体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传媒"大竞技体育传播"的倾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数学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媒体传播内容进行跟踪研究,发现我国传媒大量报道与竞技体育相关的新闻信息,存在着“大竞技体育传播”的倾向。为促进我国媒体体育传播的健康发展,在新形式下把握好发展方向,本文从竞技体育新闻特征、发展水平及受众、传者的角度对“大竞技体育传播”倾向的成因、产生的影响、带来的弊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3.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法、抽样调查法,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电视传播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发现在西方体育文化全球化浪潮中,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整体发展和传承面临危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退缩闭守,与其传播中的电视缺位不无关系。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与电视相合的特性进行梳理,提出应加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传播的电视营销,中国电视体育传媒界应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进行"议程设置",建立公共体育栏目、频道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移植"与"复兴"探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不难发现民族传统体育逐渐让位于西方体育,这一结局虽然意味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移植”西方近代体育之后显得充实、丰富,但同时也标志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衰落。学校是西方文明的输入口,学校也应成为东方文明的输出口。从实际出发,“复兴”民族传统体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内容体系,是面向新世纪我国学校体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西方近代体育是通过教会学校传入中国,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教会学校的体育课程设置、体育竞赛开展、体育人才培养、体育组织、女子体育等,并分析教会学校对中国近代学校体育的影响,探讨教会学校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为我国学校体育及武术的国际传播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6.
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理念主要体现在儒家的"共在中体悟独在"和道家的"实在中虚建虚在"上。同时通过对两种休闲理念引导下的民族传统体育的休闲性进行解析,指出我国休闲体育的发展应在吸收和借鉴西方休闲体育文化精华的同时,更需要回归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走具有中国特色的休闲体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清末民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入和传播时期.传教士对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催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中国化.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有:大众传播,通过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组织传播,通过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等社会组织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人际传播,通过体育竞赛这种特有形式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8.
韩坤 《体育学刊》2008,15(5):9-13
对当下学术界比较流行的中西体育文化"融合论"的两种观点提出了质疑.研究认为,由于中西体育文化在价值观念、表现形态、文化适应性上的巨大差异,以及发展形态不平衡,两者不可能融合.中西体育文化比较应该走出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研究框架,使二者在各自领域内并行发展.当前,我国应大力学习西方体育文化,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同时,也要加强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  相似文献   

9.
媒介全球化下我国媒体体育传播的自觉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媒介全球化时代,从事体育传播的中国人对自己的传统体育文化要有自知之明,了解其历史、现实处境和未来发展趋向,同时做到主动利用先进的现代传媒方式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促使其早日融入全球化中.我国媒体体育传播须借鉴外国的做法,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同时在全球化进程中争取权益,确立地位,注重体育精神和文化理念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明在两千多年的儒家思想的浸润下,形成了"重文轻武"、"重义轻利"、"男尊女卑"等一些偏执的思想,儒家这些落后的思想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在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熏陶下,具有儒家文化色彩而又不同于西方的独特性.在政策开明自由,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大唐,体育的这种独特性有所削弱和突破,出现了一些有悖儒家思想的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11.
终身体育与高校体育改革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联系高校体育的实际,剖析终身体育思想给高校体育改革带来的影响,提出要深化高校体育改革,必须贯彻终身体育思想,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2.
对体育市场营销的概念和企业参与体育市场营销类型进行了简要介绍的基础上,通过国内与国外企业在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成功营销案例进行了分析,探讨体育市场营销的效果,提出国内企业在今后赞助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中,可参考的体育市场营销战略。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体育市场营销需要长期投资;2)需要持续性营销活动;3)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快乐体育与体育教学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快乐体育的方法应突出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学生主动性学习和提倡愉快的学习.  相似文献   

14.
采用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对高等院校实施终身体育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研究,学生通过终专体育教育后体育意识、身体锻炼、体育能力和身体素质得到较为明显的提高,而且进行终身体育教育能有效激发学生长期进行科学地锻炼身体的积极性,为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良好保证。  相似文献   

15.
关于体育概念与体育科学的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谊 《体育学刊》2001,(1):18-20
对体育与竞技的概念及其科学体系进行分析和研究,是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弄清楚体育与竞技的概念以及体育科学体系的内涵,不仅有益于学术交流,而且还有助于推动和促进我国体育事业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体育是通过身体运动而进行的增强体质、促进人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论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区体育一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与终身体育关系进行分析,阐明婴幼儿体育、家庭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一体化的特点和实现途径及组织保障,为终身体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论高校余暇体育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余暇体育是近几年在高校风行的一种休闲运动,它来自大学生的健身和娱乐需求,能够满足他们身心健康、愉悦的需要,它的兴起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阐述了高校余暇体育的特点及作用、终身体育及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余暇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8.
控制和管理美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运作的主要法规条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控制和管理美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运作的主要法规奈例有:代理法,合同法,劳资法,公共管理法,平等权利保护修正法,人身、自由和财产不受侵害修正法,无理搜查侵犯法,个人隐私保护法,教育修正法案,反托拉斯垄断法,劳动关系法,平等报酬法,人权基本法,反对年龄歧视法,残疾人保护法以及商标、服务品牌和许可证法一它们是保证美国体育产业和体育市场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20.
民间体育是指存在于一定民众的日常生活当中,尚没有高度组织化、制度化、专业化开展的体育活动;传统体育是指人类业已创造的能够经由历史凝聚而传承、流变的一种体育文化形式;民俗体育是为一定民众所传承和享用的一种具有普遍模式的生活化、仪式化的传统体育文化体,它既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民族体育是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的所有民众,或某一民族中特殊的民众群体所共同拥有和享用并对其产生民族认同意识的一种传统体育文化.按照民间体育是否具有传统性的特点,可分为传统体育和非传统体育,传统体育又可以分为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民俗体育和民族体育大部分都交叉,但并不等同.这四者的划分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