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组课文侧重于读的训练,重点训练项目是教学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一、关于教材1.本组各类课文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南湖》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两篇看图学文,要求学生从观察图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讲读课文.第十册第一对课文第一组读的重点是要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二组写的重点是要求有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两组课文是互相配合的.本组读的训练要为下组写的训练奠定基础.《种子的力》是一篇重点课文.在本组中要教会学生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方法,并运用这一新知识学习阅读课文《工人代表》、独立阅读课文《黄河颂》.这样,学习读写例话《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就有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草原》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2篇课文。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继续训练学生读懂课文,体会句子蕴含的意思,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略文  相似文献   

3.
“文章里的思想感情”是五年制语文第十册第一组的读写训练重点。从教材纵的联系看,本组的读写训练重点是在九册七组“体会文章里含着的意思”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要求,即阅读文章要在理解内容和中心思想的基础上,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它又为第二组“真情实感,恰如其分”的学习打下基础。就本组课文的内在联系看,讲读课文《种子的力》是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的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养花》则要求在理清层次的基础上,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独立阅读课文《幸福是什么》是根据课后作业的提示,体会“幸  相似文献   

4.
这组课文主要由讲读课文《种子的力》、阅读课文《养花》和独立阅读课文《赶花》组成。这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它既是对前面“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发展,又是对“体会文章句子含着的意思”的深入。所以,备课和教学,要紧紧抓住这个训练重点,使学生在理解课文内  相似文献   

5.
六年制第十二册第二组课文的读写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即阅读文章时,不仅要理解文章的字面意思,掌握文章的中心,还要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和作者想在一起,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本组课文的内在联系是:讲读课文《古诗二首》着重于词和句的理解,进而把诗句连起来,掌握诗的内容,并辅以朗读、背诵,领会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种子的力》是本组的重点课文,重点训练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的理解,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阅读课文《养花》要求从理解词句入手,在理清课文的思路上,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作者养花的乐趣;独立阅读课文《赶花》是根据课后作业的提示,体会“赶花”的含义,进一步领会养蜂工工作的艰辛和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然后通过“读写例话”的学习和基础训练的练习,把学到的新知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加以运用.教学本组课文要立足整组,贯穿重点,照应前后,循序  相似文献   

6.
《争画》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根据选编意图,仍然要按照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启发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中饱含的真情实感,做到入境人情,同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7.
第二单元是一组侧重于指导“读”的课文,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训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习本组课文,使学生知道读文章应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并使学生学会抓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古诗二首《宿建德江》、《鹿柴》优美流畅,浅显易懂.教学时要计学生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 用自己的话讲解诗的意思.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反覆朗读体会在这两首诗中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赤壁之战》是本单元的讲读课文.教学中要紧扣重点训练项目,使学生学会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基本方法.教学时要先布置学生预习,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再联系读写例话进行教学.学生可根据例话中介绍的抓课文主要内容的两种方法来学习课文,  相似文献   

8.
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一组的三篇课文,重点课文是《种子的力》,《养花》和《幸福是什么》是为巩固本组训练重点编排的。这三篇课文尽管体裁不一,但目的都是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这是五年级下学期第一个阅读训练项目。通过教学,要使学生懂得文章要有真情实感,不能无病呻吟。  相似文献   

9.
《荔枝》(人教版第11册)是当代作家肖复兴的作品。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设身处地去读、去想,特别是要抓住重点的语句、段落多读、多想。”为此,教学时可采取自主探究式,让学生走进教材去领悟《荔枝》所饱含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0.
袁昌仁 《辽宁教育》2004,(10):55-56
《荔枝》是当代作家肖复兴的作品。课文所在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要求学生“要把心放到文章中去,仿佛自己就是其中的一员,设身处地地去读,去想,特别是要抓住重点的语句、段落多读、多想。”为此,教学时可采取自主探究式,让学生走进教材去领悟《荔枝》所饱含  相似文献   

11.
《争画》是人教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单元四篇课文,根据选编意图,仍然要按照第三单元“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启发学生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之中,感受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课文中饱含的真情实感,做到入境入情,同课文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12.
《鲁班学艺》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高年级独立阅读课文教学,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在自学中大致了解文章的内容,而且要求能够试着分析文章,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袁微子《小学语文课文类型研究》)按照这个要  相似文献   

13.
教材分析:《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3年级上册中主题单元"爱的奉献"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  相似文献   

14.
教材分析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个主题单元"献出我们的爱"中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是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相似文献   

15.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是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基本要求之一.做好学生体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的训练,对干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以《再见了,亲人》为例,谈我的几点做法:一、从关键词语入手课文在第一段叙述志愿军同大娘告别时,追述说“我们的一个伤员在您家里休养,敌机来了,您丢下自己的小孙孙,把伤员背进防空洞;当您再回去抢救小孙孙的时候,房子已经炸平了.”在这句话中.让学生先找出并理解关键词“丢下”“背进”.丢下谁?(大娘的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处理好小学语文三类课文的关系,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精读课文时,要重点指导学生朗读、默读、品读和细读课文,抓住重点段句,从而把握课文的内容,体会文章中思想感情,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教学略读课文时,让学生借鉴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教学选读课文时,尽量把课文放在与之对应的单元里学习。布置学生课外阅读时,则根据单元内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著作或文章。  相似文献   

17.
重点项目的训练和课文的教学分离的现象是较为普遍的。怎样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呢?下面谈谈我对(穷人)这篇课文的重点训练项目的一些认识和具体的处理办法。一、训练的要求《穷人》的重点训练项目是“真情实感,恰如其分”。这一训练要求可分为两个方面:从思想内容方面的训练来说,要求学生体会到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是真实的;从表达方面的训练来说,要求学生体会到文章的遣词造句是恰如其分的。  相似文献   

18.
第四单元 本组教材的训练重点是“从内容体会思想”,是侧重于读的训练。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指文章记叙的具体的人或事,景或物。课文的思想是通过文章内容反映出来的基本观点,也就是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教学,可以训练学生对问题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同时受到思想教育。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训练,要使学生初步形成透过课文内容,体会人物思想感情的阅读能力。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进一  相似文献   

19.
《种子的力》是小语十二册第二单元的重点课文,直接与“文章里的思想感情”这个训练项目联系。本文包含的思想感情非常深厚,若能借助板书,对突破训练重点,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将起到很大作用。一、根据本文作者的行文思路设计板书。种子的力讲故事:种子的力超越一切摆事实:种子的力大得可怕种子的力不可抗拒谈目的:赞姜种子的特征  相似文献   

20.
《难忘的一课》记叙了抗日战争胜利以后 ,一位船员在台湾的一所乡村小学里所见到的动人情景 ,表达了台湾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意。课文所在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它是上一组“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的延续。根据《大纲》对读懂课文的要求、本组重点训练项目以及教材特点 ,我制定出两课时的教学目标 :第一课时 ,从语言文字到思想内容 ,把学生带入情境 ,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第二课时 ,从思想内容到语言文字 ,领悟作者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一、明确训练目标 ,选准训练点本组的重点训练项目是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