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沿海防护林的第一道屏障,素有“海岸卫士”之美誉。红树林有独特的生态、社会和经济价值,尤其在固岸护堤、发展近海渔业、维持生物多样性、净化环境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令人遗憾的是,多年来全球红树林总面积正以每年超过0.7%的速率减少,如何保护红树林已经成为世界性难题。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世界各地相继采取减缓红树林退化的措施,在美洲、大洋洲、亚洲等地区进行了造林恢复。然而由于造林地及造林树种选择不当等原因,多数以失败告终。造林成活率低下是制约红树林恢复重建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还有造林树种单一、林带宽度过窄等。近二十年来,互花米草在我国沿海滩涂不断扩散并造成危害,红树林生态系统亦遭受严重威胁。如何在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Loisel)侵占的滩涂有效控制互花米草并尽快恢复红树林,成为一项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概况、良种选育与濒危树种扩繁等方面梳理了我国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现状。提出未来红树林湿地生态修复需解决生物入侵、有害生物、生境污染、人为干扰、宜林地的选择以及提高造林成功率的关键技术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西藏拉萨市工程造林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造林质量既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拉萨市林业跨越式发展能否实现的关键,更是我区生态建设"相持阶段攻坚战"的核心所在。本文针对影响拉萨市工程造林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根源,提出了提高拉萨市工程造林质量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4.
李梅英  包世勇 《科技风》2014,(5):198+200
本文重点分析了造林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及造林质量低下的原因,阐述了在造林过程中任何提高造林质量的措施和方法,其目的是在今后造林过程中改变传统的种树容易成林难的现状,有效提高造林质量。  相似文献   

5.
马昇鑫  周玲玲  王晋  余静 《资源科学》2022,44(12):2580-2593
红树林是中国重要的蓝色碳汇之一,由于人为破坏导致其面积骤减,对中国蓝碳储量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使用监督分类的方法,解译了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1990年、2000年、2010年以及2020年4个时间节点的Landsat卫星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保护区红树林面积与生境破碎度等参数的动态变化及分布特征。研究发现:①湛江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面积整体呈先减少后增加的变化趋势,建立保护区对红树林面积恢复有重要意义;②本文划分的4个核心区面积变化与保护区整体有所不同,其中,高桥核心区、营仔核心区和雷州市东岸核心区红树林修复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面积增长显著且破碎化程度有明显降低;而通明湾核心区由于受到水产养殖的影响,修复效果欠佳。同时,本文结合当地历史资料和文献资料分析了影响湛江红树林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为保护区未来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分析了影响林企造林成活率高低的主要因素,提供了做好假植技术的应用,做好栽植苗木的管护工作等建议,提出了合理运用造林地整地技术,严格执行苗木选择技术标准,等措施,希望为林企提升造林成活率,确保造林工作质量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15,(19)
造林绿化工程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改善城市环境和面貌,还利于人民生活和城市建设,因而造林绿化质量显得非常重要,那么高效管理造林绿化质量成为首要任务。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目前造林绿化质量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着重分析探讨了高效管理造林绿化质量的方法,以便提高造林绿化质量,推动社会稳定、和谐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植树造林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增大森林覆盖面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不断提高造林质量和造林水平是目前广大林业工作者最需要重视的问题。在造林过程中,应该做好营林工作,以提高幼苗成活率,提高营林效益。但是对于一些旱区来讲,受灌水的限制,幼苗的成活率和成长质量会受到很大影响。现就主要探讨了限量灌水对幼林产生的影响,为旱区控制幼林灌水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林业普遍存在采育失调的现状,为了切实保护现有森林资源,严格控制采伐量,降低资源消耗,所以必须及时更新采伐迹地造林,积极采取成林抚育技术和人工造林技术,提高造林的效率和质量,确保人工造林经营良性发展。人工造林更新是一项重要、完整、系统的林业工作,在每一个生产环节中均要保证工作质量,否则极易影响林木的正常生长、降低林木成活率,甚至会导致林木死亡和造林更新失败。在分析人工造林更新具体内容的基础上,对强化人工造林更新效率的有益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发展,给人们提供更好的生活经济基础,营林造林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重点发展行业,在造林过程中主要以人工造林作为造林方案。但是由于各地气候、环境、立地条件等多方面影响,导致造林时苗木的成活率不稳定,成活率高就会推动营林业持续发展,而成活率低就会使营林业陷入经济下滑、发展滞后的状态,所以提高造林成活率、改善造林质量是我国相关部门当前尤为重要的责任与义务。针对如何提高造林成活率及造林质量进行分析,希望为我国的营林业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营林造林对人类生活及社会进步有很大的意义,环境质量的下降对人民群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进行造林项目是改善当前环境的重点项目。造林的质量要求在营造工程中起主要作用,质量问题也是整项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从造林价值、影响造林因素及加强造林的措施几方面加以论述,得出如何更好的建设营造林的策略,以此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增大经济效益,更好的发展社会经济,为社会进步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造林密度也称初植密度、栽植密度,是指单位面积上的栽植株数或播种穴数,通常以株(穴)/hm2采表示。造林密度的大小对林木的生长、发育、产量和质量均有重大影响,确定造林密度是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正在处于经济全面发展的时期,加人造林绿化力度,改善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多地方在造林绿化中却出现r规划不科学、造林质量低、管理不完善等现象。为了保证我国生态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提高造林绿化的质量已经成为解决我国造林绿化工作仔在问题的有效下段。本文就对造林绿化质量管理进行了一些探究。  相似文献   

14.
关于影响造林质量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林业的建设面积越来越广,造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林业在发展上有着广阔的前景。林业的建设不仅仅为生态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在社会上也有很重大的作用,在林业的发展中,关于造林的质量是影响林业建设的关键问题,在林业的质量上,不仅仅影响了更新,也影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本文将通过系统的阐述,对影响林业的质量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对林业的未来发展做出了一定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杨树作为我国四旁绿化建设工程中的主要树种之一,它具有着一定的绿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能力,甚至在环境恶劣的干旱地区,它依然具有着较强的生命力和对有害气体的抵抗力。因此,杨树造林也被经常应用到旱区的造林绿化工作中。本文主要对干旱地区内影响杨树造林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并针对春季、秋季两个季节造林的优势和注意事项作了主要论述。  相似文献   

16.
在林业建设的过程中,杨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树种,杨树有一定的美化环境的作用,同时,杨树还具有十分顽强的生命力,在干旱的地区也能存活下来,对很多病虫害也有着很好的抵抗能力,因此杨树造林也被注浆的应用在我国很多干旱地区的造林工作中。本文主要分析了干旱区造林时间对杨树造林质量的影响,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姚克忠 《科技风》2013,(23):257-257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于生存环境的保护,植树造林不仅能够保护水土还能够为人们提供质量较好的空气环境,从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为了保证植树造林的质量,人们会在造林过程中使用一些科学的方式方法保障造林质量,提高林带的防护能力。造林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不同的树种采取不同的设置方式,选择优质的树苗进行栽培,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保证造林质量。本文首先分析了造林的一般程序,然后阐述了一般的造林技术,并提出了树木养护管理措施,希望对于我国造林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乌兰察布市主要造林地段丘陵区立地类型划分和立地质量的评价,确定了不同类型和等级宜林地的主要造林树种,从而达到提高造林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整地是营林生产的基础工作,是造林迹地工作中最重要的环节。造林前整不整地、整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大面积造林成活率,影响到幼林生长状况,以至于影响到林业生态建设的长远发展。为此,必须把好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质量关,把适时整地作为营林生产的第一要务,常抓不懈。本文简述了营林生产中适时整地的作用与方法,突显了营林生产中抓好基础工作,适时整地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0.
营林造林工作是林业发展的基础,其营林造林的质量会直接的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总体水平,因此做好营林造林工作是非常重要,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是每一位林业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本文对如何加强营林工作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