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的重点内容,本文研究一类不太常见的问题,即三角函数方程或方程组,并且未知数的个数多于所给方程的个数,如何挖掘题目中的隐藏条件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文中同时对某些问题进行了推广。  相似文献   

2.
在化学试题中,命题者常巧妙地设计一些隐含条件,把真实的答案隐藏起来,我们唯有耐心琢磨,深刻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充分挖掘化学计算中一些容易被忽略的隐含条件,从不同的角度全方位地分析思考,才能找到真实的答案。下面例举了一些化学计算题中常见的隐含条件,供同学们在解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化学探究性演示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 化学探究性演示实验设计原则 1.1探究性原则 探究性原则是指所设计的探究性演示实验中所包含的化学规律往往隐藏在较深的层次,需要学生去挖掘;实验的条件和结果之间往往存在着较大的距离,需要学生跨越;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往往不太明确,需要学生通过尝试错误,提出假说并验证假设来寻找。  相似文献   

4.
某些数学问题中,除题设条件之外,有些对解题起重要作用的条件“隐藏”得很深,需认真分析量与量之间的联系之后,才能将它们挖掘出来.这些并未在题设条件中明确表述出来的条件,我们称之为隐含条件,充分挖掘题目的隐含条件,注意沟通量与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对解题或简化运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初中学生在做化学习题时,由于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对一些隐含条件或某些不确定量的题目解答,容易出现错误结果或丢解,这时若能从题目中挖掘出隐藏着的“目标”,则能使隐蔽的问题暴露无遗,思维活动更加有的放矢.  相似文献   

6.
在热力综合习题中,气缸活赛问题是常见的,命题者往往设置l『一些隐含条件,把气体的状态参数、变化过程的某些情景隐藏起来,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不能直接找到解题的必要条件。其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理解、推理、分析、综合等思维手段,正确分析习题所反映的物理过程和状态,从而找出这些被隐含的条件,达到考查学生学习物理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数学问题由条件和结论两部分构成.解题途径是指由条件(或结论)出发,分析、推理直至解决问题的全过程.题型特征往往包含着通往结论的信息,充分挖掘与运用题型特征,就能找到绝妙的解题途径.1运用条件(或结论)中的数量特征有些数学问题的条件(或结论)中含有特定的数量,运用这些数量特征易于找到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物理解题过程中,已知条件是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依据.通常,命题设计者为深入考察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关键的已知条件隐藏在题目中,不直接给出,以增大题目的迷惑性和解题难度.学生在答题时若能准确找出隐含的已知条件,问题会迎刃而解,否则就会一踌莫展.因此,准确挖掘隐含条件是解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隐含条件,就是指隐藏在题目的其它条件、结论或数学式子之中,没有直接写出的固有条件,解题时若不注意挖掘隐含条件,常常导致解题失误,甚至有些题使人感到无从下手.因此,挖掘隐含条件并加以充分利用,对提高解题正确率和解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下面结合例题谈谈隐含条件的挖掘方法. 一、从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的某些特殊限制中,挖掘隐含条件 许多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或特定的限制条件,这些在数学题目中往往都变成了隐含条件. 例1 已知(m2-1)x2-(m+1)x+8=0是关  相似文献   

10.
高校教务管理系统将产生海量数据,这些数据中可能隐藏着一些我们以前不知道的大量有用信息.因此,可采用数据挖掘的关联规则方法来对教务管理系统的学生成绩数据进行挖掘,通过学生成绩是否优秀来找到各对应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从而科学地安排教学和指导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改革已经进行多年,学生的主体性已经逐步深入每位教师的理念之中.化学,尤其是在高中教学中,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解题能力强了,解题过程中自然而然产生成就感、满足感.不断的给予学生学习化学的持久动力,促进学生的创造性、积极性、主体性的进一步形成和发展.而通过分析近几年化学试题,不管是选修模块还是必修模块,不管是学业水平测试还是高考都有大量题目的关键解题点隐藏比较深.由于部分知识的特殊性,学生在挖掘一些隐蔽条件的时候常被出题者预设的陷阱"抓住",造成不必要的失分,所以引导学生敢于挖掘化学题中的一些隐藏条件,从命题人角度去思考,规范的进行分析是这类题型解题的钥匙.经  相似文献   

12.
一般情况下,物理习题的条件比较明朗,学生们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就能将答案算出,但是某些时候,物理习题的隐藏条件比较深,学生们找到不到合适的解题方法。笔者在本文中对一些实例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引导学生们找到物理习题隐含条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杨志华  曹圣华 《考试周刊》2010,(12):187-188
蜡烛是人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也是学生实验中常见的化学用品,蜡烛燃烧是常见的化学变化。一支小小蜡烛的燃烧深藏着许多化学道理,闪烁着化学原理,越来越被中考化学命题者所关注。本文从蜡烛燃烧隐藏着的化学道理入手,结合中考化学试题,分析蜡烛燃烧背后隐藏的化学原理。  相似文献   

14.
数学题中的某些条件,不是直接在已知条件中明显给出.而是巧妙地隐藏在题设的背后.这种条件我们称为隐含条件。在解题过程中,它很容易被人们所忽视.隐含条件对解题的影响非常大,有些隐含条件.如果挖掘不出来.就会使题目的解答无法进行,有些隐含条件.它虽不影响解题的思路,但会使你得到错误的结论,发觉隐含条件实质是使题设条件清晰化、具体化.以便能寻找出正确的解题思路。因此,挖掘并利用好隐含条件.  相似文献   

15.
在阿加莎的众多侦探小说中,人类的性格是首先被考虑到的.她通过一个个犯罪动机、犯罪心理与众多犯罪形象的分析与研究,从而试图找到隐藏在深处的人性劣根,挖掘邪恶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数学问题中的已知条件是分析和解题的依据,在已知条件中,往往还隐藏着“隐含条件”。所谓“隐含条件”,就是指在题目中未明确表达出来,而客观上已存在的条件。“隐含条件”往往隐含在有关概念、知识的内涵中,含而不露,极易被忽视,从而导致解题出错或解答不完整,甚至造成解题困难。若能及时发现和运用隐含条件,不仅可以迅速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同学们都知道,解答两步计算应用题,要先求出题中隐藏着的“中间问题”,然后再根据求出的“中间问题”和另一个条件来解答。但是,某些应用题中的“中间问题”并不只有一个,找的“中间问题”不一样,解答的方法也不一样。  相似文献   

18.
分析近年来的高考数学试题不难发现,很多数学习题中解题的关键条件都比较科学和巧妙地隐藏在题设背后,不易被发现、挖掘和利用,造成许多学生无法解题的困境.在教学中,我们要通过对数学问题中的隐含条件进行分析、研究和合理挖掘,从而使学生的逻辑思维更加缜密,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达成.  相似文献   

19.
刘月刚  齐庆会 《物理教师》2002,23(2):51-51,53
不少考生认为 2 0 0 1年的高考物理题较难 ,对个别题目感到条件不足 ,甚至束手无策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之一是对题目中的隐含条件不能正确的识别和挖掘 .命题者在一定的知识框架范围内 ,把一个完整的物理事实的某些部分或某些条件隐藏起来 ,设置一些障碍 ,使考生不易看到真相 ,只有那些有能力的考生才能理解表象下面的深刻内涵 ,才能通过所给的条件推理、分析综合得到物理过程的全貌 ,从而认识物理现象的本质 .这种隐含条件的巧妙设置 ,形成了 2 0 0 1年物理高考题的风格 ,许多试题都体现了这一特点 .概括起来 ,有如下几种…  相似文献   

20.
<正>不少数学问题,虽然它的题设条件中并未明确出现"对称"二字,但在深入分析条件各元素之间的关系后,会发现题目中隐藏着某种特殊的对称关系.一旦我们发掘出并利用好这种对称性,往往可以得到出人意料的简捷解法.结合实例,本文谈一谈如何挖掘七种常见题型中潜在的对称关系,并借助对称性巧妙地解决问题,供大家参考.一、挖掘函数问题中的对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