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颜广文研究武术史的人大都知道,明末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曾说,内家拳创于张三丰。百年之后,以陕西王宗最著。王宗收徒温州陈州同,内家拳又流传于温州(今河南省温县)。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内家高手又以张松溪最为出名(《南雷集》卷六《王征南墓志铝》)。历史上,内家拳是不是张三丰所创,目前尚无定论。笔者在此并不谈张三丰问题,只介绍张松溪生平事迹。黄宗羲曾编辑《明文海》一书,全书达数千万字之巨。《明文海》卷419收有沈一贯所作的《搏者张松溪传》。沈一贯生于嘉靖年间,隆庆二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以来,在西方体育、全球化、国际化的影响下,中国传统武术开始出现"本土化"缺失的现象。南充市松溪内家拳是中国传统武术在本土地域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武术拳种之一。作为地方拳种,在西方体育和竞技武术的影响下,其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承与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基于"本土化"视角下研究南充松溪内家拳有助于地域拳种的传承与发展。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南充市松溪内家拳从传入到本土化发展过程进行系统总结。研究认为: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是武术传承和发展的生命力;中国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能凸显地域和民族特色,培养地域民族认同感;中国传统武术的"本土化"发展更符合传统武术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 明代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内家拳就一度流行于浙江宁波,其中以张松溪最为著名。据《宁波府志·张松溪传》说:“松溪,鄞人,善搏,师孙十三老。其法起于宋……。至嘉靖时,其法遂传于四明,而松溪为最著。”明末清初的著名学者、浙东学派的代表人物黄宗羲(公元1610—1695年),在其所拟写的《王征南墓志》中也说:  相似文献   

4.
一、拳种源流太乙五行拳,亦称武当太乙五行擒扑二十三势,系武当武术的主要拳种之一。此门派于明朝弘治年间(孝宗朱佑樘公元1488~1564年),由武当山道教龙门派宗师张守性创新而成。太乙五行拳,实际上有两个含义,在内是指人体真气按五行方位运行之功夫,在外是指拳家运用五行生克原理,采用擒拿、封闭、打穴、抓筋等技击技术,克敌制胜的方法。这是一个崇尚内功修炼的武术门派。  相似文献   

5.
陈振勇 《精武》2007,(5):35-35
火龙拳是很有巴蜀特色的四川拳种,《四川武术大全》将此拳归为黄林派。关于“黄林派”一名的由来,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清朝雍正年间,四川彭县九锋山聚集了一批流亡的武术志士,相互交流和传授武艺,因练武之地有  相似文献   

6.
吴宪民 《精武》2008,(4):24-25
问:通背拳在内家拳中的地位用恢复吗? 答:“内家拳”的名称并不科学。通背拳术派生的历史,本身就因区别清代黄百家将武当松溪派六路、十段锦原母拳改称“内家拳”.才引发用母拳的练功法则:“通背”二字,改母拳另称“通背拳”的。然而。自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黄百家著《内家拳法》以来,“内家拳”单指的狭义拳名,经百年沧桑流传,已成为拳种分类的广义代名词。  相似文献   

7.
武当南派——松溪内家拳宗阐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国华 《武当》2005,(2):3-4
一、渊源述秘: 松溪内家拳传说源于武当遇真宫三丰祖师脉系,明朝盛行于浙江宁波四明山一带,时有技击家张松溪为最著,故亦有以名立派,称之为松溪内家拳者。又有南太极之称。秘传于宁波鄞县、温州一带,有《宁波府志·张松溪传》为证。  相似文献   

8.
少北拳源于少林武术,随着不断演化发展,与少林武术已有明显的不同。1996年4月,经过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家评审组评定,少北拳成为中国武术第130个拳种。其创始人张荣时先生,生于1929年,是130个拳种创始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少北拳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使广大读者对这一拳种有更深刻的了解,现编发张荣时先生撰写的《少北武术纲要》,以飨读者。张荣时先生文中对时下武术界流行的一些说法、用法提出了质疑,现一并编发,请广大读者明辨。——编者  相似文献   

9.
少北拳源于少林武术,随着不断演化发展,与少林武术已有明显的不同。1996年4月,经过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家评审组评定,少北拳成为中国武术第130个拳种。其创始人张荣时先生,生于1929年,是130个拳种创始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少北拳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使广大读者对这一拳种有更深刻的了解,现编发张荣时先生撰写的《少北武术纲要》,以飨读者。张荣时先生文中对时下武术界流行的一些说法、用法提出了质疑,现一并编发,请广大读者明辨。——编者  相似文献   

10.
张荣时 《中华武术》2004,(12):52-56
少北拳源于少林武术,随着不断演化发展,与少林武术已有明显的不同。1996年4月,经过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家评审组评定,少北拳成为中国武术第131个拳种。其创始人张荣时先生,生于1929年,是131个拳种创始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少北拳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使广大读者对这一拳种有更深刻的了解,现编发张荣时先生撰写的《少北武术纲要》,以飨读者。张荣时先生文中对时下武术界流行的一些说法、用法提出了质疑,现一并编发,请广大读者明辨。  相似文献   

11.
少北拳源于少林武术,随着不断演化发展,与少林武术已有明显的不同。1996年4月,经过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家评审组评定,少北拳成为中国武术第130个拳种。其创始人张荣时先生,生于1929年,是130个拳种创始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少北拳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使广大读者对这一拳种有更深刻的了解,现编发张荣时先生撰写的《少北武术纲要》,以飨读者。张荣时先生文中对时下武术界流行的一些说法、用法提出了质疑,现一并编发,请广大读者明辨。  相似文献   

12.
张荣时 《中华武术》2004,(10):17-18
少北拳源于少林武术,随着不断演化发展,与少林武术已有明显的不同。1996年4月,经过原国家体委武术运动管理中心专家评审组评定,少北拳成为中国武术第130个拳种。其创始人张荣时先生,生于1929年,是130个拳种创始人中离我们最近的一位。少北拳有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为使广大读者对这一拳种有更深刻的了解,现编发张荣时先生撰写的《少北武术纲要》,以飨读者。张荣时先生文中对时下武术界流行的一些说法、用法提出了质疑,现一并编发,请广大读者明辨。  相似文献   

13.
《武魂》于1984年创刊,先后经季刊、双月刊发展成月刊,其始终本着以推动武术遗产的挖掘、继承发展,开展对武术的宣传和学术交流,促进武术运动的普及与提高的办刊宗旨。文章运用数理统计法,文献综述法对《武魂》自1988年至2009年刊载拳种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1)1988年至2009年期间,《武魂》刊载拳种数量平稳增长趋势;(2)内家拳刊载数量远远高于其他拳种;(3)内家拳中太极拳刊载数量高于八卦类与形意类数量;(4)技术解析与习拳心得成为拳种刊载重点;(5)拳种连、续现象突出。  相似文献   

14.
太极拳是武术拳种中最为普及的拳种之一,早期曾称为“长拳” “绵拳”“十三势”等。清乾隆年间山西民间武术家王宗岳用《周子全书》中阐发《易经》太极阴阳的哲理来解释拳理,写成《太极拳论》,太极拳这个名称才确定下来。太极拳的起源众  相似文献   

15.
王玉生 《武当》2005,(3):41-41
绵掌拳是个古老的拳种,它起源于明代。明朝大将戚继光在其著名兵书《纪效新书·拳经捷要篇》中提到十种武术功法,其中就有"吕红八下虽刚,未及绵张短打"的记载。这个"绵张"就是该拳的创始人。据称,他是浙江金华人,先在绍兴一带练拳传艺,后传入河北一带,保定地区高阳县西柳村的胡建堂老拳师将其发扬光大,并传给王立增、张德良  相似文献   

16.
名家信箱     
杨式太极拳名家崔仲三国家武术高级教练、北派少林拳名家秦庆丰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张广德河南周口王强来信:看到贵刊刊登的秦庆丰老师的《少林五形八法拳》,我很喜欢。请问:现在刊登的套路和以前秦老师编著的《少林五形八法拳》书中的套路有什么区别?在练习方法上有什么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武术拳种的产生是中国武术体系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多种“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武术拳种,丰富和完善了武术内容,使其异彩纷呈。武术拳种的形成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自身的攻防技击和理论体系,不同的地域文化等都影响着武术拳种的形成。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术拳种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武术拳种的相关理论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80年代初,国家体委武术挖掘整理小组依据“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原则,经过多年的工作,认定了我国129个武术拳种(系)。最近,我国武术专家对少北拳进行了评定,最终确定:少北拳为独立拳种(系)。至此,我国拳种增至130个。  相似文献   

19.
查拳是流传全国影响很大的拳种,也是我国传统武术中的优秀拳种之一。其起源至今说法不一,虽然迄今为止还没有确凿的史料来佐证查拳的起源,可是查拳在明末清初时期,广泛盛传于山东省鲁西南和其他地区,并且已形成了李式、张式、杨式查拳三大流派,李式查拳是以李恩聚为代表。挖掘、整理、研究李式查拳,对我国明、清军旅武术、民间武术的发展演...  相似文献   

20.
司朝英 《精武》2007,(10):25-25
在河南南乐流传着一支形意拳,这支形意拳被称为"河北派形意拳",是聂登山、马二先生传授下来的优秀拳种。恩师聂恩相先生,河南南乐人,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祖父聂登山(1889~1967年),早年练洪拳,是南乐一带有名的洪拳名手。其身材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