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汉字──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北京实验大学刘和平人类最早的三种文字产生在世界的三个地区。公元前3000前,在尼罗河流域产生了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圣书。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在现在的伊拉克幼发拉底河流域,产生了美索不达米亚人的苏美尔文字。大约在公元前25...  相似文献   

2.
孙力 《孩子天地》2013,(7):20-21
与欧亚大陆、非洲和美洲这些相互连接的大洲不同,大洋洲是一个被海洋隔开的独立大洲。大洋洲最早的原住民是公元前50000年以前的航海者。早期的原住民以狩猎和采集为生。很久以后,大约从公元前1400年开始,来自新几内亚的航海者迁入了大洋洲,并最终在靠近大洋洲的密克罗尼西亚、美拉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等岛屿定居下来。在大洋洲,原住民开始试着种植像面包果、芋头等作物,这些作物为他们远航提供食物来源。  相似文献   

3.
美洲是世界古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印第安人则是美洲古文明的创造者。对美洲印第安人的起源问题,历来众说纷纭。如今世界上占主导的看法是:冰川时期(公元前7万—公元前1.2万年),亚洲东北部与美洲西北部有陆桥相连,一批亚洲猎手越过陆桥进入北美地区,并繁衍生息,发展成后来的美洲印第安人。印第安人经过漫长的渔猎采集生活,大约在公元前3000—公元前2000年开始定居并从事农业种植。玉米种植是印第安文明的基础,故印第安文明又称"玉米文明"。  相似文献   

4.
论南部两河流域古苏美尔时期城邦政体易宁位于南部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城邦是古代早期奴隶制国家。它们大约产生于公元前4000年代末期,至公元前2371年阿卡德统一王国的建立,历时约700余年①。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苏美尔城邦史可分为两个阶段:早期历史时期(约...  相似文献   

5.
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经过长期的渔猎采集生活,大约在公元前两三千年,开始出现了玉米种植经济.从此他们开始了定居的农业生活,形成各种不同的印第安人集团——氏族和氏族联盟,到十六世纪欧洲殖民者侵入之前,各个部落的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大多数处在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的过渡阶段,过着原始公社制的生活,但是,从墨西哥沿中美洲危地马拉到南美洲的安第斯高原,即沿中部太平洋岸一带地区,却达到了较高的社会发展阶段,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先后形成了许多大小不同的文化中心,玛雅文化就  相似文献   

6.
巴勒斯坦位于埃及和叙利亚沙漠之间,西邻地中海。在古代,犹太人和巴勒斯坦人都曾居住于此。以色列人是希伯来人的一支,公元前1800年前,以色列民族的创立者亚伯拉罕出现在两河流域。公元前1600年前后,以色列率十二个儿子(以色列是亚伯拉罕的儿子雅各的又一名字)人居巴勒斯坦,不久因灾荒南下埃及。公元前1250元前后,出埃及回到巴勒斯坦的以色列十二个儿子形成十二部落,散居在巴勒斯坦。这时,以色列民族信奉耶和华的一神教——犹太教形成。公元前1200年后,海上民族胖力斯丁人侵入这一地区,从此,这一地区就称为巴勒斯坦(古代希腊…  相似文献   

7.
1.埃兰人、米底人、波斯人等都是伊朗高原的古代居民。埃兰人可能在公元前三千年代就建立了奴隶制国家。公元前七世纪中期埃兰被亚述征服。米底兴起较晚,公元前七世纪后半期征服波斯各部落,国势强盛。公元前550年,波斯人推翻米底的统治,建立国家,后继续扩张,建立起大帝国。 2.古巴比伦王国灭亡后,两河流域先后兴起亚述和新巴比伦(迦勒底)两个强国。亚述曾扩张到整个两河流域、地中海东岸和埃及。公元前626年,迦勒底人据巴比伦独立,建立新巴比伦王国。公元前612—610年,新巴比伦又联合米底灭亚述,称盛  相似文献   

8.
论子产的改革及其社会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产,名侨,字子美,郑穆公的孙子,子国的儿子,所以又叫公孙侨或国侨.大约生于公元前五八二年,死于公元前五二二年.他在公元前五五四年开始为卿,到公元前五四三年为正卿执掌国政,在郑国政治舞台上前后有三十二年之久,执政有二十年.执政期间,子产积极开展内政外交活动,推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对后世影响颇大.本文拟就子产的改革作些探  相似文献   

9.
谢铭 《生物学教学》2010,35(3):68-68
自20世纪90年代转基因农作物开始产业化以来,10多年间世界范围内转基因农作物的研发迅猛发展,进入2000年后,允许种植转基因农作物国家的人口就已超过全球人口的50%。  相似文献   

10.
汉时敦煌、祁连间的游牧民族月氏,遭匈奴击败后西迁,先至伊犁河流域一带,再越费尔干纳,入阿姆河流域,后建立一地跨中亚,南亚次大陆的贵霜帝国,在古代世界历史上起过巨大的作用。月氏西迁过程,史书记载较为明确,至于时间,由于史无明文,长期以来,众说纷纭,1979年出版的《中国古代北方各族简史》认为,匈奴冒顿单于在汉文帝初年(公元前176年前后)第二次打败月氏,月氏即西逃至伊犁河上游一带。月氏从伊犁河上游再次西迁阿姆河则是公元前174年至161年之间的事。这是国内多数学者的主张。孙毓棠有不同说法,以为冒顿单于在公元前205—202年间第一次攻败月氏后,月氏即开始逐渐西迁;公元前177或176年月氏遭冒顿第二次攻击,到达准喀尔盆地;到老上单于统治时(前174—161年),月氏又大败,遂迁往伊犁河流域;月氏自伊  相似文献   

11.
一、城市及城市区位 1.城市 城市是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城市作为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大约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500年间开始进入城市生活的时代,但受生产力发展水平所限,直到18世纪后半叶工业革命开始以后,人口和二三产业向城镇持续不断地集中,城市才真正成为社会生产和生活的主导力量。 2.城市区位 城市区位是城市与其外在自然、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军事等客观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总和。区域环境条件与人们主观认识相互作用决定了地区人口和资源的集中过程,从而产生了城市  相似文献   

12.
乐乐 《小读者》2012,(9):22-22
在大西洋上有一个小岛,气候炎热,生态环境恶劣,大约在公元前40年,岛上开始有人定居,一部分是希腊人,一部分是罗马人。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引种就是向世界各地征集农作物优良品种及其他珍贵种质资源的活动。世界栽培植物共有1200多种,目前我国栽培的大约有400种,其中原产我国的约200种,其余大约一半是引进的。我国国外农作物引种活动历史悠久,据粗略统计,从1971年到1989年的19年间,从世界叨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农业科研组织引进农作物种质资源10万多份,向40多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提供交流的种质资源2万多份。@我国当代农作物引种知多少  相似文献   

14.
公元前4000年——前3500年,两河流域出现人类文明。公元前3500年——前3100年,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了“楔形文字”。运用“十进位法”进行计算和测量。根据月亮的盈亏而制定太阴历。公元前2000年,建立了巴比伦王国,被誉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相似文献   

15.
据考古资料显示,早在距今约5009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莒地社会经济已经十分发达,属中国原始社会经济发展较早、较快的地区之一。一、农业莒地大汶口文化大约从公元前4000年开始,经历了2000年左右的时期。从以陵阳河、朱家村、杭头为中心的莒地大量的大汶口文化遗存所反映...  相似文献   

16.
玛雅文化可以分为新旧两个时期:(一)约于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在今天墨西哥南部尤卡坦半岛、查巴斯州和塔瓦斯科州东部,中美洲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哥斯达黎加、萨尔瓦多地区,兴起了美洲古老的文化——玛雅文化。大约到公元前后,玛雅人在这些地区先后建立起一些城市,即以供奉部族神的金字塔形坛庙建筑群为中心的居民点。图①的巴仑基废墟是玛雅文化旧时期的古迹。巴仑基城建于公元前三百年左右。图中右侧的“铭文庙”是巴仑基最高的金字塔建筑,庙基高约25米,共有69个阶梯。建筑特点是  相似文献   

17.
西河流域的古文明。开始于约公元前3500年楔形文字的发明.结束于公元224年。古希腊称两河流域为“美索不达米亚”.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两条河流间的土地。  相似文献   

18.
进出口商品对于每个国家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其中除了食品和用具外,世界各国还有不少颇具特色、千奇百怪、令人意想不到的出口商品。雨水日本商人发现水对阿拉伯国家是极为重要的,便着手向这些国家出口雨水。第一个输入这种商品的国家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从1984年开始,每年进口大约两千万吨雨水,用于灌溉国内旱地。雨水从日本运到波斯湾,每吨1美元,并不便宜。泥土太平洋岛国瑙鲁,矿产十分丰富,但岛上没有供农作物生长的土地。于是瑙鲁一方面出口矿产,另一方面大量进口泥土,以便种植农作物。冰山由于地球大部分地区都受到污染,只有丹麦格陵…  相似文献   

19.
为希伯来人、犹太人正名 希伯来人是古犹太人或古以色列人的称呼。他们是中东地区闪族的一支,最初住在阿拉伯半岛的南边,以牧放牛羊为业,逐水草而居。约在公元前3000年,他们越过沙漠的边缘,北迁到两河流域,在那儿的南部住下,制服了苏美尔人,发展了古巴比伦文化和苏美尔文化。约公元前1800年左右,他们又从两河流域,沿着“新月形的肥沃地带”,向北向西迁移,到了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当时  相似文献   

20.
荷马史诗     
背景介绍 根据地下发掘,地中海东岸小亚细亚地区在古代确曾有过特洛伊人及伊利昂城。可能是在公元前12世纪末,在希腊半岛南部地区的阿凯亚人和小亚细亚北部的特洛伊人之间发生了一次为期10年的战争,最后希腊人毁灭了特洛伊城。战争结束后,在小亚细亚一带便流传着许多歌颂这次战争中的氏族部落首领的英雄事迹的短歌。大约到了公元前八九世纪时,一位盲诗人荷马以短歌为基础,加以搜集整理,最后形成了具有完整情节和统一风格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