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中国古典文学群峰竞秀,众壑争流的艺术宝库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诗词。它以其独特的面貌、气质和风标从艺术表现上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又以简洁、精炼的语言传承着人情物态和中华民族的社会生活、精神风貌。同时,从它的内容上看,我们也不难发现它与各艺术学科尤其是绘画间的“剪不断,理还乱”的渊源。  相似文献   

2.
通讯是报纸、广播电台、通讯社进行新闻报道时常用的主要文体,它主要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手法,具体、生动、形象地反映新闻事件或典型人物。正确运用抒情和议论手法,是写好通讯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微型小说被称为幽默艺术的原因,并探讨了微型小说实现其幽默这一美学追求的主要艺术手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诗词史中,宋代写“愁”的内容颇多,其表达“愁”的艺术手法也多种多样,但主要运用了比兴手法、对比手法。  相似文献   

5.
本从学的表现形式、功能、美学种类三个方面对中西方学进行了宏观上的观照。  相似文献   

6.
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对我国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具有比较浓厚的魔幻现实主义色彩,一是《红楼梦》所描绘的现实是神奇的;二是《红楼梦》的虚构和夸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是顺乎我国人民的观念和意识的;三是《红楼梦》对现实所持的态度是深刘地反映现实,反映存在于事物内部的规律性,而这些特点则是魔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7.
8.
9.
小说《呼啸山庄》问世以来 ,人们对它的评论有褒有贬。它被指责为阴森可怖、病态心理、不道德和异教思想 ,为时人所难容 ,遇到的是普遍的冷遇 ,却逐渐受到后世人的青睐。越来越多人写评论赞扬它的杰出 ,研究《呼啸山庄》的热潮不断涌现。《呼啸山庄》具有独创性、意识流手法、象征主义手法和精妙的语言艺术等四个方面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0.
王海洁 《考试周刊》2013,(19):27-28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百年孤独》,是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的代表作。本文从这部作品的故事背景、情节和人物出发探讨其中夸张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1.
不仅由于时代的相近,陶渊明、谢灵运,这两个晋、宋之际最重要的名字,总是被联系在一起,对于他们的考察也因此而有意义。文章试图从三个方面探讨他们诗歌的相异之处;诗歌境界下“有人”与“无人”的对比;对自然景物“写意”与“写实”的不同描写手法;以及“情”与“理”的表现形态。这三个方面的探讨,尽管只是限于一个特定角度,但似乎仍能显现出陶、谢二人各自艺术成就差距的本质所在,也在某种程度上揭示出诗歌创作对于真生活、真感情的依赖。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尤利西斯》中拼图式艺术手法的分析,指出碎片作为拼图的构成要素,拓展了空间的表现形式,拼图式手法与丰富了时间表现形式的 手法,共同拓展了现代主义的表现方法。  相似文献   

13.
托物起兴是民歌常用的手法,人们称它是语言的智慧之花. 赋、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的传统表现手法.宋代朱熹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作出了较科学的解释:"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此解释一直为后人所沿用.  相似文献   

14.
《阿拉比》和《草原日出》分别是詹姆斯·乔伊斯和多丽丝·莱辛早期创作的,讲述主人公从天真走向成熟的短篇小说。本文通过对这两部短篇小说的对比研究,发现这两部短篇小说在写作手法的运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位公认的美国文学大师,威廉·福克纳在其著名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中,将意识流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他频繁地表现意识流是为了直接向读者提供生活的片断,使作品能更加接近真实,同时也是服从刻画特殊人物的需要,从中可以领会到福克纳运用娴熟意识流写作手法而体现出的独特的个人风格.这一崭新的文学形式不仅使他走到了时代文学的前列,而且也给他的精神追求以合适的表现空间.  相似文献   

16.
精神的故园     
女性作家的竞争日见激烈,女性作家们如何才能守住自己的“精神的故园”呢?赵玫用她的小说回答了我们,那就是不断地摸索与创新,赵玫的小说创作从不困于一种风格,在《我们家族的女人》中她将两种截然不同的叙事手法-意识流与写实手法交叉运用,使作品呈现出别样的风貌。  相似文献   

17.
古典诗歌中“反”手法的运用,使诗歌别具魅力。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8.
冉茂易 《学语文》2002,(2):43-43
象征手法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寄寓某种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它总是根据事物的联系,借助于想象和联想,委婉、曲折、含蓄地表达一定的思想意义。  相似文献   

19.
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这种独特的艺术魅力使他不愧为建安时期最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也不愧为建安文学发展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20.
霍桑在小说《红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主义及浪漫主义的描写手法,揭示了17世纪清教徒 统治下社会和人性的阴暗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