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排球弹跳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文献分析和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借助与弹跳力研究相关的原理和基本理论以及实践成果,对排球弹跳力的含义、弹跳力与起跳的动作结构等涉及排球弹跳力机理赖以形成的内在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
弹跳力是少年排球运动员应重点发展的身体素质。在弹跳力训练中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弹跳力素质训练的规律以及排球运动的专项特点。通过文献分析对排球弹跳力的定义、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点以及发展弹跳力训练的方法手段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模型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发展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的有效途径 ,以四川青年女子排球队 9名运动员和重庆女子排球队 13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对有关弹跳力的多种因素进行了相关、多元回归分析 ,进而制定出发展弹跳力的回归模型 ,为青年女子排球运动员弹跳力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孙鹏 《湖北体育科技》2010,29(4):443-444
弹跳力是青少年男子排球运动员应重点发展的身体素质。在弹跳力训练中应充分考虑到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身体生长发育的特点、弹跳力素质训练的规律以及排球运动的专项特点。通过文献分析对排球弹跳力的定义、青少年运动员生理特点以及发展弹跳力训练的方法手段和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重点青年女排高大队员弹跳训练模式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的研究成果,确定了检查我国重点青年女排队员弹跳力训练水平的检测项目体系,指出了影响弹跳力发展最强的素质因素,建立了以“检查、目标、评定”为系统的弹跳力训练实施目标控制的模型体系。  相似文献   

6.
跳远速度训练与弹跳力训练的有机结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跳远项目速度训练和弹跳力训练的特点,列出了发展速度和弹跳力的训练方法,并提出如何更好、更艺术地把发展速度和弹跳力的训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7.
弹跳力多年来一直受到极大的关注,人们对发展弹跳力的训练方法的研究、从解剖、生理、生物力学的观点探索影响弹跳力因素的研究在不断地进行和深入。芬兰大学体育运动生物系卡门洛等人通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验,对发展弹跳力这一问题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怎样提高青少年运动员的弹跳力●周志高彭长湘丁启文弹跳力是田径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之一,是跳跑项目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如何才能提高弹跳力呢?杠铃负重训练无疑是提高弹跳力的有效方法。有些青少年业余体校的教练员及中小学教师也都把杠铃训练作为发展弹跳力的主要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13~27岁优秀女排运动员弹跳力素质中有代表性的3项指标(助跑摸高、5纵蛙跳、弹跳力)的研究,发现13~19岁弹跳力素质工逐渐增加趋势,高峰值在ZI岁左右,26~27岁弹跳力素质呈逐渐下降趋势。建议: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有机结合,在不同年龄段有所侧重;弹跳力素质训练要系统、科学、长年坚持;弹跳力素质发展的第一增长阶段,应以快速小力量为主不可急于求成。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发展弹跳力训练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提高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的重要素质之一,排球运动员的弹跳力在比赛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分析法对影响排球弹跳力的因素进行分析,力求找到发展排球运动员弹跳素质的最佳训练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最新排球规则的研究和世界男排诸强队扣球技术的透视 ,指出新规则实行后 ,排球扣球技术的发展趋势应是占有网上高度和后排进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和数理统计法,以备战2013年全运会青年组的男排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U19男子排球运动员体能训练中专项素质指标的构建及评价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U19男子排球运动员专项素质主要由快速移动因子、弹跳因子、挥击因子构成;2)在构建专项素质模型基础上,确定U19男子排球运动员专项素质各单项指标的评分标准和总体等级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分析影响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指标的相关性、各项指标与比赛成绩之间的关系及各项指标在各因素中所占的权重,建立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因素的评价模型及竞技能力的综合评价模型,客观、量化地评价我国甲A女排运动员的竞技能力,为调控运动训练,提高训练的针对性、系统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特征综合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有氧能力是排球运动员能量供能的基础,是决定排球比赛胜负的关键所在。因此,对于排球运动员有氧能力的测试与评价对于指导运动员的训练、安排训练计划十分重要,为了全面了解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赛前有氧能力状况,对即将参加2010—2011赛季全国排球联赛的64名优秀排球运动员赛前通过递增负荷运动过程中气体代谢指标、各阶段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规律进行总结。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整体有氧能力与世界优秀运动员存在一定差距。随着排球运动水平、运动等级、运动成绩的不断提高,VO2max也相应表现为较高的水平。通过递增负荷运动中HR、BLA、Pmax、无氧阈功率、无氧乳酸阈的动态变化规律,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在有氧、无氧代谢能力、心肺功能、速度耐力和耐乳酸能力存在位置特征,大致表现为副攻>二传>主攻>接应>自由人,提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训练应根据场上不同位置有氧、无氧代谢能力特征的基本要求来制定合理的发展本专项所需要的生物能量能力的训练计划,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体能是排球运动竞技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要素。为了解中国青少年女排队员体能现状及其在目前在国际同龄运动员群体中的地位,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对中国青少年女排与世界优秀青少年女排的体能现状进行调查、对比分析。研究表明:中国青少年女排身体形态指标占优;中国青少年女排未能充分利用高度优势发展相应的技战术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自我效能理论为依据,运用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3全国女子排球锦标赛和2003全国女子排球优胜杯赛的16支我国优秀女子排球队的运动员,进行影响自我效能感因素问题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女子排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心理技能训练提供相应的理论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我国优秀女子排球运动员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替代性经验、成败经历、自尊心、劝导、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8.
运用悬吊训练仪器对排球运动员进行实验性研究。通过悬吊力量训练组与传统力量训练组的比较分析,结果证明经过十四周的训练,悬吊力量训练组的挥臂能力有了显著性提高,说明悬吊力量训练对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是有作用的,为利用悬吊训练仪器来提高排球运动员的挥臂能力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和数理统计法,通过参加全国青年男排球联赛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成绩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统计学分析,从而寻找我国青年男子排球运动训练的基本规律和关键因素。研究表明:在训练过程中应以身体素质提高为重点,应加强弹跳力、灵敏性和快速移动能力的训练,为青年男子排球科学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