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发散思维是指沿着不同方向的不同角度进行思考,从多方面寻找多样性答案的展开性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的主要特征是:思维敏捷,具有在较短时间内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思路开拓,具有产生多种新颖思路的能力;思路灵活,应变性强,具有创造性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2.
曼陀罗九宫格思考法是一种发散性思维的表达工具,广泛应用于笔记、学习、创意思考等领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合理运用九宫格结构图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整理零散、独立的数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本文对曼陀罗思考法的三种结构形式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做了相应介绍,发散型结构应用于概念知识的回忆联想,以及发散性思维的创意解题;围绕型结构应用于数学流程步骤的分析,以及笔记整理;十字型结构用于数学学习问题的分析解决.曼陀罗思考法用于数学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还可以拓展思考问题的维度,构建完整的知识架构,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
发散性思维也叫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不同角度地、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并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畅性的特点。它突破定式思维的限制,使人产生新的构想,提出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及规律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思维的种类繁多,根据探索方向的不同,可以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聚合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共同的正确答案,如果遇到某个问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思维过程就是要找出这个正确的答案。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以探求多种答案。如果一个问题有多种答案,思考的方向就往外发散,寻求各种可能的正确答案。两种思维形式各有其特点:聚合思维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或传统方法来解决问题,有方向、有组织、有条理;发散思维无一定的方向和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5.
创意是电视公益广告的核心问题,如何进行电视公益广告创意思维是摆在电视公益广告创意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行之有效的创意思考方式有垂直思考法、水平思考法、启发构思、顿悟构思等.  相似文献   

6.
创意是电视公益广告的核心问题,如何进行电视公益广告创意思维是摆在电视公益广告创意者面前的重要课题.行之有效的创意思考方式有垂直思考法、水平思考法、启发构思、顿悟构思等.  相似文献   

7.
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  相似文献   

8.
李程 《考试周刊》2011,(60):76-78
教师在教学中更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发散思维,即会转换思考角度、转变思维方式,用不同的思路从不同的途径来掌握知识.本文作者就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谈谈个人的几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9.
古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说的是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物作观察,可以得到不同的认识。学会变换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的辩证思维、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能力,对于启迪心智大有稗益,对于开拓写作思路也不无帮助。从下面对同一事物作不同理解的例子中,大家或许能够受到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10.
吴海玉 《河南教育》2004,(12):34-34
在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普遍较弱,其惰性表现在:遇到问题不独立思考,依赖性较强;听课只记老师讲的结论,不注意学习思路及方法;受思维定势影响,喜欢按照固定的思路去考虑问题,思维灵活性差,应变能力弱;正向、集中思维多,逆向、发散思维少;批判思维弱,不善于提问和大胆质疑。为此,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中,应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发散思维是根据同一来源的材料,沿着不同方面去思考,探索不同答案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不局限于现成知识结构,也不受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其结果可由已知导出未知,进而探究并发现新事物新理论。因此,可以说发散思维能力的强弱是衡量创造思维能力强弱的标志之一。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加强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2.
沈祖荣 《物理教师》2004,25(11):23-25
心理学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创造能力的核心,而发散性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直接决定着个体创造能力的大小,所以训练发散性思维是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本文就变化性、解法性、阶梯性等三种典型的发散性思维发出,探析物理学科习题教学中如何渗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发散性思维是对给出的材料、信息从不同角度,向不同方向,用不同方法或途径探索新知识或寻求问题的多个答案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推测、想象和创造的思维活动。它包括横向思维、逆向思维及多向思维,它具有流畅性(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反应迅速)、变通性(思维方向灵活变化,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提出超常规的构想和新观点)、创造性(对事物的处理或判断表现出独特的见解)的基本特征。欲摆脱学生定势嗯维的模式,就需要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相似文献   

14.
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它是由某一条件或事实出发,从各个方面思考,产生出多种答案,即它的思考方向是向外散发。同时,发散性思维又指从不同角度去理解问题;寻找某一结论的各种可能的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提出解决某一问题的各种设想和方法等。由于这种思维形式是由一点向外发散或由多方向向一点汇聚,因此思路开阔。在数学教学中,若教师有意识地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解一些探索性的问题,进行一些创造性活动,通过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可以使学生达到较高的思维水平。在此,我谈一道不等式的九种证法,它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有效…  相似文献   

15.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变通度大和独创性多的特点,在教学中经常适时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相似文献   

16.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过程中的多维性思维活动,其结果具有创新的性质.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思维时,既需要直觉、形象思维,又需要分析、逻辑思维,但它的主要特点是既需要发散思维,也需要集中思维,而创造性更多地表现在发散性上.所谓发散思维是对一个问题沿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种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集中思维的前提,是创造性思维的精髓之一。  相似文献   

17.
初中化学教学中发散思维的培养与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指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求得多种不同答案及解决办法的思维形式。它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三个特征。针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与作文贴近的思维方式中,发散思维是最基本的,也是最有效的思维方式之一。发散思维训练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如果在写作中能引导学生开拓思路,从不同角度去观察认识事物,就可能发现他人所未发现的新的特征、新的性质和新的功能,必将为作文开拓一个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19.
发散思维是一种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思考去探索的多样性的思维。训练发散思维能增强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提高思考的深度,使学生从研究对象的广泛性联系出发,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认识事物。训练发散思维还能启迪学生悟性,使学生深入研究,洞察事物,力求认识事物的本质,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及未来。根据吉尔福特的观点,发散性思维具备三个特征:一流畅,二变通,三独特。它的思维方式主要表现为立体思维、旁通思维及求异思维。笔者试从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及其思维表现方式出发,谈谈如何在作文指导过程中帮助学生打开思路,做到有话可说,言之有物,言之常新。  相似文献   

20.
所谓发散思维,即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可能有各种各样的不同思路,而且有各种不同的答案;或者有同一种答案;有时问题是否有答案,也要通过各种判断才能知道;或者已有几个答案,但是要对它们进行比较分析选出最优解法。而我们所学课本中,有些定理的证明方法、例题和习题的解法,思路是唯一的,答案也是唯一的,这是运用了收敛思维方法。这种思维,对于认识数学知识内容及其逻辑系统是有一定作用的。但是过多地使用收敛思维方法,会使学生思维狭隘呆板,妨碍思维能力的提高和发展。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探究一些答案不唯一的问题,或者要求学生用多种方法来解一题多解的问题,以及在多种解法中探索最优解法等,都是拓宽学生发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