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湘潭市广电局高级编辑唐弦的专著《解读受众》,已由海南出版社出版。唐弦是全国受众学研究较早的先行者之一,他1986年即发表专论《“接受美学”与受众研究》,此后10多年持之以恒,利用业余时间研写,先后在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电视研究》、《潇湘声屏》等报刊上发表新闻论文60多篇。13万字的《解读受众》是其中一个课题精品的结《解读受众》@焦炽 @杨红湘  相似文献   

2.
《新闻出版报》1989年4月29日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醒目文章,题目是《“附报”——一个新话题》,引起了新闻界同行们的注意。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当时年仅23岁、跨进新闻界不到两年的《宜昌日报》编辑胡学军。这位师专中文系毕业生,从事编辑4年来,已发表新闻作品400多篇,20多万字,其中省么上1。万多字.在《中国记者》、《新闻战线》等10多种新闻理论刊物发表论文12篇。近三年来获省级以上新闻奖5次,论文奖2次。  相似文献   

3.
《新闻编采心理研究》是甘肃省新闻研究所编辑、甘肃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关于新闻编采心理研究的论文专集。该书共收入我国新闻界专业论文近30篇。内容涵盖报纸、广播、电视三方面,选题涉及记者心理、编辑心理、被采访对象心理以及受众心理等范畴,汇集了目前我国关于新闻编采心理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作者包括新闻理论研究人员、新闻院系教师、研究生、从事新闻编采业务的编辑、记者。  相似文献   

4.
湖北随州日报在编辑记者中开展读书“充电”活动,收到明显成效。近两年来,报社舍得在业务学习上投资,先后为每一位采编人员购买了《新闻报道新思维》、《知识经济与报业发展》、《现代媒体编辑技巧》等20多本书,并采取抽查和测试的办法督促大家认真学习,使编采人员业务素质大大提高。据统计,去年该报在省以上报刊发表的新闻论文20多篇,有10多篇新闻作品获湖北省地市州报新闻奖,有5篇获湖北新闻奖。报社被评为全省地市州报报业管理先进单位。(金鸣)随州日报督促编辑记者打牢业务根底@金鸣  相似文献   

5.
《鄂西报》今年已创刊45周年,多年的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加强新闻理论研究,是提高新闻队伍素质必不可少的步骤。因此,我们把新闻理论研究,不单纯是当作写几篇论文来对待,而是作为提高新闻干部队伍素质的问题来抓,作为晋升业务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把它贯穿于整个业务活动中,而且把新闻理论研究与新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所以,大家搞新闻理论研究兴趣较浓,形成了一定的研究空气。具体作法主要有这样几点: 一是领导带头撰写论文。报社5个领导成员,除一名分管行政工作的外,其它4位同志都写有业务论文。社长、总编辑近几年来每年都有1—2篇业务论文在省以上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社长张绪辉1991年写的论文《初论民族新闻工作者的素质》参加全国民族地区报纸新闻研究会组织的论文竞赛,获得一等奖;总编辑吴光明1992年结合上半年的改革宣传,写了一篇论文《加强民族地区的改革宣传》,先后在《新闻战线》,《新闻前哨》、《中国地市报人》、《民族新闻》等新闻理论刊物上发表。与此同时,报社原来的一些老领导、总编助理都结合本职工作,近年内也先后写了10多篇质量较高的业务论文,对推动报社的新闻理论学习起到了一定的带头作用,促进了报社的业务学习。 二是围绕活动撰写论文。新闻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需  相似文献   

6.
新书架     
解放军报社主任编辑、律师曹瑞林所著《新闻法制热点纵横》最近由人民法院出版社出版。这部以作者近年来发表在《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权威学术刊物上的40余篇论文为基础形成的专著,以敏锐的记者眼光和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透视近年来新闻法制若干热点问题,对近年来发生的影响较大的新闻官司几乎都有所评析。该书30万字,分“舆论监督论”、“新闻侵权论”、“新闻作品著作权论”和“附录”四个部分。适合记者、编辑、通讯员、法官和新闻、法学院系师生阅读。穴叶郝舒雪《中国新闻年鉴》2004卷《中国新闻年鉴》2004卷已出版发行。这是《…  相似文献   

7.
费伟伟的新闻业务研究论文集《编采逸兴》近日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该书分采访篇、写作篇、编辑篇三部分,全书共28万字,收录了作者撰写的新闻业务研究文章50多篇。作者在人民日报从事编采工作20余年,这些文章对具体报道作了综述,大多是作者亲身经历,讲的是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  相似文献   

8.
石开 《记者摇篮》2006,(2):33-33
为了努力提高《沈阳晚报》编采人员的业务素质,开展新闻业务研究,促进编采人员的业务交流,增添编辑的学术研究气氛,不断探索《沈阳晚报》的发展思路。沈阳晚报主办的《晚报业务研究(网络版)》前不久与编采人员见面了。《沈阳晚报》至今已走过了近20年的见雨历程。近两年,随着一些年轻编采人员的加盟,《沈阳晚报》编采人员的年龄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45岁以下的编采人员已占全部编采人员的80%以上,由于许多年轻的编采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阳晚报》的办报质量。《沈阳晚报》领导层认识到,要想使报纸的发展有长足的后劲,就必…  相似文献   

9.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内地最早公开发行的广播电视理论学术期刊之一,该刊20年来发表论文近3000篇,总字数近1600万字,其中大量的文章被广泛转载和引用。该刊连续三届当选为“全国新闻核心期刊”,被誉为新闻传播界“仅威学术期刊”之二,最近又被评为“首届全国高等院校百强文科学报”。1999年9月3日北京广播学院举行了《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创刊20周年、出刊100期纪念座谈会,当天一些业界同行,新闻传播领域内的专家、教授以及主管部门领导参加了这次座谈会。与会…  相似文献   

10.
在长江日报创刊53周年之际,长江报人奉献出的理论成果——《不尽长江滚滚来》,由武汉出版社出版。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作序。 《不尽长江滚滚来》一书收录的48篇论文,大部分近年发表于《新闻战线》、《中国记者》等新闻业务期刊,其中1篇获中国新闻奖、两篇获全国报协优秀论文奖、7篇获湖北新闻奖,显示了长江日报业务研究的实力和水平。 本书共35万字,分为“集团战略放谈”、“新闻采编  相似文献   

11.
王晓明 《视听界》2013,(5):128-128
大协会(我们对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的简称)每年办一两次业务培训班。今年的培训班,安排在气候宜人的边疆城市辽宁丹东。大协会领导指定的4位授课“业界资深专家”,我忝为其中。我以《新闻论文的写作要素》为题,谈了写好新闻论文的一些基本方法。原文将近2万字,这里的一页版面显然放不下。我抽出讲座中的一节“学刊编辑讨厌的几种话”,跟《视听界》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12.
新闻业务刊物上刊登的许多成功经验,我用以借鉴并指导实践。几年来,新闻业务刊物成了我的业务向导。收获颇丰。 (1)提出调整电视新闻结构的新课题,受到赞扬。我受《中国记者》、《新闻战线》杂志上宣传调整工业生产结构经验的启发,在本台倡导并组织了“调整电视新闻结构”的四项改革。一是改革会议新闻。二是多从观众和市场角度出发。三是办好日播新闻。四是搞好电视评论。广播电影电视部原顾问金照审看了我台近一个小时的自办节目后,满意地说,县级电视新闻办得这样好的台还不多。我及时将这一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写出论文发表在《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上。多年来,调整新闻结构的经验我台每年都有创新和发展。1993年初,我倡导并编辑了《农村市场报摘》栏目,在引导农民走向市场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新闻出版报》1993年9月15日发表了我写的业务探讨文章《提高农村经济报道质量》。  相似文献   

13.
简讯     
△湖北省县市报研究会与《新闻前哨》杂志合办的“怎样创造县市报特色”征文,于年前评选揭晓,二十篇论文获奖,十六篇受表扬。(泽) △湖北郧阳报认真组织编采人员学习《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并对照检查,收到良好效果。为使大家有章可循,报社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郧阳报编辑部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和《郧阳报关于失实报道处理规定》。(黄宏福) △承德群众报编委会重视抓廉政教育,使编采人员中出现了拒礼拒请的人多了、编发通讯员稿件多了、培养通讯员的人多了、钻研新闻业务的人多了等“四多”  相似文献   

14.
《新闻前哨》办了十年.从季刊到双月刊,这期开始将变成月刊。这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 十年,只是历史长河中的一瞬。而对一个刊物来说,特别是对她的编辑人员来说,则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奋斗、充满创造与喜悦的历史。想当初,创办这本杂志的目的,仅仅是为编辑记者提供一个发表论文的园地,因为在1986至1987年的新闻专业职务评审中,许多资深编辑记者缺少新闻论文。现在看来,这个任务完成得相当出色,十年间,刊物共发表新闻论文1500余篇,300多万字,其中不少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为评定专业职务扫除了障碍。  相似文献   

15.
《盐阜大众报》记者杨树立撰写的《好稿采写例话》一书,近日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 《好稿采写例话》收录了作者的省以上好新闻获奖作品,以及在省级以上新闻业务刊物发表的论文、采写心得共76篇。全书以专题研究方式,针对新闻采写中不同题材、不同视角、不同形式的处理,深入 浅出地进行现身说法,如“把新闻写成花边消息”、“一个题材多种处理”,“把现场新闻写深刻”、“多视角审视社会问题”、“采写人物通讯的得失”、“用投稿者眼光编辑”、“记者经历的故事”等等。《例话》中收录的作品大多是作者从采访一线捕捉的“活鱼”,以…  相似文献   

16.
新书架     
《再阅沧桑》 本书是山西日报高级编辑马万程的“四自”文选。他离休后将1946年至1998年的新闻作品编辑成集。“四自”是自写、自编、自印、自珍。全书33万字,有新闻卷、评论卷、杂录卷,绝大多数文稿曾公开见诸报刊,仅有个别的未曾发表,记录了作者半个世纪以来的新闻业绩。  相似文献   

17.
2001年12月11日,江西电视台举行了“面向新世纪的电视”理论研讨会,这是一次全面的理论研讨成果展示。台领导、省广播电视学会、《声屏世界》杂志社的负责人参加了研讨会。 江西电视台各部室的记者、编辑、播音员、主持人、技术、管理人员围绕“面向新世纪的电视”这一课题,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研讨会共收到20余篇近12万字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选题宽泛,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既有基础理论方面的,又有应用理论方面的;既涉及到新闻、社教、文艺、电视剧等类节目,又涉及了技术、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论文是新闻实践的总结和升华。精心撰写论文,不仅有助于研究新闻理论,探讨新闻业务,改进新闻工作,而且有助于提高自身的思想理论素质和业务素质。可以这样说,新闻论文是全面体现作者业务能力和学识水平的重要标志,是对作者整体水平最实际最科学的考核。正缘于此,有关条例规定,凡是申报副高以上专业职务的,都必须提供有较多质量的新闻论文。从历届评审提供的作品来看,新闻论文仍是一项薄弱环节。大都是一般性的业务体会,真正有见解、有新意、虚实结合得好的新闻论文较少。这里有认识问题,也有方法问题。 《钱江晚报》副总编辑、高级记者吴永祚,重视新闻学研究,精心撰写论文。近几年来,他先后在省级以上新闻报刊上发表了26篇有相当质量的论文,其中有不少篇获得全国级、省级优秀论文奖。为此,本刊邀他写了这篇体会文章。此文内容实在,确系经验之谈,它较好地回答了“为什么写”、“写什么”和“怎样写”新闻论文这样一些问题,值得读一读。  相似文献   

19.
书讯     
《新闻实践求索录》纪云龙著的《新闻实践求索录》由健康报社出版。该书除作品及回忆录外,共收集了有关健康报业务研究的论文38篇,这些论文涉及了健康报办报思想、新闻报道评述、编采业务等各个方面,可谓一部健康报业务的“小百科”。  相似文献   

20.
应省报之邀写了一篇不足900字的短论,谈“代表先进文化”问题。发表后忽接“人民日报新闻信息中心”的通知书,祝贺论文入选其编辑的《中国国情研究与实践》一书,《通知》称该书“内含各级领导、理论专家、学者、围绕依法治国,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国企改革,扶贫攻坚,社会保障,民主监督,惩治腐败,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所发表的论文”,“为满足社会需求及更翔实地提供给各行各业、党政企业(有这种企业吗?)、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理论工作者学习、参考、摘用,我们将广泛征集各阶层的理论工作者,最新的建言献策,并及时地把这些精选论文汇集成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