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韩流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现象一直影响着国人的日常生活。2012年的一首《江南style》更是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作为跨文化传播的典型个案,《江南style》以其反映现实略带讽刺的风格、符号性的舞蹈动作和优异的传播效果引起社会各界关注。  相似文献   

2.
王希 《视听界》2010,(3):75-77
随着《越狱》的流行,美剧被拉入了国人的视线,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和追捧的对象,如《反恐24小时》、《欲望都市》、《迷失》、《绝望的主妇》。与其他电视剧不同的是,美剧在中国的主要传播渠道不是电视,而是极大满足了观众自由选择要求的互联网,并流行于办公室、学生宿舍、  相似文献   

3.
郭五林新著《电视传播艺术研究》一书于2001年12月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从事四川省教育厅青年基金项目《电视传播艺术研究》课题的重要成果,全书分传播艺术概观、电视传播艺术综述、电视剧传播艺术研究、电视广告传播艺术研究四章,共21万字。书中很多文章在《电影艺术》、《电视研究》、《当代电视》、《深圳大学学报》、《江西社会科学》、《现代广告》等核心期刊或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过,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准和较强的实践指导作用。欲购书者请与作者直接联系:地址:四川省宜宾学院中文系 邮编:644007 电话:0831-8052799 354…  相似文献   

4.
张杰 《新闻世界》2011,(12):188-189
电影是很多外国人了解中国历史、认知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是艺术传播的主要形式之一。然而外国电影对中国元素的大量借用并反过来出售给中国,这让国人在惊奇赞叹之余,多少都有点别扭的感觉。好莱坞大片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究竟是一种文化入侵还是中国文化的回归?本文试从符号学角度,以《功夫熊猫2》为例,对电影的跨文化传播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5.
《新青年》在当时中国社会的舆论宣传中是独树一帜的,它所获得的舆论地位和传播影响,是与它科学的舆论传播观及其有效的传播运用分不开的。《新青年》的舆论传播观及其传播实践,对于今天的大众媒介的舆论传播活动,具有重要的启发和借鉴意义。《新青年》在思想信息传播活动中,认识到大众媒介的社会舆论传播作用,同时也注意到社会舆论传播的某些特点和规律,并在办刊实践中遵循这些规律,有效运用舆论传播的方法,体现出社会舆论传播意识的自觉与成熟。  相似文献   

6.
孙浩  叶小源 《东南传播》2021,(11):136-138
近年来,国产美食题材纪录片在《舌尖上的中国》系列作品的影响下,已经寻找到了新的叙事方式与传播模式.《早餐中国》《寻味顺德》《新疆味道》《舌尖上的重庆》等美食题材纪录片开始从地域特色、餐饮类型等方面分散发力,开启了美食题材纪录片的新纪元.在当下"群雄割据"的美食题材纪录片中,一档呈现国人烧烤情结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从众多美食纪录片中脱颖而出,以小众化另类视角阐释了我国美食纪录片的多样性.本文以地域空间的建构、多重维度的用户参与、工匠精神的体现三个方面,从怀旧的视角对纪录片《人生一串》的艺术表达与叙事特征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7.
2013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两档汉字听写类节目自播出以来,深受观众的喜爱,基于对这两档节目的创意、传播意图、传播内容、制作风格、传播效应的考察,并结合国外同类节目,分析汉字书写类节目对于展示汉字文化魅力、创新电视节目形态、促进国人汉字文化觉醒、搭建汉字公共外交平台等方面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8.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明上海县徐家汇人。《明史》本传说他:“雅负经济才,有志用世,及柄用,年已老。”甚为惋惜。他较早在南京接触到西洋传教士利玛窦等,学到很多国外的自然科学,在数理、天文、历算、兵器等方面都取得很好的成就。尤其创先翻译《几何原本》,向国人传播西方数学知识,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9.
《红高粱》作为一个经典的文本,从1986年的小说,到1988年的电影,再到2014年的电视剧,完成了跨越多种媒介形式的传播。本文认为,无论从传播广度、开掘深度还是艺术高度而言,影像都已经成为当代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并实现了跨屏传播和媒介融合。只有策略性地运用影像文化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能形成影响深远的巧实力。《红高粱》由此成为一个典型案例,值得解剖。  相似文献   

10.
徐以花 《声屏世界》2022,(3):40-41,68
湖南卫视《舞蹈风暴》致力于舞蹈艺术大众化、普及化,而一档电视综艺节目能否有效实现小众舞蹈的大众化之路,值得深入探讨.文章着重从《舞蹈风暴》为实现舞蹈艺术大众化推广的逻辑体现及其电视综艺属性,对舞蹈艺术大众化传播的劣势两方面进行分析,为观众对有关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提供清晰的视角.此外,基于对文章中相关问题分析,对舞蹈艺术普...  相似文献   

11.
《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一样,都是影响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追溯这两部著作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我们不得不提及第一个《资本论》中文全译本的译者郭大力,本文简要介绍了郭大力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贡献。  相似文献   

12.
观点     
《视听界》2004,(6):1-1
全球化传播可能导致国人“集体失忆” 《南京零距离》胜在本土化探索 “小崔永远现象”是谈话节目发展的障碍 《超级女声》以“原生态”满足平民欲望  相似文献   

13.
关秋 《兰台世界》2014,(3):123-124
二百多年前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将中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国人留下一份伟大的精神文化遗产。,他以情写史,将《红楼梦》视作自我情感的记录,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4.
效率是一个组织追求的核心目标,要提高效率,就需要有一个高超的管理办法,《道德经》作为影响国人思想至深的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其管理价值,被国内外很多人、企业或组织所认识,是一种高层次的管理艺术,并将他作为一种成功的管理方式被现代社会广泛运用,在图书馆管理中灵活运用《道德经》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学作品能够被广泛的传播与接受,不仅是因为受到文字、语言、内容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因为在创作过程中艺术手法的运用.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其巧妙地运用文学创作的艺术手法来普及人性与人情,进而跨越地域限制,于人们之间传播.文章以村上春树的代表作品《海边的卡夫卡》的成功传播为例,详细地阐述及分析了成功的文学作品被传播与接受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胡文亮 《中国出版》2023,(16):67-70
《中国农村》杂志创办于1934年,该刊重点谈论的是中国农村的经济问题,是当时在白区内少数公开合法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观点的刊物。文章基于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从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和传播效果等5个方面研究《中国农村》的历时和共时传播及其所产生的影响,探讨该刊何以成为“研究农村问题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7.
二百多年前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将中国文学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为国人留下一份伟大的精神文化遗产。他以情写史,将《红楼梦》视作自我情感的记录,有着极高的艺术造诣。  相似文献   

18.
视觉,可以瞬间打开通向心灵的那扇窗。整合传播中的视觉元素,可以使传播更艺术和精致。再造视觉,变的是容颜,不变的是内涵,彰显的是品牌和品味。因此,新年伊始,许多媒体重新进行了视觉设计,《齐鲁晚报》、《生活日报》就是其中的践行者。  相似文献   

19.
严怡宁 《新闻知识》2006,(11):29-31
随着研究视野的开阔和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和扩大,近年来国际新闻传播研究成为我国新闻传播学科新兴的研究领域。那么目前该研究领域呈现何种态势和特点?本文以2005年CSSCI收录的综合性新闻传播学期刊《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界》以及《新闻记者》的全年论文为研究对象,总结分析这一研究领域的状况。一、西方发达国家仍是主要研究对象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在新闻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领先和影响,目前的国际新闻传播研究较多集中于对西方国家新闻传播活动的梳理分析以及借鉴。主要话题有以下几类—…  相似文献   

20.
马思琪 《新闻世界》2013,(8):308-309
在阅读尼尔.波兹曼的《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及其其他文献的基础上,本文系统介绍美国传播学者波兹曼的媒介技术批判论,并在介绍时结合现今的社会现象进行分析和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