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迫切需要理论界回答时代的问题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什么 ?我们如何认识教育技术 ?下一步学校教育信息化怎么搞 ?本文介绍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发展观——“生命环境观”,认为教育信息化是为了创造学生和教师精神生命活动的信息化环境 ,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生命质量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区域教育督导服务机制的实践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立教育督导服务观是建立教育督导机构与学校新型关系的关键所在。深化发展性教育督导评估实践,需要处理好以下3方面关系:“督学”与“督政”的关系、督学队伍专业化和督导机构专业化的关系及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与教育督导运行机制的关系,努力探索区域教育督导服务机制,不断促进区域学校教育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3.
竹溪县教育系统在完成第一批先进性教育活动之后,为保证各学校在第二批次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取得好的成绩,竹溪县教育局紧贴教育工作实际,指导各学校做到“一个结合”、“两个管好”、“五个带头”,努力达到“四项目标”。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校施加教育影响,学生进行各种活动的基本单位。班级建设的成效如何,从结果上看,会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影响的成效、关系到学生的个性化与社会化的广度与深度。而“以什么样的原则或模式建设班级,把班级视为一种怎样的社会互动形态,实质上,涉及的是如何看待班级性质问题。”对班级性质的认识、描述和研究,无论是教育理论界,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尚有较大分歧。这些观点大体可归属三大类: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区分源于“心理督导”制度和“教育督导”制度的两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活动的基础上,建议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督导,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督导以解决当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四不做”的问题。同时建议将前者简称为“心育督导”,将后者简称为“心育督政”。  相似文献   

6.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探讨教育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这一“热点”时,出现了“教育商品化”、“学校企业化”和“教育市场化”几个引人注目的新词语。“教育商品化”论者认为教育与生产商品的经济活动没有多大差别;“学校企业化”论者主张学校即企业,应实行企业化管理,并注重追求利润;“教育市场化”论者提倡把教育推向市场,随行就  相似文献   

7.
一、创新教育的教师观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创新能力 ,核心在课堂 ,关键在教师。创新教育中的教师不再单纯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书匠 ,而应该是既能教书育人 ,又能研究、创新的学者型 ;不再处于知识传播的主体地位和家长角色 ,不再是学校教育的中心人物和课堂教学的主宰者 ,而应该是创新环境的营造者 ,创新知识的提供者 ,教学资源的选择者和开发者 ,学生学习群体的组织者和帮助者 ,学习者或学习者群体智力交流活动的指导者与协调者 ,教学过程的设计者 ,学习者个人的咨询者 ,学习者品德形式过程的示范者 ,学生创新活动的欣赏者和评价者。…  相似文献   

8.
“放课后学校”是韩国教育部为抑制私立民间教育辅导机构的泛滥,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家长经济负担而正在尝试实行的一种新型教育政策。具体说来,“放课后学校”是指学校利用正规教育课程以外的时间在学校组织的所有教育活动的统称。包括面向幼儿的保育活动,面向中小学生的补充教育活动,面向成人的终身教育活动以及周末节假日活动等。由于“放课后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在于弥补正规教育的不足,政府希望通过多样化的课外辅导教育,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个性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经历了艰苦、磨难、学习、探索、追求,他创造了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等三个方面的思想。其核心是:理论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促进社会与人民生活向前发展。这是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0.
论陶行知教育观念的现代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陶行知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学家,他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超前性的现代观念。一是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强调教育与现实生活的关系,将教育建立在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二是主张教育民主化,包括教育要面向工农群众,各民族之间的教育平等,教学及教学管理民主化。三是提倡现代师德观念,包括献身教育,追求真理,创造革身作则、团结协作等内容,陶行知的上述思想,对于当前我国教育顺利实现由“应试教育”  相似文献   

11.
随着教育改革实践的推进和教育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们对教育的认识逐步回到了教育的本真。有学者提出“教育”即“成人”,人类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即在于人之成为人。在此它既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成人,也不同于传统文化意义上的成人,它是对二者的融合与超越,在教育学意义上,它的基本要求表现为“实现个体社会化”;它的最高追求则是“成人”。  相似文献   

12.
本从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评价方式的批判着手,阐述了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及其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多元智能观的评价理论对我国教育评价的几点启示,提出:学校教育评价应成为自然的学习环境的一部分;学校教育评价不仅是在学校中进行,而应在整个社会中进行,滓教育评价应以“个人为中心”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3.
刘捷 《河北教育》2000,(12):13-15
教育活动是教师的施教活动和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统一。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为实现教育目标,师生之间进行交往而产生的关系。了解师生的各自特点,各自在教育活动中的地位、作用,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使教育活动顺利进行,实现预期教育目标的重要保证。邓小平在论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培育“四有”新人的时候,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观点。 一、尊师爱生。师生关系既是“业务”分工合作关系,也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它受到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教育传统的制约。不同的社会制度,存在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彼得斯认为,“有价值的活动”具有正当性、益于人们获得快乐和满足、能够改变人的世界观、让人们有意识地去追求四个特征,且缺一不可。学校教育中有价值的活动应当具有正当性,应当是“比较价值”较高的活动,应当有助于学生成为“受过教育的人”,应当有助于学生完成合乎需要的“自我实现”,应当引导学生能够从事“有价值的活动”,纯理论的学习活动也属于“有价值的教育活动”。彼得斯的理论给人们的启示在于:“学校教育中有价值的活动”不在于仅仅提供即刻的快乐和满足个人即刻的需要,而在于塑造全人;职业教育中的普通文化课程和普通高中的职业课程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高校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课程的学习是有价值的教育活动,需要统筹合理安排;研读经典著作是有价值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所指称的“教育模式”,是特指教师所组织和开展的、直接指向学生的教育活动的模式,是对某一教育时间段的教育活动的总体框架、结构的安排与选择,不涉及学校管理、学校办学等领域。每一种“教育模式”都试图以自己的样式去安排、选择和处理教育活动中各种要素间的关系以及教育活动的程序。因此,要建构某种“教育模式”,就需要具体分析教育目标、教育内容、  相似文献   

16.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24):F0003-F0003
山东威海市塔山小学创建于1989年,是一所年轻而又充满朝气的学校。塔山小学以“生命因爱而精彩”为教育理念,以“真爱教育”为办学特色,着力建设“和谐进取、自主创新”的学校文化。让师生濡染“爱的教育”文化,是塔山小学主题活动的最终目标。学校以综合活动为载体,将学科活动和特色活动整合起来,  相似文献   

17.
一、杜威的“活动课程”“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是从儿童的经验出发组织教材,并让儿童积极主动地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把教材变成直接的个人经验。(一)提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了挑战,社会要求学校培养有创造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的人。而传统教学不能适应美国社会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以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派”提出了“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的现代教育思想。与之相对  相似文献   

18.
如何整合校外教育资源、建立校外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结合、校外活动与学校课程有效衔接的工作机制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面对这个问题,我们提出的目标是:建立以苏州工业因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以下简称为“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为载体基地,以区内各学校的青少年活动中心分中心为基础的“金字塔”式活动、培训方式。充分发挥苏州工业园区青少年活动中心“指导中心、培训中心”的作用,发现和培养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9.
学校教育咨询室:日本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心理咨询”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开始走进我国中小学的课堂。一系列的调查也标明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建立学校教育咨询室既是学生身心发展现状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此本文就日本“学校教育咨询室”的基本任务、功能、活动内容及构成等,结合我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20.
刘冬芸 《江西教育》2002,(10):11-11,12
每一个学生最终都将步入社会从事一种职业。职业本来没有贵贱之分,没有高下之别。可是据《文汇报》报道,上海市静安区威海路第三小学在“畅想21世纪”主题活动中,一个班的32名学生每人制作了一张“明天的我”的名片,27名都写上了“总经理”“经理”“院长”“校长”等头衔,还有几名学生则为自己选择了“教授”“博士”“医生”等,几乎没有一个学生愿意当未来新型的工人、农民。学生对未来的职业选择令人担忧。类似的调查,在以前也有过报道。学生的这种职业取向,主要是受到家长和社会的影响,与我们的学校教育也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