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这位浸泡在满是灰尘的图书馆里破万卷书、下笔有神的学者,曾不止平次说,“我是一个作家,但更是一个好读者。”直至他近乎完全失明,又不无苦涩地写了一首诗向上帝致敬:  相似文献   

2.
博尔赫斯说: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这是一个智者的声音,它一下子接近了天堂与人间的距离,让虚无缥缈的“天堂”变得可触可摸,可亲可感。  相似文献   

3.
博尔赫斯问道:什么是天堂? 博尔赫斯答道:天堂是一座图书馆。 也许真的有天堂,但肯定遥不可及。因此,这样的天堂对于我们而言,实际上毫无意义——一个与我们毫不相干的地方.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相似文献   

4.
《考试》2010,(11):30-31
阿根廷文学大师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诗也可以反过来说:“图书馆应该是天堂的模样”。  相似文献   

5.
前阿根廷国家图书馆馆长、著名诗人博尔赫斯在诗中写道:“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假如博尔赫斯先生仍健在,假如他能来到杭l州,来到杭州图书馆,他肯定会说他看到了理想中的“天堂”。自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此举在当地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此后,杭州市图书馆馆长褚树青在微博上表示“我元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一微博被转发了5000多次,光评论就达到1200多条。  相似文献   

6.
天堂的模样     
天堂是什么模样?阿根廷著名作家博尔赫斯说:“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位眼睛几乎全瞎,身为作家和国立图书馆馆长的博尔赫斯,比大多数双目视力很好的人看得还更清楚什么是“天堂的模样”。对于一个嗜书者来说,这话有种直指人心的力量。确实,对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很快便能到达物我两忘的幸福境地。  相似文献   

7.
如今,很多人开始用智能手机看新闻,在电子阅读器中阅读和下载畅销图书,学校也应用电子书包辅助课堂教学。人们逐渐习惯于查资料“上百度”,看小说去“榕树下”,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三屏”阅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纸质阅读渐行渐远,数字阅读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边。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说:“世上如果有天堂,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是一个阅读的天堂,中学图书馆要深入研究未来图书馆发展  相似文献   

8.
阅读     
在一首名为<天赋之诗>的诗歌中,渐渐失明的豪·路·博尔赫斯这样描述阅读带给他的温暖:"天堂,应当是一座图书馆的模样."这句话后来在他的一则访谈中又得到了重复,博尔赫斯认真而真情地表达着对阅读的感激和爱,他的话让我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天堂?天堂是一座图书馆。"博尔赫斯的这句话吸引笔者成为图书馆人,从8年前的不熟悉到现在确定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有一个信念始终在心间——我爱阅读。所以,笔者要尽己所能使学生也爱上阅读,爱上图书馆;笔者希望中国富强,所以要培养未来的接班人自我管理的能力。这就是笔者的教育理想,也是笔者最根本的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10.
博尔赫斯说:"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图书馆员要做好"天堂"的工作,就必须把图书馆人文精神落到实处。针对我院艺术流通库开架式服务存在的乱架现象、书籍损坏现象,图书管理员要做好日常整理工作,要不断总结,积极改革,从读者的需要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营造最好的图书馆氛围。  相似文献   

11.
阿伲 《八小时以外》2010,(10):74-79
大导演张艺谋说过: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是最休闲、最适于居住的地方。“玩家天堂”“美食天堂”、“消费天堂”、“茶客天堂”、“麻战天堂”……  相似文献   

12.
这句话是一位阿根廷作家说的,他叫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得承认,他是一只更大的书虫儿。他先后在一首诗和一则访谈中说过,"天堂,对我来说,就是一座图书馆的模样"。他的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原来也想用自己的话来表达阅读在我生命生活中的重要  相似文献   

13.
<正>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阿根廷]博尔赫斯拿起《阅读的旅程》,最先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书名。怀着期待,再细看此书,又发现一个独到之处:在封面和首页上,作者把文章的四个章节“走上阅读之路”“开启童书阅读”“亲近经典读本”“阅读的力量”配以简笔画,汇成了一张旅程单,让读者感受到阅读就如登山,亦如在书林间穿行,别有意韵在其中。旅程总是令人期待的,或许有不期而遇的收获,结识一些新的朋友,抑或会产生出不同的人生感悟,让你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4.
"天堂是一座图书馆",这是阿根廷诗人博尔赫斯的比喻。朱永新教授在《将阅读进行到底》一文中讲道:"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可见阅读对于一个人、一个民族的重要性。但是,作为一所山区寄宿制学校,我校学生阅读量十分有限,学校和家庭图书资源匮乏,学生难以广泛涉猎。为  相似文献   

15.
书天堂     
陈峥 《小火炬》2012,(10):3-3
我很喜欢博尔赫斯的这句话:"我心里一直在暗暗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每当读到这句话,我不禁会心微笑,对于像我这样爱书如痴的人来说,岂止图书馆是天堂的模样,只要飘着书香的地方,都是天堂。于是,我身边触手可及之处,都摆满了书。书房就不用说了,卧室床头,有个小巧的书架,书架上的书一直蔓延到地面,床边;办公室,用来放置物品的橱子被我改造成书架,也放满了书;而教室后面一排柜子里,全装满了我精心挑选的书本。浓浓的书香始终围绕在我的身边,走到哪里都有书相伴,我生活在自得其乐的"书天堂"之中。  相似文献   

16.
片断一:倾听介绍,感知“天堂”之大 师:同学们,看到你们期待的眼神,我首先告诉大家一件新鲜事:在广东管新会市南部天马村天马河的—座小岛上,有—座约500年历史,占地面积20多亩的自然“绿色天堂”,它比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还要大将近100位。  相似文献   

17.
书籍对于博尔赫斯这样一个学者型作家、失明的作家而言,就是知识的象征。作家的书籍崇拜即对于知识——这种神圣的令人尊敬的东西的崇拜。对“书、知识、智慧”的崇拜散落在小说中,显现为“书”、“图书馆”、“迷宫”三重意象。博尔赫斯并不信仰上帝,他的上帝就是知识。作为学者型的作家,一个智者、知识分子,博尔赫斯笔下充满这种对于“知识”的迷恋与恐惧。  相似文献   

18.
鲁燕 《师道》2023,(11):37-38
<正>在《博尔赫斯与我:一场邂逅》中,朱塞佩或者说杰伊·帕里尼与博尔赫斯有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这本书读来有一种梦幻气息,尤其是那场旅行,总让我怀疑其真实性。作为博尔赫斯的“眼睛”,朱塞佩要向博尔赫斯告知并准确描述他们旅行中所见事物。朱塞佩向博尔赫斯描述他所看见的大海:“即便在明亮的天光下,海水也显得很暗,有浪花拍岸。”博尔赫斯斥责他,“还不够详细,说到奔流的浪涛,该说水上的白马。‘很暗’不够具体,  相似文献   

19.
我一直在暗暗地设想,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在《南方周末》上读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停了下来,找到一支划物理定义的记号笔,重重地把它划了下来,快把柔弱地报纸划破了,但我又固执地再  相似文献   

20.
曹加明 《师道》2023,(7):47-48
<正>博尔赫斯说——“天堂,就是图书馆的模样”,教师作为教育者,首先要成为阅读者,方可引领学生成为追光者。而图书馆,无疑是教师成长之路上的加油站。1994年我初中毕业,以全县第一的成绩考入江苏省淮安师范学校。不少熟人谈起来都会替我惋惜,他们觉得以我的成绩,应该去读高中而不是中师。我呢,淡然一笑,心里想着:既来之,则安之吧。于是,位于淮安师范校园东南角,与淮安市古城墙一河之隔,高大挺拔的水杉林掩映之中的新建的高耸的图书馆便成了我的钟爱之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