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课程理念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从学生探究的角度出发,小学科学中的实验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让学生发现问题的实验;第二类是让学生积累事实的实验;第三类是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实验。俗话说:"眼观百遍,不如手做一遍。"动手实验这一教学手段,符合儿童喜欢自己动手摆弄、尝试  相似文献   

2.
在遗传学实验课程教学中,通过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实验能力.具体做法是:强化"自我"和"合作",提升严谨、求实、协作的科学精神;科学指导观察方法,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突出学生实验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培养熟练的实验操作能力;进行实验时空、内容、方法手段及评价的全方位开放,培养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秀英  丁邦平 《中学教育》2020,17(1):90-100
我国关于学生科学观的已有研究多是自上而下的"应然"研究,缺少对学生科学观"实然"状况的质性研究。本文应用现象图析学的方法得到高中学生的九种科学观,结果表明学生的科学观是多样化的,不只包括科学知识观、科学探究观和科学事业观;部分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是"以学校为中心"的,将"科学"等同于"学科"或"实验";一些学生将科学看得太宽泛,将"生活"等同于"科学",带有"科学主义"的思想倾向;许多学生过多地关注科学的实用性,将"科学"与"技术"或"产品"混为一谈;还有些学生不能区分"自然"与"科学",对科学本质的思考比较欠缺。提出科学教育须关注科学本质的教学,学生的科学观不同于科学家和科学哲学家,科学观教育须以学生的认知为起点。  相似文献   

4.
对于中学物理教学而言,实验教学在其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与其他学科相比,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探究和实践,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能力,对培养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需进一步优化实验条件,深入探究理论知识与实验现象之间的关系,推动学生建立物理观念;充分强化实验意识,全面改革实验模式,助力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通过做"真"实验、做"好"实验,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提供养分;让实验贴近生活贴近科技,积极鼓励学生创新,打造培养学生科学态度与责任的全新堡垒。  相似文献   

5.
蔡玲 《辽宁教育》2022,(5):74-77
小学科学课程中的"生命科学"领域内容贯穿整个小学阶段的学习周期,是科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命教育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落实科学课程标准的重要载体.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效完成"生命科学"领域的教学任务,促进学生科学能力的提高,就需要引导学生走进自然,从大自然中认识生命;动手实验,从实验中了解生命;观看视频,从视...  相似文献   

6.
物质密度的探究是初中物理中重要的科学探究实验之一,也是初中学生最早涉及的对于数据精度要求高,操作相对复杂的实验,要求让学生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学习应用"比值"的方法探究物质的性质,建立密度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的由来.然而学生往往不能通过实验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常犯一些"想当然"的错误.  相似文献   

7.
科学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对各种自然现象和实验现象进行观察、探究,发现科学规律,积累科学事实,让学生在以"理"启"智"的过程中,形成科学严谨的探究精神。小学科学课堂应从儿童的认知特点出发,运用"理趣"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习热情,聚焦核心问题;搭建合作平台,建构全新概念;依序分层深入,逐步丰富认知;践行迁移运用,不断拓展概念。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组织实验课教学,教师要精心布置实验室环境,创设实验研究氛围;做好实验课前的准备;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实现学生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变"验证性实验"为"探究式实验",给学生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提高实验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亲身经历学习的全过程,这固然很好,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不可能每个现象学生都能亲身经历,也不可能每个实验学生都能动手操作。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课堂上的实验探究中,学生出现的错误类型主要有技能性错误、客观性错误、生成性错误等,这些错误是实验探究教学的重要资源。教学时,应变"讲授"为"探索",促进学生实验技能的构建;变"异常"为"正常",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探究环境;变"错误"为"正确",加深学生对物理本质的认识;变"说教"为"示范",帮助学生养成科学的探究态度;变"单一"为"饱满",实现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