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编辑部的叔叔阿姨: 你们好! 我有一个问题向你们请教。我们数学期中考试的最后一道应用题是:“甲乙两班共有学生83人,乙丙两班共有学  相似文献   

2.
失败的成功     
《广东第二课堂》2005,(7):42-42
有甲乙两人一起到一家公司应聘一个重要职位。董事长面对甲乙两人的履历表看了又看,一时无法决定录用谁。  相似文献   

3.
老虎与跑鞋     
甲乙两个人在森林里旅行,遇到了一只大老虎。甲就赶紧从背包里取出一双更轻便的运动鞋换上。乙见了着急地说道:“你干吗呢,再换鞋也跑不过老虎啊!”[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渡期组建甲乙方关系是改革的需要,在组建甲乙方关系时,要选择适时的管理模式,充分认识组建甲乙方关系面临的困难,正确摆正改革过渡期彼此协作,相互理解的甲乙双方关系。  相似文献   

5.
从容不迫     
这是从报纸上读到的一则故事,颇耐人寻味。   某大企业招聘,上千人报名,但只招一人,真是千里挑一。当然,待遇也是很高的。竞争到最后,只剩下甲乙两人,第二天将由总裁亲自主持面试决定谁留谁去。   因天色已晚,这家企业的人事部便将甲乙两人安排进公司的招待所住下,并告诉他们,好好休息,这里的吃、住会有服务员负责接待,明天早上8时面试。   进了房间,甲就琢磨:两个人当中选一个 !我明天一定要好好表现。可是这总裁会出些什么稀奇古怪的问题来考我呢 ?甲越想头越大,服务员把饭菜送进来也吃不下去。晚上12时,他仍在阳台…  相似文献   

6.
两只狮子     
有甲乙两只狮子都很威武,虽是孪生兄弟,性格却很悬殊。  相似文献   

7.
开心果     
比你大一岁甲乙两个小同学在一起走路,甲问乙":你今年多少岁啦?"乙回答":我今年9岁。"甲很得意地说":那有什么了不起,再过两年我就比你大一岁了!"  相似文献   

8.
物理问答     
乳22.女口图1有一光滑圆轨道,AB为水平所示,竖直平面内方向的直径.甲乙两小球同时以同样大小的速度从A点出发,沿圆环按图示方向注匆·‘.....甲﹄r‘..一万人f刀刁比,了廿四』门、丁女t划刀凡夕7!月向B运动.运动中不脱离环壁,则(). A.两球到达B点的速率相等B.小球甲先到达  相似文献   

9.
题目:7人排一队照像留念,其中甲乙要求在一起,丙丁要求不相邻,则有多少种安排方法。  相似文献   

10.
吕叔湘先生曾经把由“甲丙”和“乙丙”合为“甲乙丙”之类的短语,如“前后汉”、“南北朝”等,叫做“合流式”短语。①这类短语还有由“甲乙”和“甲丙”合起来称为“甲乙丙”的,如“校内外’哪由“校内”(甲乙)和“校外”(甲丙)简缩而成。使用合流语,人们每每在其中加顿号或括号。我们对此持否定态度。文中主要对合流语中使用顿号进行评析,在相关部分,结合对括号的使用进行评析。先看实例:门)后热贡荷较重,要多打一些气。骑一段时间,还可将前、后胎互换。(书)(2)在有比赛的日子,上午仍坚持一个半小时的训练,逢到比赛…  相似文献   

11.
甲乙两班教室毗邻.一日,两班学生为临界过道上的垃圾发生了争吵,相互指责,谁都不愿清理.班主任闻讯后赶来,甲班班主任教育学生说:"你们要学会宽容嘛,怎么能为这么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呢!去,把垃圾清理掉!"  相似文献   

12.
“加油!加油!王婉容加油!Yeah!”一阵阵此起彼伏的呐喊声从我们教室中飘出。一根小小的鸡毛就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欢乐。不信吗?那就赶紧过来看看吧! 比赛开始之前,老师把我们分成甲乙两队(我被分在乙队),然后把一根塑料绳系在两根拖布杆之间,接着,宣布吹鸡毛比赛正式开始。  相似文献   

13.
<正>主要人物:蔡桓公、扁鹊、丞相、甲乙侍卫、甲乙西域使臣、宫女时间:春秋时期地点:蔡国蔡桓公的大殿画外音:很久很久以前,一场宴会彻底改变了蔡桓公的一生。(音乐起,宫女们随音乐翩翩起舞)蔡桓公:好了好了(恼怒状),整天都是这一套,偌大一个国家,就找不出什么新鲜玩意来了吗?(宫女退下)甲侍卫:(跑到蔡桓公面前)启禀大王,两位来自西域的使臣在殿外求见!蔡桓公:西域人?有意思,让他们进来吧!(西域  相似文献   

14.
正排列组合中的分组及分配问题常困惑学生,现在就探讨一下这类问题的解法例现有9本不同的书,按下列要求处理,各有多少种分法?(1)分成三组,各组分别有1本,2本,6本(2)分给甲乙丙三人,甲1本,乙2本,丙6本(3)分给甲乙丙三人,一人1本,一人2本,一人6本(4)分给甲乙丙三人,每人三本(5)均分成三组(6)分给甲乙丙三人,甲乙各2本,丙5本(7)分成三组,各组分别有2本,2本,5本(8)分给甲乙丙三人,其中两人各人2本,另一人5本  相似文献   

15.
一道思考题教学的探讨福建惠安县螺城学区教研室苏子忠六年制小学数学第11册第83页的一道思考题是:“甲乙两人共有人民币若干元,其中甲占60%。若乙给甲12元,则乙余下的钱占总数的25%。甲乙两人各有人民币多少元?”解题前,首先让学生复习百分数应用题的三...  相似文献   

16.
吕叔湘先生曾经把由“甲丙”和“乙丙”合为“甲乙丙”之类的短语,如“前后汉”、“南北朝”等,叫做“合流式”短语。这类短语还有由“甲乙”和“甲丙”合起来称为“甲乙丙”的,如“校内外”即由“校内”(甲乙)和“校外”(甲丙)简缩而成。使用合流语,人们每每在其中加顿号或括号。我们对此持否定态度。文中主要对合流语中使用顿号进行评析,在相关部分,结合对括号的使用进行评析。先看实例:  相似文献   

17.
今天最后一节课,老师出了一道数学思考题,让我们回家去做:“甲乙两数之和为10,两数之积为24,甲数比乙数大2,问甲乙两数各是多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甲乙两班教室毗邻。一日,两班学生为临界过道上的垃圾发生了争吵,相互指责,谁都不愿清理。班主任们闻讯赶来,甲班班主任教育学生说:“你们要学会宽容嘛,怎么能为这么一点小事斤斤计较呢!去,把垃圾清理掉!”学生听后忿忿不平,显出一副老大不愿的样子。乙班班主任则亲切地对学生说:“我们是文明示范班,宽容待人是我们应有的胸怀,来,我们一起清理这些有损我们文明形象的垃圾。”学生听后立即和教师一起,很快地将垃圾清理干净了。  相似文献   

19.
记得20年前舞台上流行”三句半”节目,由甲乙丙三人各念一句话,由丁念最后半句。下里巴人,滑稽可笑,尤其是丁念的最后“半句”,可谓“点睛”之笔吧!偶尔翻阅古今笑话集《笑笑录》,发现古代也有“三句半”诗。元末张士诚在江浙举义建国,  相似文献   

20.
1.下面是"2008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获奖者经大忠获得的"颁奖词",请在甲乙两处填上合适的成语。千钧一发时,他甲,当机立断;四面危机时,他忍住悲伤,乙!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