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清 《中国钓鱼》2001,(11):23-23
经常使用海竿的钓友都会有一个体会,那就是炸弹钩、串钩以及铅坠的存放是一个比较麻烦的事儿。特别是玩海竿比较多的钓友,七八支海竿的钩、坠量是很可观的,存放得不合理不是丢失,就是损坏而影响再次使用。现在我献上一法,可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杜新财  刘国存 《垂钓》2003,(2):64-64
初学海钓的钓友在使用抛竿时稍不注意就会损钩折线,而钓坠作为钓组的核心物件之一也经常会“折戟沉沙”。这不仅给钓友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对环保也有着非常不利的影响。下面就介绍几种环保钓坠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3.
何书云 《钓鱼》2004,(16):21-21
细线、小漂、小钩饵是传统的钓鲫钓组保证灵敏度的物质条件,这一经验已为广大钓友所认可。那么,在悬坠钓钓系中情况又怎样呢?本文对钩饵大小对鱼讯下坉的影响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4.
李哲 《钓鱼》2005,(6):36-36
近日,本刊释疑解惑栏目,收到安庆宿松钓友刘松的来信反映。去年12月4日,他与钓友同去一处养殖鱼塘中钓鱼。同去的共有5人,其中3人使用悬坠钓法两人使用传统钓法。一天中共钓了4个小时(上午10:00~下午2:00)两个传统钓友钓得非常好,(共钓10千克)悬坠钓友钓的却很少。故此他感到十分困惑,给本栏写信,希望专家释疑:为什么传统钓拖拖就有鱼咬钩。为什么低温时悬坠钓就不灵验?  相似文献   

5.
用抛竿挂串钩是在比较开阔的水面垂钓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这些水域往往水草丛生,腐根遍底。钩坠打下去,很难提上来,不是挂掉钩,就是钩坠挂满草。况且下面的钩饵往往埋在草里,鱼儿看不见饵也就自然难钓上鱼。  相似文献   

6.
张强 《中国钓鱼》2005,(9):32-32
用飞钩悬钓鲢鱼时,将做好的钩食和铅坠同时抛投时,会出现铅坠超前飞钩,渔线和铅坠会被裸在饵食外面的飞钩钩住,影响钓鱼。为避免上述现象的发生,我采用一段细钢线就解决了以上问题。  相似文献   

7.
辛信  许方 《钓鱼》2008,(14):17-17
悬坠流行,但传统底坠钓组照样盛行,所以用不着厚此薄彼。悬坠调高钓低用雾化饵,逮离底接口用袖钩,用へら,用关东的比较多,但改成调低钓高,两饵一躺一立都触底了,钓咬了死钩的鱼,袖、へら、关东就看不出优势了。底坠对钩型的选择比较马虎,因为多咬死钩,鱼牵动了铅坠浮子才有反应,对钩的要求主要是大小,比如钓鲫鱼用4号或5号伊势尼,  相似文献   

8.
海竿远投炸弹钩原组装法是主线穿空心坠后打死结环,在环上挂炸弹钩。在实践中我遇到两个问题:一是在抛投中铅坠和炸弹飞进时相互干扰,落水后炸弹钩和坠缠绕在一起,妨碍鱼吃钩后竿线的灵敏度;二是遇到有淤泥的水底,铅坠把炸弹钩拉到泥里,鱼难吃到饵钩。两者对钓获量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呵护子线     
周双桥 《钓鱼》2007,(2X):23-24
在使用悬坠钓法、串钩钓等时,都要用到子线(或称脑线、支线)。子线往往是整个线组中最为娇嫩的部分,如果出现断线跑鱼现象,究其原因,除子线本身的质量问题外,钓友在细节上没有注意,也是很重要的方面,细节决定成败。  相似文献   

10.
尚立和 《钓鱼》2006,(3):15-17
用悬坠法底钓,在同一钓点都调4钓2,因测水深方法及饵重等不同,两个钩饵在水底的状态也不同。在下钩上接铅皮测水深定钓目(以下称“下钩法”),水的深度是从下面的钩饵到钓目点的高度,下钓饵一定落底.上钩饵悬窄;又因饵重不同,  相似文献   

11.
杨传昕 《钓鱼》2009,(2):49-49
“甩大鞭”的系钩及调漂方法,是获鱼多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在多年的“甩大鞭”垂钓的实践中,总结出如下的系钩及调漂法,钓效很理想,现推荐给钓友们。系钩:钩的大小要根据钓鱼的大小而定。坠下钩的脑线长4厘米左右;坠上钩靠近坠,但不触坠,脑线长4厘米左右。这样在拉动线时,坠下钩拖地,坠上钩靠近地面而不入泥,鱼儿易发现钩饵而吸吞,中鱼率高。  相似文献   

12.
杜建民 《中国钓鱼》2005,(12):52-52
《中国钓鱼》2004干第1期第20页刊登的昆明林凯钓友的《钓滑口鱼一法》一文中,向广大钓友推荐的提高浮漂灵敏度的做法是:将铅皮座上方的太空豆向上提高一个钩距,并说:“因铅坠与两候车室太空豆有一个钩距,此时鱼咬钩时,铅皮座会在水中不动面直接拉动主线并立即在漂目上反应出来”。  相似文献   

13.
范宁 《钓鱼》2012,(18):16-17
悬坠钓法中,浮漂与铅坠的正确搭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浮漂在鱼儿咬钩时对信息的传递,是每一位正在学习悬坠钓法的钓友,必须牢牢掌握的基本技术之一。  相似文献   

14.
智新 《钓鱼》2005,(24):21-21
悬坠钓至今仍然惧怕钓草窝,道理十分简单,抛钩不便,扬竿易挂草,故而遇到有草的水域,悬坠钓友都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宁愿在鱼相对稀少的明水处做钓点,也不去草丛附近钓。所以在钓这类自然水域的池塘、河沟,收获量往往不及钓草窝的传统钓友。  相似文献   

15.
白瑞东 《钓鱼》2005,(13):29-29
我用海竿钓鲢都是用炸弹钩加固定球漂,由于没有坠,鱼漂经常被风吹得四处漂荡。为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加铅坠,但是如果钓深度超过一米,由于鱼漂是固定的,在抛投时活动坠也只能停在鱼漂的上方,抛投很不方便,要是两米短竿,根本没法抛,而且鱼漂也不好调节。加之用的是飞钩,炸弹钩五个短钩正好在钓饵旁边,白鲦上钩后也会造成虚假鱼讯。通过多次试验,我探索了一种效果明显的钓组,现介绍给大家。  相似文献   

16.
炸弹钩虽是钓大鱼的利器,但只有饵、钩、坠、线匹配合适,才能收到更好的钓效。  相似文献   

17.
王志杰 《中国钓鱼》2005,(12):29-29
钓友们都知道,从下午钓至夜晚,夜’晚钓至清晨是常有的事,而此时必须更换浮漂,加减铅皮又是必做的功课或换已配置好铅坠的钓组,费时费力。如此时正赶上那拨鱼咬钩岂不误了大好时光?因此我在实战中找到一种方法,昼夜置换浮漂省时省力轻松自如。方法如下,仅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王敏 《钓鱼》2005,(13):35-35
很多有水草的池塘,塘内溶氧充足,水底淤泥肥厚,鱼星很多,但经常出现鱼不咬钩的现象。经过笔者反复观察后,发现当钩落底时,由于铅坠重量的原因,将钩带进淤泥,使鱼不容易发现钩饵,减少了鱼上钩的几率。  相似文献   

19.
马建华 《钓鱼》2008,(4):24-25
钩饵为什么会存在盲区,尚钓友的解释是:“当铅坠或一颗钩饵在某一时刻能使钓组处于平衡时,鱼摄食另一颗钩饵在一定水域中游动,不会对已平衡的钓组产生影响,这一水域称鱼摄食钩饵的盲区。”尚钓友还举例说:“一触一拖状态的长子线钩饵,钓组平衡时,他就处在自身的盲区之中,在这个时刻,鱼吸它入口或口含钩饵在盲区中游动,漂尖没有反应。”  相似文献   

20.
夏军 《钓鱼》2006,(22):38-39
拉砣钓法实际上就是海竿钓法。因为它使用的钩组、铅坠、钓饵,完全是海竿的操作程序,唯一的不同就是不使用竿。随着钓鱼活动的普及,使用这种钓法的钓友越来越多,拉砣钓以其投资少、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