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铜期货景优套期保值比率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本文通过对中国铜期货市场历史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用线性回归模型初步估计了铜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相似文献   

2.
夏丹 《科教文汇》2007,(10S):159-160
作为期货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套期保值是指以回避现货价格风险为目的的期货交易铂为。本文通过对中国铜期货市场历史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用线性回归模型初步估计了铜期货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中国铝金属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本文介绍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基本历程,并分析了套期保值中的合约选择问题,具体利用确定套期保值比率的简单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铝金属期货的套期保值比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2005—2007年中国铝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数据来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国铝金属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本文介绍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基本历程,并分析了套期保值中的合约选择问题,具体利用确定套期保值比率的简单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铝金属期货的套期保值比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2005-2007年中国铝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数据来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5.
李颖娜 《科教文汇》2007,(6X):162-163
为了研究中国铝金属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操作,本文介绍了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研究基本历程,并分析了套期保值中的合约选择问题,具体利用确定套期保值比率的简单最小二乘法(OLS)对中国铝金属期货的套期保值比率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2005—2007年中国铝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的数据来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6.
套期保值并没有将风险完全转移出去,而是用变化较小的基差风险来代替变化较大的价差风险.随着价差的变动,套期保值者仍然面临着风险.实践经验表明目前我国企业、投资机构对套期保值的风险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以沪深300股指期货套期保值为倒,利用VaR方法对基差风险的大小进行分析.力求通过具数据让投资者对套期保值中的基差风险有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7.
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非线性组合套期保值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国泰  王玉刚  杨万武 《预测》2009,28(6):53-59
提出了交叉套期保值的基差风险分散原理、风险非线性对冲原理和动态套期保值原理,在最小方差套期保值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多元GARCH的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交叉套期保值模型。本模型的特点一是利用多种期货对一种现货进行交叉套期保值,分散了基差风险。二是通过期货与现货组合的协方差矩阵,反映了期货与现货之间的非线性对冲及期货合约之间的非线性叠加,解决了期货与现货价格发生较大变动时交叉套期保值的问题。三是采用动态套期保值策略保证了套期保值比率预测的准确性。在计算期货合约的协方差矩阵的同时考虑了现货对期货的影响,利用多元GARCH族模型对期货一现货收益率协方差矩阵的预测反映了收益率的非线性变化,提高了套期保值比率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在期货市场建立之后,贸易型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经营模式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单纯现货的买卖,企业为了规避市场价格风险以及增加盈利能力,将套期保值及套利模式引入现货经营中已成为一种常态。  相似文献   

9.
徐翔 《科技广场》2012,(2):163-166
本文研究表明沪深300股指期货与现货市场间存在不对称的波动溢出效应,股指期货交易产生的波动会引导现货市场波动,并且影响程度高达52%,而现货市场交易产生的波动并不能对股指期货市场产生显著的影响。另外,本文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行分析,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价格变动较现货价格变动超前15分钟。  相似文献   

10.
股指期货套期保值率的小波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欣  刘彦初  方兆本 《预测》2009,28(6):60-64,75
本文运用极大交迭离散小波变换对新加坡新华富时A50股指期货舍约原始数据进行逐尺度分解,在不同时间尺度下以半方差最小化为套期保值目标对最优套期保值率进行估计,并与最小小波方差套期保值率进行比较。实证结果表明随着时间刻度的增加,期现货收益率间的相关性及套期保值率均相应递增;以半方差作为套期保值目标可以使套期保值组合获得更好的超额收益性质,并且随着套期保值期限长度的增加,超额收益性质的相对表现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1.
贝叶斯网络在股指期货风险预警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股指期货作为一种新兴的重要的金融衍生工具,在为套期保值者规避和转移风险的同时,也为市场管理者和其他投资者带来了风险,文章通过分析股指期货风险的特征,提出了股指期货风险的防范与管理的措施,充分证明贝叶斯网络是识别和预测股指期货风险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2.
王清洁 《科技广场》2014,(6):186-188
本文2010年4月16日,中国首个股票指数期货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上市交易,其的推出使得在中国只能单面做多的中国股票市场出现了改变。股指期货作为基础性风险管理工具,具有价格发现、套期保值的功能,它的推出填补了由于我国股票市场缺乏卖空和融券功能,市场缺乏针对系统性风险的管理手段这一空白,将改变证券市场缺乏规避系统性风险工具的现状。因此我们应该对股指期货推出后对中国股票市场的影响予以研究讨论,使投资者对股指期货有一个深刻的了解,使中国股票市场的机构投资者拥有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的全新选择;普通投资者,则拥有了投资手段,使价值投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3.
组合套期保值的投影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孝贵 《预测》2001,20(5):58-59,69
把现货资产价格投影到期货资产价格所张成的线性子空间上,讨论在组合套期保值中现货资产价格的风险分解、套期保值率和套期保值效率等问题,为套期保值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铜期货已经成为铜行业上中下游企业不可或缺的定价和风险管理工具,越来越多铜企业参与到了铜期货套期保值中。然而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并非平行运动,即它们之间的价格变动不完全一致,因此,套期保值的关键在于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本文从上海期交所选取了490个期货和现货数据进行探讨与研究,主要运用OLS模型、EMC模型对套期保值进行估算,并对估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全球经济下,企业面临的外汇风险增加,而我国及一些发展中国家没有外汇衍生品市场可以利用,并且考虑到企业在实际经营中,往往会同时涉及多种外币,本文提出利用一种外汇期货规避多种外汇现货风险的交叉套期保值策略.由于分析得到最佳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取决于现货与期货的相关性,本文选择了动态条件相关(DCC)模型估计外汇现货与期货的条件相关系数.实证结果表明,企业使用本文提出的交叉套期保值策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其面临的外汇风险,并且证实使用DCC模型得到的效率最优.  相似文献   

16.
中国铝期货的长期限合约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勇  黄登仕  魏宇 《软科学》2008,22(3):45-48
对自2004年"国九条"颁布以来SHFE铝期货市场的长期限合约的套期保值比率与绩效进行研究,给出了一个寻求长期限合约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新方法。为克服数据量较小的困难,运用新技术——协整序列分解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更一般的数据选取方法,发现不同的铝期、现货价格序列(二周、三周)均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在此基础上得到任意期限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所得结果与现有研究有明显不同:对于较长的套期保值期限,利用不同的时间单位进行套期保值,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存在明显差异,但相差不大;利用较长时间单位的数据,得到的最优套期保值比率越大,对应的套期保值绩效也越好。  相似文献   

17.
用期货合约对冲现货的价格风险是许多企业常用的套期保值方法,其中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确定则是套期保值理论的核心问题。为了评估套期保值的效果,文章以黄金期货和黄金现货为研究对象,对最小二乘方法(OLS)、误差修正模型(ECM)、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及二元GARCH(BGARCH)模型进行最优套期保值比率的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基于BGARCH的动态套期保值比基于传统的静态套期保值模型有更好的保值效果。  相似文献   

18.
魏来  邓虎 《科协论坛》2007,(3):49-49
本文研究了上海上海期货交易所金属铜期货价格和现货铜均价之间的相关性,并且讨论了利用铜期货进行滚动套期保值的可行性,通过历史样本数据得出了最优的滚动套期保值比率。  相似文献   

19.
我在此特别提醒散户投资者,一定要高度关注,在推出“股指期货”前,股票现货市场的交易规则是否改变,如果没有改变,现货股票投资者几乎就没有赢的可能性,期货投资者完全可以利用规则不公正,将现货投资者吃定。这将是一场期货对现货、机构对散户的“屠杀”。[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卢太平  刘心报 《预测》2002,21(6):58-61
套期保值者进行套期保值交易的目的是转移现货市场上的价格波动风险,套期保值交易效果常常受基差变动的影响,所以,基差风险的存在会影响套期保值交易效果。本文在基差风险的度量、基差风险的控制、交易时机的选择等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并且系统地研究了以控制乃至消除基差风险为目的套期保值交易决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