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网络新闻写作已经成为网络化写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网络新闻写作因为其新闻主体的变异、新闻写作符号的多样化和新闻写作结构的变化,获得了与传统新闻写作截然不同的性质和特征。但网络新闻写作与传统新闻写作仍然具有不可分割的继承与联系,传统新闻写作观念和理论对网络新闻写作仍然具有一般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新闻价值的实现是新闻传播的最终目的,而新闻价值的实现是由新闻价值评价标准来决定的。由于新闻价值评价存在初级新闻价值评价和终极价值评价的二级评价模式,所以新闻评价标准新闻价值标准首先应包括在这两级评价模式中出现的新闻价值标准,新闻的价值标准,新闻传播者和受众的主体特征标准三种评价标准。同时,考虑到不同的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的因素,社会规章制度和新闻价值观念也应当成为新闻价值评价标准的一部分。在现实的新闻传播活动中.这五个因素互相渗透,共同决定着新闻价值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民生新闻现象的阐析,从多侧面探讨了民生新闻的价值取向,提出了民生新闻具有本土化的题材、多元形式的融合,平民化的视角和百姓话语的价值取向的特征,揭示了电视新闻由精英走向百姓、电视新闻的本质回归和受众本体回归的实质,为探寻民生新闻的发展趋势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新闻真实性与价值取向是共存的,但真实性是第一位的,价值取向是第二位的。新闻的价值取向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价值取向必须依附于事实,不能凭空、人为地强加给新闻事实以价值取向,只有事实的新闻才能有可靠的价值取向。不同的阶级利益,不同的政治观点,就有不同的政治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新闻价值问题,一直是新闻界争议颇大的问题。在新闻实践、新闻理论飞速发展的今天,有必要对新闻价值重新审视。新闻价值较为科学的表述应是:新闻价值是指向客观事实有足够的新闻信息量,能满足社会需求的诸多要素的集合。新闻价值由“三构件”、“五要素”构成。价值取向律是新闻写作的第一规律。  相似文献   

6.
孙彦杰 《德州学院学报》2005,21(5):91-93,86
从现实发生的事实中选择可以报道的新闻题材,依据和标准是题材的新闻价值;报道题材有无新闻价值和新闻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事实所具有的能引起社会关注的程度;而正确鉴定和判断题材的新闻价值,记者既需要新闻敏感,更需要具有哲学的眼光.只有用哲学的观点思考和分析报道题材,才能在更深层次上准确把握事实的新闻价值,从而使新闻报道具有更长久的生命力.之所以会有生命短暂的垃圾新闻,正是因为记者对题材缺少一种哲学的思考和把握.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环境因素与网络新闻传播技术因素的综合作用下,致使受众接受网络信息传播的心理预期呈现快速获取最新信息、主动选择有用信息、精确接近深度信息的特征。受众在网络新闻传播过程中拥有的上述心理预期,促使受众获取网络新闻的行为特征呈现出一些新的明显变化:对新闻标题的“第一依赖感”形成,扫描式阅读已经成为网络新闻阅读的主要方式,利用搜索引擎寻找阅读内容。为此,网络新闻写作的方法和技巧也应产生相应的变化,即精心写作新闻标题、制作便于检索的导语和概要、主体要想方设法突出重点新闻要素、灵活安排新闻背景、分层展示新闻的深度信息。  相似文献   

8.
新闻真实是一定新闻传播价值取向下的真实,是价值框架下的真实。尽管真实不是价值,两者之间有着严格的逻辑界限,但就现实的新闻传播看,新闻真实拥有的“地图”是由新闻价值理念这只“彩笔”划定的。文章具体分析了制约新闻真实的几种价值观念,并考察价值取向制约新闻真实的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9.
“新闻链接”原本是网络新闻使用的编辑方式,纸质媒体——报纸将这种编辑方式“为我所用”后.使厚报时代的报纸在新闻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找到了新的突破口。“新闻链接”使知识资讯具有了新闻效应,同时使“旧闻”具有了当下时效性,更是新闻受众对一个新闻事件的评论见解获得了新闻价值。  相似文献   

10.
网络媒体在当今的主流媒体行列中运用广泛,网络新闻编辑同传统新闻编辑在本质相同,网络新闻编辑发展创新首先要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详实,以拓展网络新闻编辑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新闻娱乐化及其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实的新闻是新闻从业者的新闻价值取向和受众需求共同作用的产物.当代美国新闻界出现了新闻与娱乐融合的趋向,这种新闻娱乐化现象根源有二:快乐主义原则是笃信个人主义的现代美国人追求的目标,受众的新闻消费行为同样如此,这是其社会基础;传媒市场化使公众利益向商业利益倾斜,利润最大化的原始动力使媒介完全受"大数法则"支配,原先新闻选择与制作的新闻理念为强调受众广度、制作成本及与利益集团利益冲突程度的市场理念所取代.由此,美国新闻娱乐化有其必然性.美国新闻娱乐化对我国传媒发展倾向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examined how the values of the Islamic faith may have an impact on news reporting in several Middle Eastern nations. An analysis of 1,773 stories from 10 online Middle Eastern newspapers indicated that Islam as a way of life has an effect on how domestic news was structured in the presentation of news topic, the actors in the news, the positive or negative orientation of the news, and the use of sources. Previous explanations of newsworthiness in Middle Eastern societies that do not consider the impact of Islamic values may be incomplete in their evaluation of the press.  相似文献   

13.
教育新闻,尤其是与高校相关的新闻在媒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教育新闻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何增强高校教育新闻的思政功能成为一项重要的时代课题。当前媒体对高教新闻关注度很高,但也存在价值导向错误、贴近性不强、正面新闻报道较少等问题,有必要探索进一步发挥高校教育新闻思政功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由于中西方文化价值体系和新闻价值观念差异的影响,中西新闻写作报道上也存在差异各具特色。通过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中国新闻报道重点在于报道具有反映时代精神的人物,注重国家整体形象,厚爱稳健保守的‘‘硬新闻”,用整体思维、普遍价值取向观照个体的特点;而西方新闻写作报道注重体现个人价值,揭露性的报道,厚爱变化求新的“软新闻”,从不同个体中归纳出一般的价值与原则的思维方式的特点。只有相互取长补短才会对中西新闻的发展最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电视民生新闻节目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仍存在节目内容缺乏价值导向,电视民生新闻工作者缺乏民生理念、业务素质能力较弱及栏目扎堆、竞争激烈等问题。未来,电视民生新闻应大胆转型,加强其工作者思想高度和业务素质,在栏目规划上讲究方法、强调编排、控制节奏,并与多种媒介形式相融合,扩大自身影响力,实现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由于新闻自由和个人隐私权价值取向不同,对两者的保护必然带来两种利益的冲突。我国的新闻立法在这方面相对滞后,而对这两种利益冲突的处理产生了诸多不便。本文从新闻报道侵害隐私权的构成要件、两种利益的平衡、侵害责任承担的特点等三个方面进行初步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提供一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20年代,《申报》已在外埠建立了完善的新闻网络,并大量报道埠外新闻。这些外埠新闻虽呈现出报道的连续性、描述的准确性等史料学特点,但也存在着记载史实的矛盾性等问题。通过对1923年《申报》载应山天主教神甫被劫持这样一个埠外社会新闻的分析,可以推断中国近现代史最重要的报刊史料《申报》的民国时期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取向是选择、评判中国新闻作品的坐标,通过比较两种类型的通讯作品,可以管窥到中国新闻奖的价值取向:注重新闻导向,并将其置于优先地位;重视新闻价值,处于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19.
新闻摄影是新闻报道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它以可视的形象为手段,在报纸等平面媒体的信息传播中独树一帜,并以之为基础,形成自己在信息传播中的易理解性、确定性、浓缩性和多向性、扩展性与层次性、模糊性与交融性等特征。由这些特征所形成的传播优势,新闻摄影成为平面媒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