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人们常说,每个编辑都有一把板斧。此言固是不谬,但有的编辑竟以此为荣,每每审稿,动辄左砍右伐,一阵狂杀。我既是编辑,也是作者,也许是自己斧斤不力之故,对砍杀无度者常是深恶而痛绝之。特别是自己身受其害,令人叫苦不迭。我曾写过一篇论文,编辑大笔一挥,一删就是十几页,最后把两个不同的少数民族竟误为一个民族了。倒是省了不少版面,但发表了,又何益之有!我曾为某晚报撰写过一篇满族民俗的文章,为了适应“晚报体”,我已将八百多字压至不足七百字,可此稿落在一位刚刚上任的编辑手中,他竟“斧”为二百八十字。他说,他主张文章就是要大改!我给另一家晚报写过一篇一百五十多字的稿子,若在此公麾下,可得一字上报乎?我的稿子每有此类厄运者,不得已,只好恢复原貌,另行发表。“斧子”总是要有的,但问题不在斧子本身,而在运斤者为何人:其为鲁班乎,尔乃鲁莽乎?  相似文献   

2.
在报社采编系统里看改稿痕迹.一道道红线“无情”划过,一篇800字的消息“突出重围”后剩不下到500字。我常向编辑请教写稿要诀,答复最频繁的词是:言简意赅。的确,一篇文章绕来绕去,正说、反说是一个意思,好像把你按倒在糊涂的泥淖中.对自己和他人都是一种“摧残”。所以,文风追求怡人.首要的是从“简”。  相似文献   

3.
往日里总是抱怨编辑“不识货”,净“枪毙”自己的稿子,有时甚至怀疑:是不是编辑水平有问题,是不是因为不认识编辑才上不去稿?今年5月,我到军区《前卫报》社学习。到了报社,我认为发稿的机会来了,一连送给编辑们十几篇“大作”,结果自己在“废纸篓”里又捡了回来。我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表情,(真想照着镜子看一下是否自然)把~篇精心润色的军事稿件送给了编辑。那名编辑看了看稿子,说道:“这篇稿子同以前的那几篇一样,没有深度,写稿子的时候,心里一定要装着一套日常的工作思路,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报道什么内容,要心中有数…  相似文献   

4.
从改稿谈起     
前不久,给某刊物写了一篇千把字的小言论。时隔小久,文章被采用了,按说应该高兴才是,但细细看来,被改得面目全非。对照原文,只剩下自己写的三二百字了,便怎么也高兴不起来。由此使我想起著名漫画家方成的一次境遇。有家报纸的编辑约他写一篇讲幽默的文章,他写了一千四百字。文章发表后,他却傻了眼,连续看了三遍,才辩认出自己所写的十六个字和一个句点来。名家尚且如此,那“无名之辈”就更不用说了。把这两件事情联系到一起,却使我想到一个问题。编辑对待稿件,应当尽量避免大动笔墨,一般情况下应该是能用则用,不能用拉倒。如果用一只模子去框一切  相似文献   

5.
过去有人告诉我,当编辑的是一把剪刀一杆尺,一瓶浆糊一枝笔,圈圈画画,抄抄写写,剪剪贴贴,是为他人作“嫁农裳”的一种繁琐工作。当我自己当了编辑,才感到:编辑工作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他是一个“活导体”,凭借着一种立体意识在传播过程中联接受众者,起着重要作用。编辑的这种立体意识是由编辑的特殊位置、稿件和版面本身要求决定的,它包括群体意识、互补意识和整体设计意识。位置——编辑的群体意识编辑的位置很特殊,他是充当广大读者的代表与作者交谈,这就使得他能成为“主体”,既不可能不是他自己,又不可能完全是他自己。他在读者与作者之间  相似文献   

6.
我这个人好读书,闲暇之余也写点文章,偶尔也有几篇所谓的“新闻稿件”,但遗憾的是,这些文章都没被报纸采用,结果我放弃了。说实在的,我真有些不甘心。正好有了一次学习的机会,我自费去参加了培训。学习后,我向栏目编辑递交了一篇稿子。这可是我准备几天写成的,洋洋洒洒千余字的消息。没多久,乡镇经济版竟采用了我写的文字。——虽说只是摘用我稿子中的一点点儿,只有200多字,但这是对自己写作的一种鼓励和肯定。自己的名字见报后,我兴奋极了,这毕竟是第一次见报,我真想把这个喜讯告诉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这一“豆腐块”文章实现了我新闻写作史…  相似文献   

7.
我觉得,编辑要追求三个境界:“保险”编辑、“生花”编辑、“司令”编辑。所谓“保险”编辑,就是经过你的手编出的稿件保证不出差错,保证准确无误,也就是让报刊用户和广大读者、受众放心。达到“保险”编辑的水平,是做编辑工作最起码的要求,否则,你编发的稿件错漏多,怎么算是合格的编辑呢?要成为“保险”编辑,必须把好五关:政治关、政策关、策略关、事实关、技术关。把好政治关,是编辑的首要任务,这是政治问题、导向问题、党性问题。新闻工作是很强的政治工作,这一点是任何人所不能否认的,也是否认不了的。有人说,西方新闻…  相似文献   

8.
某报刊有次向著名画家方成约稿,请他写一篇千余字的淡幽默的文章。方成如约交了稿。文章刊出后,漫画家说:“我把刊出的文章从头到尾细读了几遍,发现加上标点在内,只有十六个字是我自己写的。”方成不由得“幽默”地说:“再没有比这更幽默的事了”! 编辑对所发稿件有进行修改的权利,这是无可非议的。但修改的目的,只是为了使之更准确、更精练,同时也更深刻(如果可能的话);而不应该“删掉”了原稿所透露出来的作者的风格个性,使之仅仅成为干巴巴的一个骨架,成为缺乏文采的“千人一面,千文一色”的东西。即便是新闻稿件吧,也应该写得尽可能生动  相似文献   

9.
每一个通讯员都希望自己投出去的稿件能见报。当自己的稿件被报刊或电台采用时,回过头来把自己的原稿与采用稿仔细对照比较一番,这对今后写稿是大有益处的。以往,我阅读别人的文章总觉得人家写得好。后来才明白,那些好文章大多是经过编辑精心加工的成果。以后,当我的稿件见报后,就注意对照琢磨编辑是怎样修改的。有一次,我写了一篇题为《我这样学习写稿》的文章,全文700多字,寄给《新疆新闻界》。编辑删繁就简,仅用150多字就把意思表达明白了,使文章思路清晰,主旨鲜明突出。去年12月,我写了一篇题为《上  相似文献   

10.
我搞业余报道一年多,发表的稿件有50多篇,它们大多都是些“豆腐块”,长的不足1000字,短的仅有100来字。因此,身边的战友常取笑我“长不大”。但我却认为,万丈高楼平地起“豆腐块”就好比是基石,没有它,就不可能耸起摩天大楼。 “豆腐块”虽小,但要把它真正写得短小精悍、活泼有趣,也并不容易。因为一篇好的“豆腐块”所起的作用有时并不比一篇长篇通讯差。记得去年11月份,我把驻地一位初二学生不幸父母双亡而不得不辍学回家捡垃圾谋生的事写成92个字的小消息,发表在驻地市报上后,引起了社会共鸣,数百名读者纷纷…  相似文献   

11.
要想把文章写得短些、精粹些,就要像鲁迅先生那样,“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这话,我是相信的.但有时这样做了,效果却不很理想,这又使我感到困惑.不过,最近一篇稿子改短的过程,使这个困惑开始解除了.8月份,我写了一篇杂谈稿,从初稿到定稿,修改多次,还有1200多字.自己感到无法再短了,便寄给了湖北日报主编《大家谈》的张宿宗同志.9月7日,这篇稿子登出来了.一数字数,800出头,压缩了400多字.自以为无法再短,为什么编辑同志却“短”下来了呢?带着这个疑问,我拿原稿和见报稿作了一番对照.对来照去,终于发现:编辑同志是在提炼主题上花了一番功夫,才使稿子短下来的.我的原稿在“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个主题之下,分段谈了要重视现实问题的解决、领导要亲自作调查、要把调研成果变成解决问题的实际步  相似文献   

12.
每次和他一谈论新闻的话题,他就“新”字不离口。什么时间新、事件新、角度新等等,他常用一句很朴素的话对我们这些报道员说:“如果稿子写出来让别人看了说不新,那就不叫新闻,寄到报社,编辑也不可能采用。”几年来,他始终把“新”字当作前进路上的航标,使一篇一篇的稿件被军内外、报刊电台采用。1980年底,他从胶东半岛一个贫困的农村入伍后,深深地被战友们那种战风沙、斗严寒、练酷暑的训练精神所感动。于是,他拿起了笔,试着把战友们这种精神写成了一篇篇稿件。可是,半年下来,几十篇稿子寄出去后,全都泥牛入海,奋无音信。他…  相似文献   

13.
我在一则思想日记中曾写过这样的话:在我走上编辑生涯的第一个工作日,我读到一位资深编辑的一篇短文,标题是“多读书,爱交游,勤动笔”,这一句话九个字我奉之为编辑工作的座右铭。若干年后重读此文,赫然而惊奇地发现作者竟是不时有书信  相似文献   

14.
我采写了一篇题为《市文化局干部何芒捐献万元巨款,资助兴建聋哑学校》的新闻稿件,经某电台播出后,我心里却象吃了酸果不是滋味。播出稿把“干部何芒”改为“离休干部何芒”,这是编辑失误。事实上,何芒虽然退居二线,但并没有离休.原稿有这样一句话:“1984年秋,她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编辑同志很可能是根据这句话,没有作认真分析,把“退居二线”与“离休”划成了等号。鲁迅在谈到修改自己的文章时说过,“写完后至少看两遍”.自己的文章经过反复斟酌才写出的,尚且要“至少看两遍”;编  相似文献   

15.
三改标题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如何当好基层通讯员的短文,内容是自己从建立底稿本、标题库、剪贴本做起,注重在对比中学习,总结中提高的一些收获。当初制作的标题是《点滴招数伴我长进》,稿件写好后,通读全文,越品这副标题越没味,心想:自己制作的标题连自己这一关都过不了,怎能拴住读者挑剔的眼睛,又怎能叫编辑动心呢?我没有急于发稿。几经思考,又把标题改为《我的一招》,把标题和内容全部读了一遍,还是感到这标题缺乏新意,欠“火候”,我决定把原来制作的两个标题全部放弃。自己仔仔细细地读了几遍全文,不知不觉中感到:这三点做法不正是自己在新闻报道的学习实践道路上拣到的三粒芝麻吗?我眼前一亮,工工整整的四个字《三粒芝麻》成了这篇文章的标题,稿件寄出后即被一家新闻专业刊物采用,样刊收到后,我看到“三粒芝麻”这个标题,编辑还在版面上作了突出处理。 “题好文一半”。一篇稿件,内容固然重要,鲜活意丰的标题也确确实实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笔──无韵也是诗向前记得三年前,我认识了一位编辑,他让我写一篇独白。那时的我从未正儿八经动过笔,更没奢望过发表。于是,我只好把我“个人内心的话语”当成日记写了二、三百字,并寄了出去.没料到,一个星期后,我的那篇“大作”竟然发表了,而且引起了出乎意外...  相似文献   

17.
编辑,人们常常称之“为他人做嫁衣裳”的人。意味着一生中甘为人梯、默默无闻,做着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工作。说句心里话,作为编辑也该忙里偷闲为自己做件“嫁衣”,体验一下是否得体,以利日后做出更适合作者的“嫁衣”来。然而时下也有那么一些编辑,或许是看人家的布料好,或许觉得人家的款式新颖,竟把为他人做好的“嫁衣”穿到了自己的身上。不过,穿得让你说不出口,其方法是: 一日入股分红。作者寄来一篇稿件,编辑一看,确实不错,碰巧还有可能获奖哩,付出了点本应该付出的劳动,就非得再署上自己的大名不  相似文献   

18.
在报社编辑部学习两个多月所见所感颇多,尤其有两件不为人知的小事让我“刻骨铭心”,也许这两件小事将会影响我在新闻道路上所走的每一步。编了一篇言论稿下楼找不到“北” 分到理论部学习的第二天,负责带我的编辑就交给我一篇500字的言论,让我编成一篇400字左右的“星火小集”。这是我编发的第一篇稿件。过去总以为编稿子要比写稿子容易,改个标题,删除一些文字就可以了。然而,事实并非自己想的  相似文献   

19.
去年九月,我高中毕业后,自学新闻写作,至今已被县级电台采用稿件近30篇,市级电台、报刊采用15篇,省级以上报刊采用4篇。我写稿的三点体会是:当短则短。刚开始写稿,我也没能很好地把握这个“短”字。有一次写了篇六百多字的“抓赌”的通讯,见报时,编辑删成了三百字,文章短了,却言简意赅。今年初,我写了篇反映专业户事迹的千字稿,  相似文献   

20.
耕耘之余,隔三岔五有点“豆腐块”被报刊编辑拾遗补缺,偶尔还承蒙老师错爱,有那么几篇作品获奖。在收获之后。我非常感谢本地一家报社的编辑们。是他们送给了我写稿的“真经”——好稿便是“敲门砖”。1995年6月,识字不多的我竟大模大样地干起了“职业写手”这一行当。由于对新闻懵懵懂懂,连投几十篇稿件,却“屡战屡败”,篇篇似泥牛入海。此时,有人指点迷津——稿件只写不送,编辑扔掉不用。几天后,如获至宝的我怀揣一篇稿件初次来到了本地一家报社,一位编辑阅后,将稿件还给了我:“没有可取之处……”不待他说完,我心里便想是不是编辑在“卖关子”。于是,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