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考察会引发隔代抚养家庭对立违抗障碍儿童的家庭教养行为及造成的对立违抗症状表现.方法:应用访谈法对29名符合对立违抗障碍标准的独生儿童、儿童家长和儿童教师进行访谈.结果:从祖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父母对儿童的教养行为、祖父母与父母间的教养行为、父母之间的教养行为这样一个家庭互动方式的角度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祖辈的溺爱,父辈的低父母参与度、过度严苛、简单、粗暴的教养策略,不良的亲子沟通,自身教养行为的不一致,不同养育者(祖辈与父辈、父母)间不一致是不良的教养方式,是引发儿童对立违抗障碍的家庭教养行为.结论:在对立违抗儿童的干预中,应加大父辈在儿童教养中的参与度,减少祖父母与父母异辈之间、父母之间的不一致教养行为,还应把祖辈纳入到干预体系中,并为家庭提供一些具体的教养技能.  相似文献   

2.
当年轻的父母纷纷外出打工,由祖辈带养孩子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主要模式。针对此问题我对我园幼儿的家长进行了调查:留守儿童达30%左右;父母因工厂晚上加班无暇顾及孩子的达35%左右;加上部分父母只管自己享乐,根本不管孩子,把教育的责任全部推给老人,因此我园由祖辈负责照管孩子的家庭数高达总数的75%左右。我们认识到祖辈家长已成为农村家庭教育的一支庞大的"教  相似文献   

3.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是指儿童形成和发展社会性和个性的过程,它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家庭、幼儿园、社会。本研究以陈会昌修订的4—7岁儿童社会化量表作为研究工具,考察了家庭结构与之儿童社会性发展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核心家庭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在社会性发展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且核心家庭中的儿童只在依恋父母、侵犯性、诚实公正这三个纬度上的发展略高于主干家庭,而在其他纬度以及社会性发展总分上均低于主干家庭中的儿童;核心家庭中的男孩与主干家庭的男孩在社会性发展的各个纬度及总分上都无显著差异,而核心家庭中的女孩与主干家庭中的女孩在意志、内外向形、自我概念、同情助人、自尊心等纬度的发展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中国家庭教育》2004,(4):71-71
父母对子女的亲子教育和祖辈对孙辈的隔代教育,是家庭教育中的两种主要形态。隔代教育一般在三代家庭和隔代家庭中进行。尽管家庭规模趋向小型化,但有统计表明,我国三代家庭仍占家庭总数的37%,儿童年龄愈小,儿童与祖辈生活在一起的三代家庭所占比率愈大。在社会竞争加剧、工作节奏加快,父母需要集中更多精力干事业时,  相似文献   

6.
对河南省900名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学前儿童核心家庭比率略有下降,联合家庭有增多趋势,但无论在何种结构的家庭,家庭教育的主体都是父母;受科学教养观念缺失的影响,不少学前儿童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有些儿童日常活动安排不科学;城市的家长更注重与儿童进行亲子沟通;父母的教养知识、教养观念等存在不少问题.要提高学前儿童家庭教养水平.必须从家长做起;改善学前儿童家庭教养的整体现状,"主战场"在农村,重点是农村家长.  相似文献   

7.
在新加坡的文化传统中,几代同堂的扩展家庭构成了抚养子女、赡养老人以及价值传递的基本框架。在扩展家庭里,儿童同父母、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抚养子女的责任主要由长者承担。长者也从中受益,他们不断接受各种新异刺激,不断学习,对生活重新燃起热情。如今,扩展家庭已被核心家庭所代替。大多数新婚夫妇希望和父母分开住,拥有自己的生活天地。  相似文献   

8.
家庭生活环境的改变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父母外出后,留守家庭的亲子关系出现残缺或断裂,稳定的核心家庭或主于家庭模式出现异化,从而引起家庭功能出现改变,家庭情感功能弱化和家庭教育功能的受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结构与功能上的变化,以家庭环境为中介对其发展与教育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隔代养育利弊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隔代养育现象十分普遍。隔代养育不仅解放了父母,促进老人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孩子形成某些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但祖辈养育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依恋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均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隔代养育现象十分普遍.隔代养育不仅解放了父母,促进老人身心健康,而且有利于孩子形成某些良好的品质,有利于家庭与社会的和谐.但祖辈养育往往会使儿童产生依恋心理,从而引发一些心理问题,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均应充分重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和谐家庭关系的含义】家庭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基本环境。儿童赖以成长的家庭,主要由父母、祖辈、儿童自身、儿童的兄弟姐妹和其他有关人员等家庭成员组成。家庭成员相互之间关系的状态,影响着儿童身心发展的方向、水平和速度。和谐的家庭关系是儿童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保证。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家庭环境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2.
由于越来越多的父母外出务工或经商,长期与子女分离,祖辈便成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从未来发展趋势看,以祖辈为主的家庭教育模式将在我国农村地区长期存在。这种家庭教育模式在很多方面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而农村的中小学校和村级组织更是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3.
王莉 《江西教育》2022,(10):74-76
当下中国,大多数家庭都很重视家庭教育,把教育孩子当作一个家庭里最重要的事项之一.在大部分家长双职工的现实环境下,许多祖辈主动请缨,加入了育儿阵营,参与到家庭教育事务中来,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隔代助育家庭.需要指出的是,隔代助育家庭有别于留守儿童家庭:留守儿童家庭中,孩子的父母没有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孩子完全由老人或其他人专门...  相似文献   

14.
论独生子女父母的角色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独生子女家庭是目前我国社会中,特别是城市社会中一种重要的家庭形式。笔者1988年在湖北五个市镇对1293个小学生家庭的调查则进一步表明:城市的独生子女家庭80%左右都是仅由父母子两代人组成的三口之家,这种结构完整、规模最小的核心家庭,是目前我国城市中独生子女家庭的典型模式。在这种特殊的家庭模式中,父母的角色显得更为突出和重要。本文的目的正是讨论这一角色的某些特点。在一般核心家庭中,相对于子女来说的父母角色,通常主要意味着对子女的抚育和教养。这里既有生理上的照料、生活上的管理、情感上的安抚,也有文化上的灌输、能力上的培养、规范上的熏陶。而所有这一切,都是在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的过程中,通过相互间的大量  相似文献   

15.
祖辈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同寻常的教育意义,由于现在的父母工作压力大,很多家庭都将孩子的教育交于祖辈。长期事实证明,孩子在祖辈家庭中的教育不如父母的直接教育,但出于各种现实原因,此已经为普遍现象。因此,有必要尝试探讨祖辈利用民间游戏对孩子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16.
国外学者近年围绕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因素展开了不少研究,认为影响儿童学习品质的主要因素涉及活动参与、问题行为、年龄和种族等主体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家庭背景特征、学校教育方式和文化取向等环境因素。国外已有研究带给我们的有益启示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转变培养方式,以活动参与性学习为抓手促进儿童学习品质的发展;二是调整培养结构,将学习品质纳入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内容范畴;三是重视儿童主体因素与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效提高儿童的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7.
在20多年改革开放的巨大社会变迁中成长起来的城市青年比他们的前辈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新的生活方式使年轻父母的家庭教育观念存在着不少的盲点,在对儿童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有不少的遗憾。从城市青年家庭视角切入,透视新时期儿童社会化的问题,能全面而细腻地探索儿童社会化的历程。一、家庭结构核心化及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现代城市青年家庭规模日益缩小,由父母和孩子两代人组成的核心家庭日益增多,家庭人口较少,序列较少,关系简单。家务负担减轻,父母可以从繁重琐碎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用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照顾、教育子女;家庭内互动对象…  相似文献   

18.
"80后"父母育儿观念受到书籍、网络较大影响,他们在育儿的金钱方面花费较为理性,能胜任父母角色但需要专业指导,与祖辈教育冲突存在但大多能接受理解。部分父母陷入信息过多的焦虑或过分关注和干预儿童成长等问题。"80后"父母应建立科学的育儿观,系统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重视对儿童的情感投入和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相似文献   

19.
在一次家庭教育质量现状研究的调查中,得到了这样一组数字:众多双职工家庭里,祖辈对孙辈的照顾率超过50%.具体地说,孩子上幼儿园前,主要是由祖辈照管的约占70%,孩子上幼儿园时,仍离不开祖辈照管占约60%.53%被调查的父母认为祖辈是家庭的主要教育力量.家庭离不开祖辈的隔代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当前家庭教育德育现状1.家庭德育价值定向上出现偏差。首先“重智轻德”现象比较明显;其次,一些传统的优良品德遭到冷遇,最后与崇高理想,集体主义相关联的一些基础品德也受到忽视。2.家庭中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在家庭教育中,我国父母往往走向极端,要么孩子管得太严重、太死、要么任其自然,娇惯袒护,没有建立起正确、合理的行为规范。3.忽视独立自主的培养。我国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具有成人大包大揽,照顾太多,关心忧虑太多的现象,结果很多儿童养成懒惰,贪图享受、意志薄弱等不良品质,缺乏家庭责任感,更没有对父母的爱心和孝心。4.忽视协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