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滁州学院学报》2015,(6):25-27
"二十四友"集团与孙盛、孙统、孙绰三人,在晋代文坛中均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关于"二十四友"集团的形成时间与其首领贾谧的生年,以及孙氏兄弟的生卒年和渡江时间,因史无明文,学界莫衷一是。故而在爬梳相关史料的基础上,对上述问题重新加以考索,确有必要。  相似文献   

2.
“金谷之会”曾是影响极大的盛事。但在历史尘埃中已尘封千余年之久。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个案。考察其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发现,与邺下集团的西园之会相比,金谷之会可说是我国第一次真正的文人聚会与集体创作活动。与建安年间曹氏的文学观念相较,石崇的文学思想首次体现了文人意识与纯文学创作观念的觉醒,突破了传统的三不朽藩篱。再从“二十四友”的创作实绩看,它对西晋文学的繁荣功不可设,对后代文人创作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3.
湖州作为江南环太湖地区惟一因湖而得名的重要州郡,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至贞元年间,以颜真卿、皎然、陆羽为中心,以修订《韵海镜源》为主要任务,聚集了大批文人雅士,形成了一个较为固定的文人茶友集团。文人们将茶会活动融合在诗会中,他们在吟诗作赋、以茶会友、游乐山水、隐逸逃禅等文化生活之中,留下了大量的"交游酬唱"诗篇,形成了诗性化、审美化的日常生活。这既满足了文人茶友作为世俗生活中社会人的情感需要,又使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归属感。  相似文献   

4.
国学闯关     
正1.太极拳讲究"以柔克刚、以静制动、以弱胜强",这样的思想源自于下列哪位哲学家?A.孔子B.老子C.孟子D.墨子2.古代文人的生活讲究雅致和高洁,因而产生了很多与文人情趣相伴相生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东西,如文房四宝、文人四友等,其中文人四友是什么?  相似文献   

5.
京都攻禅事件与公安派的衰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万历中期,公安派文人集团在京师结葡萄社,谈禅论学,京都"学道"风气空前高涨.当政者视其为"异学"、"伪学".不久"攻禅"事兴,矛头主要指向公安文人集团的结社谈学活动.李贽死难与之有密切关联.在攻禅的打击下,京师谈禅论学的结社活动告歇,公安文人集团趋于解体.公安派文人退出新思潮和新诗运动的前锋,在"韬晦"中开始了其学术和文学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苏轼文人集团作为北宋中后期文化革新的重要士人群体,对北宋文艺的发展贡献甚巨。宋室南渡以后,一度形成了"苏学"陡盛的局面。然随着政局的变化和学术思想的改辙,苏轼文人集团也已经成为供士人回忆的前哲。这些回忆散落在诗文笔记中,陆游与苏轼文人集团渊源甚深,其《老学庵笔记》以史家之笔、文人之才情为我们展现了苏轼文人集团的人格风采,艺术旨趣及子弟归宿等多方面的情况。是苏轼文人集团在南宋士人心目中的记忆和缩影。  相似文献   

7.
杨慎是明代嘉靖时期著名的学者、文人。他被贬谪云南后,形成了一个以自己为中心的文人集团,通过广交文友、教授讲学、诗文唱和等方式对云南文学的发展做出了独特贡献。杨慎与云南文人张含的交游甚早、甚深、甚久,其诗文观对张含的影响也很明显,使云南文学家在受到了外来的文学观念方法影响的同时,渐为许多中原和长江流域等主流文学区域文人所知晓。  相似文献   

8.
所谓“文章四友”即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是活跃于武则天当政时期那一特定政治,文化情态下颇具典型意义的文人集团。本文即希图从考察“四友”其时的政治,文化氛围及诗歌自身的艺术进程出发,理清此四者在诗歌创作上的时代烙痕及新变质素,俾于初唐的诗歌发展有更清楚的了解。  相似文献   

9.
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作为中国古代文论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采用四言诗的形式写成,言简义丰。《自然》篇在《二十四诗品》中居于第十篇,它所展示出的"自然"境界,是中国古代文人创作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它以老庄哲学为基础,倡导道法自然,反对人工的雕琢和刻意的营造。本文试图在解读《自然》篇的过程中展现其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0.
苏轼文人集团是一个以苏轼为中心,"苏门六君子"及李公麟、米芾等书画艺术家为主体的文士集团,他们的艺术思想直接影响到北宋元祐以后的书画风气和艺术批评。其"士人画"的艺术思想,"以诗为画"的艺术追求甚至突破士人书画的界限影响到院体绘画,邓椿《画继》作为北宋重要的艺术批评资料,其艺术观点深受苏轼文人集团艺术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