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范觉文 《新闻窗》2005,(4):56-56
而今.网络在传媒中的地位已毋庸置疑,通过徐本禹现象,可以清晰地看出,具有巨大传播力的网络煤体在与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媒体有机结合后.则会产生更为强大的传播效果和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2.
王澜 《新闻导刊》2006,(3):41-42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已经成为新世纪社会信息环境一个最显著的特征.越来越多的人依赖互联网获取新闻信息.网络传播正逐步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社会生活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网络传播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因其全方位开放性.给最广大的受众带来了方便、快捷的信息资源。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3.
吴刚 《军事记者》2012,(11):44-46
网络传播,既是传播信息的手段,更是制造及引导舆论的工具。它通过构造、影响和改变大众头脑中的图景.对现实进行控制。早就有军事专家预言,在未来战场上,网络上流动的信息将取代子弹.成为夺取作战空间控制权的致命武器。借力网络技术驾驭与操纵更多的信息资源和社会影响力,夺取网络阵地制高点,将会成为博弈双方的特殊作战手段。  相似文献   

4.
传播理论发展的人性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郝黎 《新闻前哨》2004,(5):11-12
纵观传播学的研究历史,总会有一些引人注意的事件启迪我们的思考,帮助我们记录每一段传播发展历程,重新审视自己并在实践中修正自身的传播行为,这是个永无厌倦的过程。我们很容易注意到2003年网络中出现的木子美,随着《遗情书》在网络上的公开发表,成为网上炙手可热的人物。透过木子美现象,可以看到网络媒体的确又一次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入了我们的生活,并因其特性,使大众传播的广泛  相似文献   

5.
从木子美事件看网络传播中的把关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艳 《传媒观察》2004,(2):43-45
前段时间,几乎所有的门户网站都在显要的位置打出了三个醒目的字:木子美。一石激起千层浪,霎时,有关木子美和博客中国的网站点击率急剧攀升,木子美“用身体写作”的行为吸引了众多网民的眼球!至2003底,其性爱日记《遗情书》的访问量已逾两千万次,成为中国点击率最高的私  相似文献   

6.
林一晨 《新闻传播》2010,(1):134-134
博客的英文名词是"Blog或Weblog",该词来源于"WebLog(网络日志)"的缩写,《市场术语》对博客的定义为"一种表达个人思想和网络链接,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出版方式。"从最初的"德拉吉报道"揭露克林顿绯闻,到中国博客元年的木子美事件,  相似文献   

7.
博客时代谁做主——浅析博客传播中的“把关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文华 《记者摇篮》2006,(10):37-38
2003年6月19日,木子美的个人性爱日记《遗情书》通过“博客中国”网站广泛流传后,成为全国各地媒体争相报道的新闻,木子美性爱日记打破了传统媒体垄断信源的现状,让人们获得了在传统媒体无论如何都得不到的信息,不仅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而且人们开始对传统媒体中“把关人”理论提出质疑。本文将从博客传播特征入手,分析网络时代博客传播如何进行把关。博客传播中仍然有“把关人”的存在,只不过在传播过程中由于网络传播的特征而存在“把关人”弱化和缺失的现象。一、博客,一种新锐的传播力量(1)什么是博客?“博客”一词源自英文Blog,…  相似文献   

8.
韩旭 北京风格风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以下简称韩)张聪本刊编辑(以下简称张)张:贵公司是专业从事网络广播产品开发的公司,请您介绍一下,你们现在开发这种产品是基于什么信念?换句话说,目前网络发展需要解决的热门问题很多.从基础建设来说,有宽带问题;从应用层面来说.有多媒体技术、VOD视频点播技术.以及网络电话、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等。如果从产生效益的角度而言,以上这些似乎都比网络广播前景诱人,你们为什么要选择网络广播作为主攻方向呢? 韩:您问得很好,这也是投资商给我们投资时,首先问的问题。我们认为…  相似文献   

9.
张品良 《网络传播》2005,(10):12-13
“当今世界正在向网络社会时代过渡,互联网正在创造一个特殊的、虚拟的社会空间,因此,如何构建一个和谐的网络虚拟社会是历史和现实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的新的挑战。社会发展越来越依靠网络传播的种种功能,社会对网络传播的利用、驾御、掌控能力已经与和谐社会的全面建构息息相关,互联网的出现绝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飞跃,它改变了人类社会生活的既有形态。”  相似文献   

10.
《今传媒》2007,(3):64-64
由中央电视台央视国际网络(CCTV.com)前任负责人(时任中央电视台总编室网络宣传部主任)刘连喜.历时三载潜心成的《新媒体论——CCTV.com的第一个十年》近日出版。全书共分六章,涉及网络传播环境、网络传播理念、网络特色、网络社会效益、网络传播化、网络营销和管理等方面,并附录了CCTV.com1996~2006大事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厉国刚 《记者摇篮》2005,(11):35-37
前段时间,在互联网的许多虚拟社区上,“芙蓉姐姐”的出现率和点击率都高得吓人。2005年8月1日,在百度上输入“芙蓉姐姐”一词进行搜索,结果共找到相关网页约313万篇,数量相当地可观。“芙蓉姐姐”现象的出现是传播生态在不断演变的一种体现.在此.新兴的网络媒体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没有互联网.就没有“芙蓉姐姐”。正是借助了BBS、个人网页、博客等网络传播形态.“芙蓉姐姐”才被我们所注意和认识。“芙蓉姐姐”现象作为不断推陈出新的网络传播的产物,有必要从传播学视角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2.
谷泉 《网络传播》2006,(11):50-51
近期,一些耸人听闻的谣言从网上向民间流传,这些谣言制造者借助网络传播发泄个人情绪,在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网络谣言已成为新闻传播领域的公害。  相似文献   

13.
李行 《传媒》2023,(13):56-58
Twitter社交媒体平台集信息传播、知识共享、人类交互于一体,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与行为方式带来显著影响。如今,Twitter坐拥13亿注册用户,其传播规律与社会网络结构值得深入分析。本文基于Twitter产生、发展与功能等层面,对其宏观和微观领域的信息传播规律进行量化分析与阐述,解析其社会网络的特点,从而为我国国际传播工作拓展全球社交网络传播渠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随着网络媒体地位的提高和作用的日益增强,其所应承担的责任也越来越重要,对网络传播来说,讲究社会责任不仅仅是网络媒体传播者的事,每一个参与传播过程的人——网民都应当增强社会责任感,以保证自己传播内容的健康、有益,履行好自己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一种探索网络传播研究进路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虹 《新闻界》2005,(5):120-121
今天,网络已经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工具、伙伴、生存的要素.商务、工程、教育、新闻、广告、游戏、音乐、电影、聊天、交友、传染……网络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与社会实践的方方面面,而且,这种涵盖的疆域正在迅猛地扩大.通过对网络的追问、思索、批判、结构、解构、识别……我们认识自己与世界的深度正在迅速下潜,新的观念与理论风起云涌,蔚为大观。  相似文献   

16.
社会危机事件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而网络传播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社会危机事件的演变和进程。面对社会危机事件,网络传播具有传播形式和渠道多元化和信息整合能力等优势,也有片面追求点击率、缺乏灵活性、缺乏公信力、“把关”效应减弱等不足。网络传播应当扬长避短。消除社会危机事件对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7.
浅析网络传播渠道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楠  梁丽 《新闻世界》2009,(12):149-150
伴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渠道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尤其是web2.0与SNS技术的运用,使网络传播渠道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网络传播渠道与传统传播渠道的深层次交融、网络使用者角色定位增加、渠道中信息过滤的弱效性与迟效性等,值得关注探究.  相似文献   

18.
Web2.0的冲击 传播产业无疑是近年来变化最剧烈的产业之一,尤其是网络媒体的崛起,更影响了整个传播环境。近年来风起云涌的几个名词:网络游戏、实时通讯、博客、网络拍卖、网络书房等,无一不在中国产生重大影响。麦克卢汉的媒介决定论提及:传播工具的改变,将影响整个传播行为的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一、携手前进,共谋媒体发展当前纸介媒体受多种信息传播渠道包括网络的影响,原有优势已经不再。厚报取胜时代已经过去.也不可能“谁吃掉谁”。而且广东地处沿海,受境外媒体冲击更为直接。纸介媒体内部的不规范竞争,会导致多败俱伤的局面。媒体之间的不和谐声音,会造成内耗.难以发挥在和谐社会中心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随着新的传播技术、传播手段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卫星电视、光缆电视、数字压缩技术和宽带网络的迅速普及.传媒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发生了史无前例的深刻变化。面对网络、无线通讯等新型传媒栽体形式给报业造成的冲击,传统报业如何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慎重决策,拓展产业,增强竞争能力,发展壮大自己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