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征 《吉林教育》2005,(11):15-15
从今年长春市中考招生情况看,各校,尤其足名校的录取分数相差悬殊。有的学生考分达到某校的公费标准,可家长却自愿自费上了另一所较好的学校。一分或几分之差,舍得花几万元上学,为什么?有的家庭并不富裕,有的家长借钱给孩子上学,就为孩子能受到优质的教育,为了孩子能考上大学、考上名牌大学。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好孩子?对于这个问题,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学习成绩好,能考上重点中学,就是好孩子。就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有的家长只要孩子专心读书,其他什么事都由家长代劳;有的家长不愿孩子当班队干部,怕影响学习;有的家长不愿让孩子参加班队活动,认为孩子到学校就是读书,只要书读好,活  相似文献   

3.
接送孩子上学已成为家长的沉重负担,现在几乎每一个小学生都需要家长接送。在大城市里,由于车多人多,怕出现交通事故;有的地方治安不稳定,拐卖孩子的现象时有发生;孩子小,独立生活能力差……因此,家长不放心,要接送一下孩子,这是可以理解的。可现在,一些初中一年级、高中一年级的学生,第一次入学时,家长也要送到学校才放心;甚至孩子考上大学了,家长还要千里迢迢送到大学,把孩子安顿好了以后才肯离去。这  相似文献   

4.
又有一批孩子要上小学或是升入中学,如果有选择的可能,什么样的学校是父母应当为孩子选择的?考虑的时候,学校的哪些因素是父母应当关注的?冉乃彦老师在他的QQ群里和家长讨论了这个问题。参加讨论的有的是家长,有的是老师,有的有双重身份;他们的孩子有的已经上学了,有的将要上学。他们的想法,或许能给读者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5.
在与幼儿家长的接触中,他们问得最多的是孩子将来上学的问题。有的孩子还在幼儿园中班,家长就开始操心孩子怎样适应小学生活。大班孩子的家长更是焦虑不安。通过下面几个事例,可了解家长在孩子入学问题上最常见的困惑,同时为您支几招儿:  相似文献   

6.
对于孩子已经上学的家庭来说,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家长脸色,也就是态度的好坏:孩子学习成绩好,家长喜形于色,对于孩子奖赏有加;孩子的学习成绩一旦出差错,家长的脸色马上由晴转阴,有的甚至对孩子大打出手。学习成绩好的孩子真的就能一俊遮百丑不用家长、老师费心地去教育吗?答案是否定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家长会上,老师从养成孩子学习习惯角度谈及孩子入学准备问题,家长们忧心忡忡,有的家长觉得自己孩子的生日小,上学吃亏想再蹲一年幼儿园;有的家长觉得早上学没问题,“我当年就是提前上的学”。其实上学年龄只是参考,关键看孩子是否已经达到“入学成熟水平”。所谓儿童“入学成熟水平”指的是从视知觉、听知觉、运动能力、数学准备、神经协调发展水平判断孩子是否达到作为小学新生应该达到的要求。一、视知觉的技能测试视知觉的技能主要有空间关系、视觉辨别、图形—背景辨别、视觉填充、物体再认等几个方面。——空间关系是…  相似文献   

8.
每年的五、六月份是大班孩子的家长比较忙碌的时候,因为要为自己的孩子选择小学。有的家长认为要选择一所好学校,有的家长认为要选择一位好老师。不管您的看法怎样,我们提醒您,首先要做好孩子上学前的准备.  相似文献   

9.
黄紫妍 《家教世界》2023,(11):36-37
<正>自打孩子上学以来,家长朋友们面对孩子出现的各种问题,有的焦虑不安,有的情绪大爆炸,更有矛盾激化的……其实,家庭和学校之间有一条连心桥,不妨家校面对面,坐下来聊一聊,相信在良好的沟通下,一定能携手陪伴孩子走过美好的成长岁月。  相似文献   

10.
《家庭与家教》2004,(3):4-9
随着春天到来,中考的紧张步伐也不期而至。中考,不仅仅是考学生,更是考家长。从某种意义上来讲,面对中考,家长的压力比孩子更大。中考是孩子所面临的第一道人生选择关口,它是一种分流考试,对于不上普高的孩子来说,中考意味着他的工作定向、人生定向,这是他人生中一件大事;而对上普高的学生来讲,考上一所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已经迈进了大学的门槛。而在现实生活中,考上好高中甚至比考上好大学都难。在人的一生中,关键的往往就郡么几步,中考无疑是很关键的一步。家长深知中考的重要性,普遍对孩子的期望值较高。而参加中考的孩子大多不过十五六岁,对中考和自己的一生有什么关系并无认识。家长无形中会把自己的压力转嫁给孩子,有的则直接对孩子施加压力。结果事与愿违。这一期,我们就中考这个绕不开的家教大事,请专家和资深的中学教师为家长们把把脉,他们的提醒与建议,还有几十年的经验之谈,一定能给家长与孩子一些共同的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生中一部分人对学习厌倦了,课上不注意听讲,课下不完成作业,甚至逃学或离家出走。极个别学生产生了逆反心理,仇恨乃至杀害逼迫他们学习的亲人。虽然有关部门三令五申要减轻学生负担,要加强素质教育,但落实起来困难很大。本文就家庭的不良影响和家长如何缓解孩子的厌学情绪两个方面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家庭对孩子产生厌学情绪有哪些影响呢?1.家长对子女期望值过高,望子成龙心切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必须考上重点中学、名牌大学,毕业后出人头地,有一份高级白领工作。为此,个别家长逼孩子晚睡早起,除了上学就是在家里读书,写作业,不许看…  相似文献   

12.
时下有的家长扮演着古代“书童”的角色,诸如替读小学的孩子背书包、扛琴盒、削铅笔,为上中学的孩子陪读、陪考、找家教,甚至要亲自把考上大学的孩子送到学府,有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两代家长不辞辛苦千里迢迢整体护送,  相似文献   

13.
孩子上学,家长“陪读”;孩子读书,家长坐在旁边当“顾问”;孩子写作业,家长坐在旁边当“参谋”;有的孩子学什么,家长也重新当起了小学生,同样也学什么;个别家长甚至还经常代替孩子做作业。这种现象反映了家长“望子成龙心切,教子成才无方”。  相似文献   

14.
一、农村推行新课程改革的困惑及其原因 1.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所形成的旧人才观,不利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农村家长送孩子上学是为了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家长更愿意学校开展"应试教育",让孩子在学校受到严格管教,只希望子女在校学习成绩好,其他方面根本不重视.  相似文献   

15.
言论     
言论供孩子上学就像一场赌博———初中、高中的费用已经给家里带来沉重的负担,孩子能否考上大学还是未知数。孩子考上大学家里会背上一个更大的包袱,大学毕业能否找到好工作仍是未知数。面对这些未知数,许多农村家长需要拿出大笔钱去“赌”。读点:一旦这场赌博以失败告终,对于有的农村家庭而言,有可能要用许多年甚至一辈子的时间来还债。上帝恩赐的最后礼物———82岁的杨振宁形容28岁的未婚妻翁帆。读点:这个……至少他们不是早恋了。官场如球场,做不好也要下课。———“引咎辞职”制度引入刚刚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公务员法草案…  相似文献   

16.
夏祥洲  冉文 《云南教育》2014,(15):14-16
正值暑期,各式各样的兴趣班、辅导班报名火热,学生们比上学还忙。暑假里至少有一半的孩子要在各种培训班中度过,有的孩子一个暑假至少要报两三个兴趣班。然而对于孩子来说,这些兴趣班究竟有几个是自己真正喜欢的?家长是不是应该给孩子一个自由快乐的假期?在现实与无奈之间,孩子与家长都很纠结。  相似文献   

17.
家有考生,每个做家长的都多了几分期盼,都期盼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但同时又多了几分焦虑:孩子的成绩状况、高考政策、高考信息、填报志愿等,都是家长们必不可少要去关注的事,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到孩子高考的成败。对艺术类考生家长而言,焦虑的事情似乎更多些。孩子除参加普通高考文化考试外,还要参加艺术专业考试。很多艺术考生家长要么没时间去关注,要么抓不住方向,结果事倍功半,遗憾终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一年级新生中,总有些孩子不能适应小学生活,跟不上班。如有的孩子不肯上学或要家长陪读,觉得离开亲人就没有安全感;有些孩子对上学很茫然,希望老师讲故事做游戏。个别的还带零食到学校来吃。不少孩子上课坐不住,没有听课习惯,自控能力差。还有不少孩子开始上学有新鲜感,但不到一个月就  相似文献   

19.
目前应届高小毕业生家长的思想,大体有这样两种:一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他们一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上中学,认为小学毕业了,去参加劳动生产特别是农业生产是不光彩的,这些家长表现比较紧张。其中有的说:“孩子考不上中学,这—辈子就完蛋了。”有的对自己的子女这么说:“你还是要吃鱼、吃肉、住大洋房?还是要住草棚、拿锄头?如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内容应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但是从现实情况看,小学生生活能力低下与新课标的要求存在明显的差距。请看:镜头1:一年级教室里,班主任觉得教几位学生做值日实在是太费力了,倒不如自己包办代替算了。来校接送孩子的七、八位家长看到后干脆替自己的孩子当起了“值日生”。镜头2:有的家长一手提着孩子的书包,一手牵着孩子上学,有的用自行车、摩托车,甚至用小轿车送孩子上学。镜头3:家长好容易把孩子送到校门口,“红领巾监督岗”要逐个检查同学有否挂校徽,戴小黄帽,挂红领巾。“哎呀,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