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今,研究《四库全书》,已有专家学者称之为“四库学”。陈垣少年时就接触《四库全书总目》,后又刻苦研读《四库全书》,发表了不少整理与研究《四库全书》的成果,是研究《四库全书》的“领军”人物。本文试就陈垣与《四库全书》的关系,作一个简单的梳理。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图书馆藏有乾隆四十七年抄成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正本一部。多年来,甘肃省图书馆不但对文溯阁《四库全书》进行了妥善保管,而且十分重视相关研究资源的搜集工作,对《四库全书》的研究,也有所涉猎。为促进四库学研究的深入开展,甘肃省图书馆在2005年引进清华同方光盘有限公司推出的TPI软件系统,2006年《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建设被纳入了日程。文章从数据库建设的基本情况、数据库的分类导航、使用及维护情况等方面对《四库全书研究资源数据库》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浙本《四库全书总目·存目》与胡虔刻《四库全书附存目录》著录书目相比,《四库全书总目》有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无者七种,《四库全书总目》无而《四库全书附存目录》有者三十四种。这差异性反映出《四库全书总目》成书过程某些原始的面貌,包括门类、次序的调整,收录书目的撤出与补人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大致有:著录改为存目,存目改为著...  相似文献   

4.
从著录数量,排序,书名,解题等方面对《四库全书总目》与《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进行比较,《总目》,《简目》一祥一略,但其思想主旨却是一脉相承,《总目》与《简目》尽管有诸多不同,但最大的共同点是分类体系相同。  相似文献   

5.
《四库全书荟要》是纂修《四库全书》的衍生书籍,是四库学研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深入研究四库学大有裨益。《四库全书》与《四库全书荟要》著录书籍数量相差较大,编纂蒇工时间不同,编书要求也不尽一致,导致它们的体例内容略有差异,在四库学上二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本文主要从《四库全书荟要》中著录书籍的缮录校勘、分类编排、选录原则方面展开论述,探讨《四库全书荟要》的四库学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从《四库全书》产生的背景、纂修经过、历史考证研究、主要内容、意义及历史地位等五个方面来对其进行研究,为《四库全书》的更深研究及交流作进一步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自《四库全书》问世开始,订正《四库全书》钞写讹误,就成为四库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四库全书》的版本价值和史料价值亦颇受怀疑。《四库全书》异文是指今收入《四库全书》与四库中其他著作征引之文及今传世版本不同的文字。本文选取了四例异文进行了考辨。  相似文献   

8.
宋木文 《图书馆》2002,(3):91-93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我国迄今为止最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续编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的国家重点出版工程。《续修四库全书》从 1 994年开始启动 ,历时 8年 ,到 2 0 0 2年 4月完成了全部 1 80 0册的编纂出版工作。《四库全书》的重大贡献与历史局限性清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 (1 772年 2月 7日 ) ,乾隆皇帝弘历诏令各省征集历代及本朝图书。翌年二月 ,《四库全书》馆在京城设立 ,纪晓岚等任总纂官 ,各学科领域的学者约三百余人参加 ,历时 1 0年 ,至乾隆四十六年 (1 781 )第一套《全书》缮竣 ,贮藏于北京紫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中国古代最大、最重要的一部丛书,《四库全书》自问世起就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早期《四库全书》研究多受民族主义思潮影响,着重阐发其对古籍的篡改、禁毁及其反映的清代国家权力对文化领域的强力干预。民国时期,陈垣、余嘉锡、胡玉缙、杨家骆等名家前辈都对《四库全书》及《四库全书总目》用力甚深,  相似文献   

10.
《大明会典》是明代官修行政法典,其刊本有两种,一为一百八十卷本正德《合典》,一为二百二十八卷本万历《会典》。然《四库全书》收录了正德《会典》,却未收内容更为详尽的定本万历《会典》。对此,《四库全书总目》进行了一系列解释。笔者经过详细考证,认为《四库全书》对万历《会典》是讳而不录,《四库全书总目》之解释是为之而做的配套谎言。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坎坷命运及落户甘肃的经过,赞扬了甘肃省图书馆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所做的重大贡献,对甘肃省与辽宁省之间《四库全书》国宝纷争进行了客观综述。  相似文献   

12.
《四库全书总目》(以下简称《总目》)共二百卷,它是《四库全书》的解题目录。《总目》与《四库全书》的关系非常密切,正如台湾学者杨晋龙所说: 《总目》和《全书》是连体婴,无法截然二分。同时《全书》的内容是一本一本成形的书,为何要著录或舍弃这些书?著录的书有那些版本、内容上的问题?存目的书何以不被收录等等及《全书》无法说明的事实,都得靠《总目》来说明解释;而且二者的弃取原则、评价标准,也并无差别……就书的内容而言,《全书》没有《总目》“存目”一类的书,所以两者有些差别;就其主旨而言,两书是二而一,《总目》隶属于  相似文献   

13.
高远 《兰台世界》2009,(5):52-53
本文通过介绍近年来台湾硕士生研究《四库全书》之成果,讨论《四库全书》的研究范围并深入分析,以期更多新的研究领域的出现。  相似文献   

14.
文津阁《四库全书》是7部《四库全书》中存放保管最完整的一部,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大典。文津阁《四库全书》影印本的出版,促进了世界各国学术界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利于中华民族文明的传播。由于当代读者对古籍分类不十分了解,致使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检索不便的问题。经过不断的研究探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4种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总目》是以目录学、文献学为基础建构的,然而成书于众人之手的《四库全书总目》舛误在所难免。文章以《四库全书总目》集部提要为研究对象,辨证其舛误六则,以期把握《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语的要义。  相似文献   

16.
文溯阁《四库全书》琐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详细阐述了文溯阁《四库全书》的入藏、保管、校对、迁徙及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7.
《续修四库全书》作为全国迄今为止最大型丛书《四库全书》的续编,是经新闻出版署(现为总署)和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批准的重点出版项目。《续修四库全书》从1994年年初开始策划,到2002年4月完成全部1800册的编纂出版工作,历时八年,终于实现了几代学者梦寐以求的夙愿。《续修四库全书》与《四库  相似文献   

18.
《四库全书总目》堪称清代乾嘉学术的代表性作品,总集的编纂也是清代学术风尚所及,《四库全书总目》对历代总集均有著录,从其对总集的定义到各总集的著录,凸现出了批评意见,即批判真赝错杂,批判先自表彰,批判互相标榜,批判略远详近,批判兼收滥采。  相似文献   

19.
张升 《图书情报工作》2008,52(11):143-146
《四库》底本,即《四库》馆臣据以校办并抄入《四库全书》的《四库》馆书。《四库》稿本,即从《四库》底本到定本这一编纂过程中形成的各种修改本。二者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也有根本性的区别,如它们在范围、特点及来源等方面的区别。《四库》底本与稿本在《四库》馆闭馆后流散严重。不过,现幸存于世的《四库》底本、稿本仍有不少,是我们研究《四库全书》的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20.
罗瑛  袁芸 《图书与情报》2007,(4):124-125,130
由于多种原因,《四库全书总目》存在诸多问题,而至今鲜有人涉及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提要》在许多方面,正补其不足。文章从篇(首)卷、姓名字号谥号、时间及其他方面,分类例举,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