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涂光禄教授80年代所调查的当时老派语音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调查与分析,发现都匀话新派语音系统与老派语音系统的区别是非常明显的,老派语音中的诸如声母的腭化现象、韵母中的[yφ]、[φ]、声调中仍保留入声等语音现象已经完全消失,新派的都匀话与其他西南方言越来越接近。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方言音系在内蒙古西部方言中具有代表性。近几十年来,东胜老派方言与新派方言有一定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于东胜话新老派在语音方面的差异。基于实地调查结果,新老派的语音差异主要体现在韵母方面,语音新老差别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新派受到普通话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环江官话属西南官话桂柳片,由于受普通话的影响,环江官话的新派和老派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声韵调三方面进行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环江官话属西南官话桂柳片,由于受普通话的影响,环江官话的新派和老派存在较大差异.本文从声韵调三方面进行描写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509个中古入声字在山西晋语区新派方言和老派方言中舒化情况的调查,从入声舒化后的调类归属方面,对山西晋语区新老派方言的入声舒化的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描写、分析及比较。与老派方言相比,新派方言中入声舒化字的数量大大增加,甚至达到老派方言入声舒化字数量的6倍左右,这与普通话的强势影响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新老派方言入声舒化的归调规律表现一致的方言中,其差异主要体现在每类声母入声舒化后归调的舒化字数和占比的不同;在新老派方言入声舒化的归调规律表现不一致的方言中,新派方言入声舒化后的归调有向普通话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扬州方言核心词新老派变化结果显示,前100核心词,新派、老派与普通话差异分别达13%和38%;后100核心词,新派、老派与普通话差异分别达19%和48%.老派向新派变化过程中,出现向普通话靠拢趋势,以及词义缩小和色彩变化等特征.引起这种变化主要原因有三:社会发展、生活变化,语用心理,语言环境.  相似文献   

7.
陕西安康市城区方言老派、新派用词不同。本文从使用上的多对一、一对一、一对多以及构词方式等方面,描写分析了老派、新派的主要词汇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体现在声母、韵母和入声三个方面:声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章组字和邪母字上;舒声字韵母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部分假咸山摄、臻摄、流摄字上;入声的差异体现在入声调和入声韵两个方面。沭阳东小店方言的新老派语音差异呈现出一种系统性,入声的差异中出现了入声消失过程中的逆反现象。  相似文献   

9.
程序 《现代语文》2010,(5):105-107
向普通话读音靠拢是各方言语音演变的普遍趋势,但江西鄱阳方言先、仙韵见系字读音的年龄变异却呈现出相反的趋势,韵母由老派的以[yen]为常转变为新派的以[ion]为常。笔者经过研究认为,这是因为前一种读法与鄱阳镇周边乡镇读法类似,因而带上了低声望的标记。新派的与普通话趋远的读音变化,实际上主要是由于与低声望语言变体保持距离的排斥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广西龙胜和平乡优念话有声母22个,韵母37个,声调5个。其主要音系特点:声母方面,心母今绝大多数读[k];书母入声多读[];见母今绝大多数读[k];匣母大部分没有发生鄂化,今多读为[x];次浊声母中除明母、泥来母外,大部分读[¢];韵母方面,无塞音尾,[-m]绝大部分并入[-n]。声调方面,无入声调,上声不分阴阳,平声和去声大多依声母的清浊分阴阳两类;早期官话借词多依调类进行匹配,晚期官话借词多依调值进行匹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