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金元文坛巨匠元好问逝世750周年之际,由忻州师范学院和元好问学会、辽金文学学会共同举办的"纪念元好问逝世750周年学术研讨会",于2007年8月9日至12日,在元好问的故乡山西省忻州市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2.
元好问的诗、词、文及文学理论等,都代表了金元文学的最高成就,为历代的金元文学研究者所注目。20世纪中,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和研究方法的变革,元好问研究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从研究成果的数量和研究方法、评价角度等方面综合考察,本世纪的元好问研究可分为三个阶段。⒈世纪初至40年代的元好问研究;⒉50至70年代的元好问研究;⒊80年代至世纪末的元好问研究。  相似文献   

3.
由中共山西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元好问学会、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忻州师范学院承办的"元祠重修落成典礼暨第六次元好问研讨会"于2010年9月28日圆满结束。这次为期三天的研讨会在山西省忻州市顿村温泉度假村会议中心举行,来自内地、香港、台湾三地的4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这次学术盛会,向大会提交学术论文42篇,论著一部。  相似文献   

4.
为纪念鲁迅逝世五十周年,湖北省杂文学会于一九八六年十月十七、十八两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首届杂文学术研讨会。到会代表六十余人,交来和宣讲了论文二十五篇。省杂文学会副会长、《语文教学与研究》主编邓黔生主持了开幕式。华中师大副校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王庆生致开幕辞。  相似文献   

5.
由华东师范大学朱熹研究中心及古籍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等单位联合发起举办的“纪念朱熹诞辰870周年、逝世80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0年10月8日至10日在上海召开。来自美国、韩国、日本、德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以及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专家学者60余人出席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40多篇。与会人士对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的哲学、政治、经学、史学、文学、伦理、教育、自然科学、宗教等思想,以及对朱熹著作的考证、朱熹历史地位的评价等问题展开了充分、深入的讨论,是“近  相似文献   

6.
元好问是金元文学大家,他的词作兼豪放与婉约之长,继两宋诸大词人之后将词推向了一种新的境界.<摸鱼儿·雁丘>、<摸鱼儿·双莲>是其两篇主要词作,对"生死相许"的人间至情做了深层的诠释,并充分体现了元好问摧刚为柔,刚柔相济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7.
由中共山西忻州市委、忻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元好问学会、中国辽金文学学会、忻州师范学院承办的"元祠重修落成典礼暨第六次元好问研讨会"于2010年9月28日圆满结束.  相似文献   

8.
2009年11月20日至23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杨明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纪念学术研讨会在成都举行.会议由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承办.与会学者一百余人,提交论文110余篇.会议围绕回顾和总结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三十年及纪念杨明照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展开.本次大会学术讨论集中于以下方面.  相似文献   

9.
四川国际比较文学学术研讨会1991年9月17日至18日在乐山市召开,出席大会的有德国、瑞典、澳大利亚等国学者和国内代表共五十余人,会议收到论文三十余篇。 会议由四川省比较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曹顺庆教授主持,省比较文学学会会长杨武能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比较文学学会、四川省作家协会、北京比较文学学会、《中国比较文学》杂志、《外国文学研究》杂志等十余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元史》及有关别集为考察对象,对元好问培养文学后人的事迹进行论述。认为:元好问对元初文学家的培养,是对元代文学发展繁荣的直接贡献,且不说活跃在元初文坛上的诗文家多出于他的门下,仅就培养出白仁甫这样的文学姣姣者,其功绩便是无人能比的。因此,他们可以说,元好问不仅是雄居金元两代的文学大家,同时也是开创元初文学局面的风流人物。  相似文献   

11.
为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70周年诞辰,由省教委委托江西省高教学会、教育学会、省教科所联合举办的「全省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70周年教育学术讨论会」于6月21—22日在南昌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大会交流61篇,近100位代表出席了大会。  相似文献   

12.
金元之际的文学大家元好问,博学多才,通经惯艺,不仅诗文精绝,书画超群,而且擅长医道,在中医中药学方面颇有造诣。元好问的医学成就和他的文学作品一样,都是留给后世的宝贵遗产。  相似文献   

13.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就文学而言,元好问不仅是有金一代的杰出代表,也是他那一时代南北中国的巨擘,在诗、词、散文、散曲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在诗论与史学上,元好问是金代最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许多文学批评史把他列入中国古代杰出批评家的行列,他的后半生又以史名显于世,凭其对《金史》的贡献也足以奠定他为金代最杰出的史学家的地位;元好问作为文坛领袖与卓越的文化活动家,在维护延续中原传统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10-13日,"纪念扬雄诞辰2070周年暨四川省扬雄研究会第一届学术会议"在成都召开,2018年4月11-13日,"扬雄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纪念扬雄逝世两千周年学术研讨会"又在成都召开。两次会议,我提交了同题论文《对千秋孤圣扬雄的传神写照——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发覆》,在参加第二次会议前略有增补。这篇论文论证的核心观点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的传主是扬雄,而非陶渊明本人。这篇论文在发  相似文献   

15.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文坛领袖,他的成就和贡献是多方面的。就文学而言,元好问不仅是有金一代的杰出代表,也是他那一时代南北中国的巨擘,在诗、词、散文、散曲等方面均取得很大成就;在诗论与史学上,元好问是金代最杰出的文学批评家,许多文学批评史把他列入中国古代杰出批评家的行列,他的后半生又以史名显于世,凭其对《金史》的贡献也足以奠定他为金代最杰出的史学家的地位;元好问作为文坛领袖与卓越的文化活动家,在维护延续中原传统文化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共产党诞生70周年前夕,由江西省教委委托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江西省教育学会、江西省高教学会联合举力的“全省教育系统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了70周年教育学术讨论会”,于6月21日至22日在江西师大举行。会议共收到论文101篇、交流61篇,近100名全省各地代表参加了讨论会。讨论会的论题主要有:1、中国共产党在新  相似文献   

17.
元好问是金元之际的文学大家,其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当时与后世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元好问文学创作思想的形成过程和主要内容进行具体的论证与阐述,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其词作的独特风格。认为:元好问在创作理论上一方面主张刚健豪放、自然真淳的文风,另一方面又强调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注重温婉含蓄,在这一理论指导下,他的词作呈现出一种“疏快之中,自饶深婉”,“刚健含婀娜”的独特风格。这对改变金元之际单一的风格。推动文学创作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纪念南宋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在治所设于兴元府南郑县(今陕西汉中)的“四川宣抚使司”从戎840周年,深入研究陆游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弘扬陆游的爱国主义精神,由中国陆游研究会、汉中市人民政府、陕西理工学院主办,汉中市陆游研究学会、汉中市博物馆、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承办的“纪念陆游从戎南郑840周年暨唐宋诗人与汉中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4月13日至15日在陕西省汉中市举行,来自日本国和国内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四川、陕西等12省市高等院校、社科研究单位的八十多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会议共收到学术专著5部,论文57篇。  相似文献   

19.
为庆祝国庆三十周年,推动科研工作的开展,检验科研成果,我校各系于10月8日至17日,与有关学会联合举办了学术报告会。这是十多年来我校一次最大规模的学术报告会。提交这次报告会的论文有130余篇。会上印发和宣读的论文有116篇,其中自然科学53篇,社会科学63篇。报告会由学校统一安排,分别在各系举行。报告后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二百余名来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于元好问书刻作品的考释辨析,进一步厘清元好问书法观嬗变的脉络。从而得出元好问就是金元之际书学倡导复古的先行者的结论。郝经延续着这个脉络继续强调复古,源头也是可以追溯到元好问,这样元好问的在书学史上的意义就立刻凸显出来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