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春琴 《编辑学报》2014,26(3):240-240
正目前各种刊物对PM2.5(PM2.5)的书写混乱。不同的刊物对"粒径小于等于2.5μm的颗粒物"有不同的书写形式,有写成"PM2.5"的,如《天津市PM2.5中水溶性无机离子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1],也有写成"PM2.5"的,如《关于PM10、PM2.5的书写方法之商榷》[2]。此外,同一刊物也有不同的书写形式。如《我[3]  相似文献   

2.
正雾霾恐惧的蔓延,何时是个尽头?面对雾霾时,现今我们能做的只有"围剿"口罩和空气净化器了。政府急需加快解救雾霾的步伐,作为PM2.5的"得力贡献者",企业也需随时跟上。2013年进入12月份以来,中国25个省份、100多座大中城市再次遭遇雾霾侵袭。北京、上海、南京等相继沦陷为雾霾重灾区,湖北、浙江、湖南、江苏、安徽等地雾霾天创下历史纪录。国家气象局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中国平均雾霾天数已经创出52年来之最。虽然政府部门采取了工业企业关停减产的措施应对雾霾肆虐,但收效甚微,雾霾正在对人们的生活产生越来越多的负面效应:学校停课、汽车限行、商速封闭。而更让有关部门尴尬的是,制造出雾霾的空气污染物来源,目前仍然是一个迷。就在各地频频上演着"人雾拉锯战"的同时,雾霾商机也越来越多地显现出来。对大部分人来说,雾霾是挥之不去的困扰,但对一些人来说,雾霾是难得的生意。  相似文献   

3.
包玉青 《今传媒》2012,(8):38-39
"PM2.5"是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专业概念,也是2012年两会和政府工作中环保议题的焦点。而对于媒体而言,有关"PM2.5"的报道突破了传统环境报道的原有范式,呈现常态化、理性化趋向。本文以上海市党报《解放日报》为研究对象,针对以下几个问题进行思考:报纸媒体中的环境报道具有怎样的特点和创新之处?记者在环境报道中肩负怎样的责任?  相似文献   

4.
<正>前天,也就是2013年10月21日清晨,哈尔滨市发生了史无前例的重度雾霾,其间PM2.5指数持续爆表,哈尔滨市教育行政部门于早上七点通知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停课,复课时间视天气情况待定。此时此刻,黑龙江省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处于重度的雾霾空气污染中,包括齐齐哈尔、大庆、鸡西、鹤岗、七台河都被不同程度的雾霾笼罩。部分公交线路暂停运营或者加大发车间隔。哈尔滨广播电视台,从发生雾霾的第一时间即敏锐地确定了直播报道方案,全体编播人员在接到通知的30分钟内全部抵达工作岗位,并迅速进入了直播状态。上午10点整,特别新闻报道直播节目"雾锁冰城"成功推出!  相似文献   

5.
健康新知     
《中国新闻周刊》2013,(41):95-95
:(坏消息 PM0.5危害更大 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严重雾霾天气,  相似文献   

6.
杜诗画 《青年记者》2016,(23):19-20
2013年“雾霾”“PM2.5”走进公众视野以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作为雾霾重灾区的北京,在2015年12月首次启动空气污染红色预警,这是由雾霾导致的最高级别预警响应.《新京报》作为北京一家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从2015年11月雾霾频繁出现开始,就不断进行追踪报道,并形成雾霾报道专题.本文对《新京报》2015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的雾霾报道进行内容分析,按照报道篇数、版面安排、报道主题和消息来源四个方面进行统计,分析《新京报》是如何构建雾霾报道议题的.  相似文献   

7.
读者来信     
封面反馈@山野客:报道深入浅出,令人警醒。当年在京短居也常体验雾霾天气,看来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不仅仅是优越的生活。@刀笔燕十三:关于空气质量监测标准,专家表示"技术没问题时机不成熟"。如此看来,享受发展就得忍受适度污染。@朱维理:"京城雾扰"将蓝天门槛再度提高——国家环保局有望将PM2.5纳入绿色发展指数。但正如报道所言,治理雾霾不仅是标准问题,需要跨区域联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天鹰:报道中的对比图做得非常生动,让我联想到不仅北京,今年很多地区遭遇极端天气,这警示加速工业化也要保护环境。  相似文献   

8.
"媒体融合"是当前学界热烈探讨的一个课题,也是我国政府十分重视的一个议题。而媒介环境学派是当今传播学的三大学派之一,因此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来考察媒体融合在当下来看就显得十分重要而迫切。所以,笔者试图从媒介环境学派的视角考察我国新旧媒体融合的实质,并试图指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的实质,即最终实现媒介与人的融合。  相似文献   

9.
正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联合天津广播电视台交通广播、河北人民广播电台共同推出"美丽环境绿色行动——京津冀媒体大型环保主题系列活动"于4月11日正式启动。活动由贯穿全年的主线"京津冀三地探寻PM2.5大型采访报道"、"世界地球日特别节目——绿色出行马上启动"和"世界环境日特别行动——垃圾分类从现在开始"三部分组成。"京津冀三地探寻PM2.5大型采访报道活动"于3月22日启动,预计10月收官,历时8个月。期间将通过三地交通广播记者与热心听众共同走访调研、现场采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以环境议题"PM2.5"为研究对象,以议程设置为理论框架,着重于属性议程设置,分析2012年5月1日至2013年5月1日期间"PM2.5"议题在中国的议程设置过程,考察真实世界指标、政策议程、媒体议程、网民议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舆论与真实世界并非完全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媒体报道与网民议程相关,但相互间设置关系较复杂;媒体和网民议程的信源及对象选取差异较大;两者议程属性皆偏重"现在-问题"型,停留在"浅绿色"环境观念阶段;媒体议程情感偏中性,网民议程多负面。本研究改良了传统议程设置过程模型,提出我国环境议题建构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新年伊始,雾霾锁京城.监测站PM2.5的浓度已超过每立方米600微克.1月12日夜间达900微克.按国家新标准,超过200微克为重度污染,超过300微克对所有居民均有危害.电视台提示:在空气重度污染时,老人与儿童应在室内,不要外出,以免健康受损.  相似文献   

12.
1月13日前后,我国中东部地区受雾霾天气的影响出现严重污染,相关报道遍及国内大小媒体,(PM2.5)"爆表"则成为媒体报道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综观之下不难发现,媒体有关此事的报道(包括文字稿和图片)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从科普的角度介绍PM2.5是什么、如何测量以及它对于人体健康、大气环境的危害性;二是引述医疗部门或有关专家的建议,提供一些防范措施,如少出门、少抽烟、少开窗、选对口罩、清淡饮食等;三是介绍北京等重污染地区相关部门采取的应急方案,包括健康防护措施、强制性减排措施等;四是分析PM2.5的主要来源,包括日常发电、工业生产和汽车尾气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以及工业气体排放和建筑工地扬尘等.也有少数媒体的分析涉及更深的层面——末端处置与源头治理的关系问题,提出环境污染治理的紧迫性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进而提出政府、企业、公民各自的责任问题.如1月14日人民日报评论《美丽中国,从健康呼吸开始》.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1月14日,南京市气象局官方微博"南京气象"发布了一条有关"PM2.5细微颗粒物浓度"的微博,不过这条微博很快就被删除,此事一时在社会上引起巨大争议。2011年12月1日,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专门就"南京气象局官方微博公布PM2.5数据后又删除"作了回应:"气象部门有很严格的业务规范,官方微博也做了严  相似文献   

14.
京城雾扰     
雾霾,雾霾!在201 1年的第N场大雾里穿行,北京空气的能见度很低;在各种通讯和互联网技术里穿行,虚拟世界的能见度很高。戴着猪鼻子一样的防护口罩,人们知道国际的空气质量标准有对细颗粒物PM2.5含量的要求;亲自测试自家汽车的尾气排放,人们明白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是污染来源的一部分。网民的调侃不仅是对自己无奈和焦虑的消解,也促进了官民互动式的决策过程;环保专家的专业意见正在促成跨区域的联动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系统梳理了自2009年以来我国学术界对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发展的研究成果,选取了"三网融合的传播学意义及对传媒格局的影响"、"三网融合下各产业的发展"、"三网融合下广电的应对措施"和"对三网融合的规制改革"等四个重要议题,对比了学界对各个议题的不同研究视角和观点碰撞。基于对现有研究不足的认识,本文尝试援引媒介生态理论的框架,找到三网融合与广播电视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论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三重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媒介化社会是社会媒介化的结果,是媒介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模式的一种表述.媒介化社会的形成有三大逻辑,一是以媒介融合为特征和趋势的媒介技术演化的结果提供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技术支撑力,为社会的不断媒介化提供了可能性;二是受众对信息永无止境的需求甚至依赖构成了媒介化社会形成的主体牵引力,是媒介化社会形成的必要性前提;三是现代社会信息环境的不断"环境化"展示了巨大的媒体影响力和建构性,是媒介化社会的必然性后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被滥用,并引发诸多新的负面问题,政府考核体系中曾经"威力十足"的"一票否决"面临质疑,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近期,在南京市改进工作作风座谈会上,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严厉批评考核弄虚作假问题,痛斥"考核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糊弄市领导"。杨卫泽发出如此严厉之辞的背景是,近期雾霾再次笼罩中国,一些城市PM2.5出现"爆表"。虽然不少城市对市民承诺"蓝天",环保考核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一票否决"内容,但并没有几个官员真正因此丢了"乌纱帽"。杨卫泽说,今后三年,南京将按照"一票否决"的要求,把节能  相似文献   

18.
新年伊始,雾霾锁京城。监测站PM2.5的浓度已超过每立方米600微克。1月12日夜间达900微克。按国家新订标准,超过200微克为重度污染,超过300微克对所有居民均有危害。电视台提示:在空气重度污染时,老人与儿童应在室内,不要外出,以免健康受损。这几天我无处可去,只好在家读书。想到过去读过的《加德纳世界艺术史》第28章,记述了一则学术掌故:"伏尔泰对卢梭:科学对‘自然’的趣味"。我又重翻出来,边读边抄。  相似文献   

19.
媒介融合的必然性、紧迫性、科学性揭示了媒介融合这条道路是媒体发展的必由之路。而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则是媒体融合后传播内容能吸引受众的法宝。讲好故事必须要把握好"歌德"和"讲德"、"追俗"和"通俗"、"包装"和"化妆"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媒体融合环境下广播电视新闻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家工程"三网融合"的实施,昭示着媒体融合时代的到来.媒体融合给传媒业界带来了新的契机,对广播电视新闻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提出我国广播电视新闻教育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包括创新广播电视新闻人才培养模式,合理设置与媒体融合相关的课程、构建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界与业界"联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