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9 毫秒
1.
<正>上世纪80年代的某天,母亲郑育之在整理她的宝贝箱子,里面放有父亲周文的书籍和父亲在各刊物上发表的文章及其他重要的东西,其中有几枚父母亲用过的图章。我出于好奇,拿起图章看着,突然发现一枚刻着"丁玲"字样的图章。奇怪!我家怎么会有作家丁玲的图章呢?我问母亲:"这图章是丁玲送给咱们的吗?"母亲回答:"不是,那是为了替丁玲领取稿费时刻的。"母亲只是简单地回答了我的问题。由于母亲忙于整理贵重物品,我不敢打搅她,就没有问下去。可  相似文献   

2.
靳诺 《出版经济》2006,(8):52-54
我是好孩子,父亲惟一的儿子. 别人告诉我,我在父亲的床边坐了一个半小时.我一点儿都不记得.离开那里时,我的头很晕,眼睛模模糊糊.沙伦挽着我的胳膊说:"我有事要告诉你."父亲去世前她一直在父亲身边.沙伦告诉我了父亲最后的遗言:  相似文献   

3.
《云南档案》2012,(11):59
<正>飞机上坐着一对父女,父亲三十左右,女儿六、七岁。空姐非常漂亮,父亲忍不住多看了几眼。女儿":看什么看,你觉得这样有意思吗?我妈一不在你怎么就这样?"父亲憋得脸通红":快吃东西,少废话,要不然以后  相似文献   

4.
我的父亲     
彭湘 《湖北档案》2014,(8):29-29
正面对生活,我们常有无法言说的时刻。我的父亲他是一个农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最后生命却在某个时刻戛然而止。他还没有来得及欣赏青山绿水,还没有享受人生的自由轻松,就永远地长眠在老家后山上了。我常常揣度,父亲这一辈子有多少欢愉。印象中最深的是他在农忙时节,挑着谷子走在田埂上,背后是一片已收割完毕的田地。坚实的步子,身影佝偻,在褐色的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专题是新闻性和专题性相结合的电视节目形式,要做好新闻专题节目,关键在于提升三个"度",即速度、深度和温度.通过"三度",提高报道的力度、厚度、广度和高度,从而锤炼出精品节目.文章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时代楷模"黄文秀:风雨兼程新长征初心无悔永芳华》为例,浅析如何创作电视新闻专题节目精品.  相似文献   

6.
酒量太大了     
<正>生病的儿子:"打针前为什么要擦棉球?"父亲:"那是酒精,先把你的屁股擦醉了,再打针就不疼了。"儿子:"可是我还是疼呀!"父亲:"那是因为你的屁股酒量太大了!"  相似文献   

7.
一位陪父亲住院的年轻人奇怪地问医生:"我父亲很瘦,血压又不高,怎么会中风呢?"另一位陪护妻子的丈夫说,妻子有风湿性心脏病,半年前发现心房有血栓,一直在  相似文献   

8.
给父亲洗澡     
妈说:“大成呀,驮你爸爸去洗澡,行嘎?”我扭头一看,父亲正背靠在床上,聚精会神地听着收音机。父亲脚崴了,已经有一个星期不能下地。我  相似文献   

9.
有批评者指出,《环球时报》只是一味地给政府抬轿子,说好话。其实不然。2012年7月21日,北京遭遇61年不遇的特大暴雨,首都北京的排水系统在这场暴雨面前变得不堪一击。《环球时报》发表社论,称这场暴雨"冲出了中国现代化的原形,以及北京作为发展中国家首都的本色"。"这场大暴雨……  相似文献   

10.
正在某文摘报上看到摘录满妹的一篇文章,此文记述她陪伴父亲胡耀邦的一段难忘的回忆。1989年元月,满妹赴长沙看望病中的父亲,过了几天,满妹要回北京处理工作上的事情。文章写道——没想到父亲居然一反常态,执意不让我走,竟转而问我:"你去过广西没有?"我回答:"上个世纪80年代初去过一次。"父亲笑了:"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了,现在广西变化大得很,一起去看看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舆论引导和新闻建构主义的角度出发,对《人民日报》关于典型人物黄文秀的报道进行内容和框架分析,试探讨黄文秀这一典型人物是如何被建构出来的,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传统主流媒体在做好典型人物报道,提高舆论引导的过程中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正>黄文秀同志生前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干部。2016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她自愿回到百色革命老区工作,主动请缨到贫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她时刻牢记党的嘱托,赓续传承红色传统,立下脱贫攻坚任务"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铿锵誓言。她自觉践行党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间,带领群众发展多种产业,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2019年6月17日  相似文献   

13.
<正>迎着早春淡淡的阳光,笔者来到位于武康路上陆良年的家。二楼客厅右侧墙上悬挂着陆诒夫妇的照片。"这是父亲晚年住的房子,每天看着照片上父亲慈祥的面容,读着父亲留下的书稿,感觉天天与父亲在一起",陆良年夫妇说:虽然父亲已经离开整整20年了,但与父亲在一起的情景依然清晰如昨。沙发前宽宽的茶几被陆诒先生留下的书稿资料堆满。陆良年退休后,将整理父亲的书稿作为自己的使命。打开一个个书柜,陆良年向  相似文献   

14.
<正>近日,84岁高龄的胡大爷到成都市档案馆查阅民国时期成都市的户籍档案,希望发现家族历史,以修家谱。经过仔细检索,在民国成都市政府的户政登记档案里,胡大爷找到了相关记录,他指着档案上的名字,感慨地说:"这份档案上的户主,就是我的父亲,这个就是我,旁边几个是我的兄长和姐妹。唉,不过这份档案也只有我能亲自过来查了。"  相似文献   

15.
邢旭 《海南档案》2004,(1):46-46
在海南岛东海岸,琼线昌、琼海之交界处,有一座椰树掩映、面海倚山、风光旖旎的村庄——琼海市长坡镇官回村。它是明代名臣邢宥当年选定的世居地。官回村不大,约三十多户,全是邢宥公后裔嫡孙。这邢姓人家大都是书香门第、官宦世家,历代外出从政从从医从教人员甚多,仅清代,该村就出皇赐恩进士  相似文献   

16.
本书聚焦习近平总书记点赞的27位优秀共产党员楷模,如深藏功名的老英雄张富清、时代楷模黄文秀、"四有"书记谷文昌、航空英模罗阳等,选取《人民日报》刊发的权威报道和评论,介绍了优秀共产党员楷模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和先锋形象。  相似文献   

17.
美保子的回忆 1945年8月,12岁的美保子在睡梦中被母亲粗暴地摇醒, "战败""回国""快"这些词语在慌乱的父母口中反复出现,美保子和姐姐一起匆忙地收拾着远行的包裹.家里好多东西根本带不走,江渡一家老小背着简单的行李随着"开拓团"的其他家庭一路向南没日没夜地奔跑.年幼的美保子累了、困了、脚上磨出水泡了,但是平日慈祥的父亲就像一只愤怒的狮子,不允许他们有一刻的停留.他们身上的包裹随跑随扔,到最后已所剩无几,父亲和母亲怀抱里还有更年幼的弟弟妹妹.  相似文献   

18.
有人会说:荒唐,偌大一个村,还难找条新闻,你家的小天地有啥写头?且听我说说,咋着抓家门里的新闻。父亲是集镇上的义务“清洁工”,每天早上空车而去满载而归。一天父亲正卸垃圾,串门的邻居说:怨不得你家的产量总“拔尖儿”。我的心为之一震:上头不正提倡多施粗肥,改良土壤结构吗?真是眼皮底下活生生的新闻。我根据平时掌握的情况又腼腆地“采访”了父亲。《王老汉的种地经》  相似文献   

19.
读者点评     
《暴雨何以成灾》@山那边是海:曾以为暴雨成灾是边远山区的事,首都的雨灾给了每个人以警醒。@France:灾难之后的创伤仍在考验着这座城市的良心。《"正娱乐"正在娱乐》@lonely哭砂:《中国好声音》,总有可以让人产生共鸣的声音。@andy非克林顿:做得挺深入,对于我们来说,只要有好声音,权威的评委,足矣。  相似文献   

20.
<正>日寇占领上海期间,父亲王鼎成曾在徐家汇地区从事隐蔽战线的斗争。这是父亲参加抗战的一段非常特殊的经历。对此,父亲和沈文元皆有记述。战斗在"孤岛"1938年,时年21岁的父亲,在中共上海地下组织的领导下,参加了由文学青年组成的"文艺通讯"活动。"文艺通讯"是"租界"内由中共党员主持出版的《每日译报》的一个专栏,以后又扩大至由进步人士主持出版的其他报纸的副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