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还“形象思维”以形象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分析评价了杨春鼎的作《形象思维学》,指出《形象思维学》一书突破了形象思维就是“艺术思维”的框框,还“形象思维”以形象思维,并对《形象思维学》一书的理论结构、基本内容作了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评价了杨春鼎的著作《形象思维学》,指出《形象思维学》一书突破了形象思维就是“艺术思维”的框框,还“形象思维”以形象思维,并对《形象思维学》一书的理论结构、基本内容作了介绍与评价。  相似文献   

3.
一、从“形象思维”研究的困窘谈起在中国二十世纪的文艺理论和美学研究中,有好几件激动人心的学术大事件是应该写进历史的。其中持续最久,影响最大的便是关于“形象思维”问题的讨论。早在上世纪30年代初,“形象思维”的概念(最初译为“形象的思索”)就被引进我国。此后的40年代、50年代、60年代“,形象思维”一直是文艺理论界和美学界的研究课题。由于“文革”初期郑季陶先生发表了《文艺领域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对形象思维论的批判》"!一文,形象思维论被戴上“反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修正主义文艺思潮”的帽子,于是,在“…  相似文献   

4.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说:“诗要用形象思维”。又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这就第一次明确地把形象思维定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说明形象思维是诗歌及其他各种文艺创作必须遵循的根本规律。要提高文学艺术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就不能不认真研究形象思维的特点,并在创作实践中自觉地注重这些特点。最近翻阅梁上泉同志的《山泉集》,其中《匠心》一诗有这样几节:  相似文献   

5.
《文心雕龙》的“神思”论是文学创作的形象思维论,刘勰以“想象”与“意象”的联系,揭示了表象运动的形式;以“具象”与“思理”的关系,阐明了理性思维的作用;以“积学”与“养气”为前提,解答了培致思维能力的条件及灵感思维的问题。这样,就从形象思维特点、运行方式、培养机制以及它与理性思维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完整地阐述了艺术思维的一般特点和规律,在陆机《文赋》创作构思论的基础上,又作出了新的理论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的发表,是整个文艺战线和我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对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具有极为深远和重大的意义。为了加深对毛主席信中所谈“形象思维”的理解,我们最近重读了高尔基谈创作的一些文章。在这些文章中,高尔基对形象思维问题,发表了不少精辟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科学地总结了文学史的经验,明确提出:“诗要用形象思维”,“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毛主席关于形象思维的科学论断,揭示了文艺创作的普遍规律,十分深刻而又概括地说明了诗歌创作与形象思维之间的关系。诗象其他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可见赋、比、兴,尤其是比、兴两法是形象思维和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法。因此弄清赋、比、兴的含意和作用是很有意义的。 赋、比、兴是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就开始采用的重要表现手法,后来研究《诗经》的人将它概括出来,并作了各种解释。《周礼·春官·太师》有“六诗”之说,《毛诗大序》则称“六诗”为“六义”,这就是指《诗经》的风、雅、颂、赋、比、兴。此后,“六义”的称法一直为历代所沿用。但《周礼》和《毛诗传》对“六义”之间  相似文献   

9.
一刘勰在《神思》篇中提出的“神思”,我们看到有几种不同解释,有的认为“神思”是指创作的想象活动;有的认为“神思”就是艺术构思;有的则认为“神思”即是形象思维。以上种种说法含意基本相近,都表述了《神思》篇的某一内容。但是能否用“想象”“构思”或“形象思维”等概念来概括“神思”的基本意义呢?恐怕不能。虽然《神思》篇不少地方都讲到创作的想象活动,如“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宝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这几句话,就很具体地描绘了想象活动的情状,不过谈想象只是“神思”篇的内容之一,而不是全部。创作离不开想  相似文献   

10.
清代初期的文学理论家叶燮,在他的《原诗》中,对于文学的形象思维问题,作了相当精辟的论述。认真研究叶燮的形象思维理论,对于我们今天讨论形象思维以及进行文学创作、文学欣赏和文学批评,都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在《原诗》中。叶燮明确肯定,文学创作主要是形象思维。他说:“文章者,所以表天地万物之情状也。”“盖天地有自然之文章,随我所触而发宣之,必有克肖其自然者,为至文以立极。”这两段话的意思是说,文学创作不是说明事物的道理,而是表达事物的情状。  相似文献   

11.
联想教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教学与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第三次研讨会综述全国教育科学八五规划课题、广西教育科学八五规划重点课题《教学与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研究》,本年在南宁举办了第三次研讨会,主题是“联想教学发展学生形象思维”。区...  相似文献   

12.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实即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启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对创作之前的作者必须保持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勰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是一篇专论艺术构思与想象的著名论文。其“神与物游”说形象地阐明了“心物交融”的过程,开创了形象思维理论的先声;而形象思维的结晶便是“意象”,即“人心营造之象”,作者要像“窥意象而运斤”的“独照之匠”那样,迅摄意象,运笔于纸。而意象的酝酿与定型,其必不可少的前提又“贵在虚静”。“虚静”是创作之前的作者所需之境静与心静的双重要求。  相似文献   

14.
“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验”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八五”、“九五”、“十五”规划重点课题。课题组在“八五”期间,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进行了教学实验与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并出版了《开发右脑——发展形象思维的理论和实践》专著。在“八五”研究的基础上,“九五”期间又继续深入进行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研究。在此期间撰写、编辑出版了《开发大脑潜能,发展形象思维创新教育丛书》。十年研究与实验的成果是比较丰富的,传统教育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通过这一研究得到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15.
毛主席在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中,一再强调形象思维对诗歌创作的重要性,对文艺创作特殊的思维规律作出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论断。“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法是不能不用的。赋也可以用,如杜甫之《北征》,可谓‘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然其中亦有比、兴。”毛主席的这一指示也是对我国自《诗经》以来源远流长的优秀  相似文献   

16.
朱宛莲 《教育》2024,(8):97-99
<正>批判性思维之于初中生而言,至关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中提到了30次“思维”一词,可见其重要性。《课标》中指出:“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批判性。”  相似文献   

17.
一文学艺术是形象的科学。艺术创造的思维特征,就是形象。《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指出:“诗要用形象思维”,“要作今诗,则要用形象思维方法,反映阶级斗争与生产斗争”,“宋人多数不懂诗是要用形象思维的,一反唐人规律,所以味同嚼腊”。在这封信里,毛主席三次提到“形象思维”,明确地教导我们:形象思维是艺术创造的思维形式,是一种思维规律,如果违背这种规律,那由此而创造的艺术作品,只能会产生“味同嚼腊”的后果。在我国古代,并无“形象思维”这一术语。形象思维究竟是指什么呢?在《毛主席给陈毅同志谈诗的一封信》里说:“诗要用形象思维,不能如散文那样直说,所以比、兴两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认识活动有两种不同的方式。即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对艺术的认识主要运用形象思维。本文结合形象思维的基本特点。并以《运河之歌》为例,浅析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完成的教学任务。“审美鉴赏”要遵循审美规律,重视形象思维,提供鉴赏条件,适时运用触类旁通的鉴赏方法 ;“审美创造”要根植于生活,重视方法的学习。《文心》在操作层面起到简单而实用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从《红楼梦》看曹雪芹的形象思维和创作方法林锦鸿文学创作属形象思维(当然也离不开逻辑思维),《红楼梦》的创作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了。尽管作者“披阅十载,增删五次”,但也常有连人物的年龄都搞不清楚的时候。熟悉《红楼梦》的人,谁都知道其中人物年龄是矛盾和混乱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