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地市广播台的优势在哪里?那就是地方特色。利用地域性、贴近性、时效性特点,抓住本地新闻报道这一重头,努力唱好“地方戏”。由于地方电台扎根于本地,拥有大量本地的通讯员和作,其“触角”又延伸到本地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故能及时获取来自基层的、有血有肉的鲜活新闻。这是地方广播电台办好地方特色节目的不竭源泉。  相似文献   

2.
刘飞锋 《今传媒》2006,(9X):50-51
2004年7月,我与10多名同事被报社派驻桂林记站,当时大家都一脸的兴奋和得意:心想,终于解放了!驻站山高皇帝远,报社管不着,地方管不了,可以自由自在、随心所欲。而且新到一个地方,有做不完的新闻资源,可以大显一番身手。  相似文献   

3.
傅洪波 《新闻前哨》2003,(12):59-59
哪里有社会生活,哪里就有社会新闻。作为驻站记者,如果我们能跳出琐碎的工作性报道或成就性报道,把眼光转向丰富的社会生活,就会发现一个社会新闻的“富矿”,不再会有新闻资源匮乏之感。 提起社会新闻,有些人不屑一顾,认为无外乎车祸火灾、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吸毒贩黄、卖淫嫖娼、偷盗抢劫、打打杀杀之类,只不过供人消遣、博人一笑而已。实则不然。只要我们注重积累,深入观察思考,在挖掘深度上下功夫,善于发现新闻事件丰富的内涵和深刻的社会意义,照样能在社会新闻报道上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4.
“野战部队”出新闻。这是许多新闻干事和报道员挂在嘴边上的话。由此可见,搞好院校新闻报道工作并非一件易事。然而,如何把院校新闻工作搞上去?笔结合自己在院校担任驻站记期间的经历,从三个方面谈一谈搞好院校新闻报道工作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5.
地方新闻网站做好新闻,突出地方特色,必须充分运用网络媒体的特征,在内容上凸现本地化。根据浙江在线的实践.地方新闻网站要做好本地新闻.需坚持“四化”——外地新闻本地化;单一新闻互动化;普通新闻网络化;新闻时效分秒化。这是符合地方网络媒体实际的可行之道。  相似文献   

6.
目前,地方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陷入"生存窘境",中央媒体及各省卫视频道,凭借优厚的人力资源和雄厚的自己优势打造优质新闻节目,互联网各大新闻网站凭借速度优势在信息时代更是站稳脚跟,新时代中,地方新闻类节目如何才能突出重围,脱颖而出?作者认为抓住地方新闻的属地优势,打造地方特色,活用地方资源,重塑地方新闻的核心。  相似文献   

7.
王毅 《今传媒》2005,(2):33-33
新闻单位派驻地方的记,至少应该树立以下几种职业意识:  相似文献   

8.
窦涛 《视听界》2007,(5):79-80
地方新闻是市县一级媒体与省级媒体新闻交流的重要内容,一方面选投地方新闻到省级新闻媒体有利于扩大影响,另一方面,选编好的地方新闻也能提高省级媒体新闻栏目的整体质量。笔者每天都会收到各地选投的大量地方新闻,但真正符合要求,适合在省级媒体播发的稿件却不多。问题究竟出在哪里,是否有规则和技巧可循?答案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9.
杨静 《新闻窗》2006,(4):25-26
记者站是报纸伸向地方的“触角”,驻站记者拥有直面基层,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但也有新闻如何对口的困惑。  相似文献   

10.
省级党报驻站记者,远离编辑部,单兵作战,来自上面的报道信息有时不畅,这就逼着自己在“一亩三分地”里,辛勤耕耘,克难奋进。 要争取工作的主动权,赢得上下左右满意,驻站记者只有一条路可走:从地方实际出发,多写新闻。  相似文献   

11.
孙光海 《网络传播》2006,(12):18-21
对地方新闻网站而言,走在前面的有两个巨人,一是综合性商业门户网站,二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在经营上,地方新闻网站无法与商业网站抗争;在新闻上,无法与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竞争。无论是人力、财力还是网站的影响力,都无法与前面这两大梯队的网站相提并论,由此也成了地方新闻网站一块抹不去的“心病”: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我们的定位是什么?地方新闻网站的社会公信力、市场影响力又在哪里?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是驻地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基础,把握全局性是记者进行新闻报道的根本。报道失去地方性,就会使新闻失去特色;报道不合全局性,就会使新闻失去灵魂。做到新闻的地方性与全局性的统一,是驻地记者时刻要注意的一个问题。如何做到报道既具有地方性,突出地方特色,又使报道具有全局性,符合时代大背景?这就需要记者在充分把握全局性的同时,唱好本地新闻戏。要唱好本地新闻戏,记者首先要了解地方特色。什么是特色?特色就是市情县情,特色就是与众不同。俗话说:“十里不同川,百里不同路”。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面。有的…  相似文献   

13.
顾名思义,驻站记者就是上级新闻单位派驻各地的新闻采集者。对于其供职的传媒,他是名副其实的“本报记者”;对于其驻地而言,他是代表报社的“形象大使”,是地方宣传自己、树立形象的“第一责任人”。驻站记者担当着特殊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驻站记者长期驻扎在外,单兵作战,远离核心约束,远离集团关注。如此,很容易因“山高皇帝远”而流于泛泛,满足于“低标准”,报道满足于报社有限的“规定动作”,局限于当地党委政府要求的“被动采访”,其它工作更是得过且过,不推不动,甚至推都推不动。长此以往,就会消磨意志、失去斗志,成为可有…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新闻职业生涯中,先后有两次赴安吉县当驻站记者的经历,至今当驻站记者已有6年多了。我认为驻站记者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关健是如何扬长避短。优势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贴近基层;劣势是远离报社总部,长期呆在一个地方,往往站得不高,视野不够开阔。如何把驻地新闻转化为全局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新闻,需要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和全局意识。要善于跳出驻地看全局我认为,要做一名合格的驻站记者,必  相似文献   

15.
《河北广播》2004,(5):24-24
8月3日在河北电台驻站记业务研讨会上,杨兴盛台长正式宣布,我台驻全省11个市的记站率先实现新闻采访、制作、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大家热情赞扬这项工作走在了全国广播战线的前列,是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16.
准确、生动的新闻报道从哪里来?当然要从现实生活中来,要从新闻现场挖掘出来。记怎样发现生活中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呢?答案并不神秘,优秀的记有一双像侦察员一样敏锐的眼睛,这双眼睛比一般人更勤于观察,更善于观察。正是有了这样一双眼睛,记才能不断发  相似文献   

17.
田园 《今传媒》2006,(12X):57-57
做了驻站记后经常会想起六年前的一天,一位朋友告诉我,新华社招人你为什么不去考考呢?我当时对这朋友说新华社有什么好的,难道它比这神圣的教育职业还好吗?这位朋友注视着我说,以你的性格从事新闻职业是最好不过了,你知道吗?新闻记是党和人民的喉舌,人们把记都称做“无冕之王”。既然记在人们心目中那么重要,也能为人民做点实事,为何不去做呢?  相似文献   

18.
刘连军 《河北广播》2005,(6):I0006-I0006
河北电台坚持一个观念:现代化的媒体要有现代化的办公条件、现代化的通讯条件、现代化的交通条件。为提高广播新闻的生动性和时效性,为每位驻站记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多功能数字采访设备,记可以当场采访.编辑、电传,实现当天新闻当天采访当天播出;在职职工正在实现人手一台电脑,人手一部电话,采编人员开始实现网上编审和交流稿件,初步实现了“无纸化”办公。现代化的车队可以全天候保障全台各项工作运行。  相似文献   

19.
本地新闻是地方晚报的特色,凭借其贴近性,地方新闻更可以说是地方晚报抗衡省级强势媒体的一大“法宝”。但区域优势从另一角度来看,又可能成为“区域之茧”。因为固守区域,报道面狭窄,新闻的亮点、份量难以与省级强势媒体相比,加上各大城市内部报业竞争激烈,独家新闻越来越少。对于地方晚报来说。如何突破“区域之茧”。是摆在地方晚报面前的一大难题。  相似文献   

20.
努力办出地市报的地方特色,是地市报进行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地市报保持旺盛生命力,抢占市场的一个重要手段。 地方特色是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历史沿革、地理条件是一个方面,但最重要的应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因素,特别是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和读者的思想文化素养。应当说,报纸的地方特色就是报纸依赖于所辖地区个性而体现在版面上的独有的色彩和风格。特色来源于个性,是个性的体现。个性越突出,特色越鲜明。地方“个性”反映得越充分,报纸的特色越浓郁。 任何事物都有共性和个性,地市报的新闻宣传也不例外。一个地区相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