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英语同义词极为丰富,在语篇中具有修辞和实现篇章衔接连贯的功能。因此,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准确掌握同义词,不仅能够提高其语言和情感表达的精确性,而且有助于他们准确理解语篇意义,切实增强英语写作与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2.
功能语言学从语言本身的角度详尽而系统地分析了语篇的连贯,揭示了词汇衔接对语篇连贯的作用,本文运用功能语言学的方法从重复、同义词、反义词、词汇搭配等几个方面来探讨词汇衔接对语篇连贯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同义词在语篇层面上具有修辞和衔接功能。同义词不仅指那些被纳入同义词词典的具备稳定同义关系的词汇。在特定的语篇中,本身并无同义关系的词或者本身只是近义或上下义等关系的词同样可以临时成为语篇同义词。语篇同义词灵活生动但难以捕捉。本文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出发,论述了英语语篇同义词的概念及其在英语语篇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探析语篇同义词的生成途径和具体生成模式。  相似文献   

4.
在连贯的说话和语篇中,英汉两种语言都用词语作为相邻句子的衔接手段.这些词语衔接可分为词语重复、同义词使用和词语配置.总的说来,英汉语的词语衔接功能与用法基本相同,但英语的同义词似乎用得更多一些,而汉语的词语重复则用得较多.  相似文献   

5.
罗明礼 《英语辅导》2011,(1):123-128
语篇衔接与连贯在写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中国学生在英语议论文写作中普遍缺乏语篇构建意识,缺乏显性与隐性的衔接与连贯机制。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语篇衔接理论进行的研究表明,语篇衔接除作者运用语法和词汇进行显性衔接外,还存在语义上的隐性连贯。本文基于语篇衔接理论的研究,从语法、词汇衔接和逻辑连贯三个方面对英语议论文的语篇衔接与连贯进行探讨,以期对学生的英语议论文语篇衔接和连贯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该文讨论了英语中词汇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作者从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方面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作用 ,并且指出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中起到衔接紧凑、连贯流畅的组篇功能外 ,还具有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7.
肖永兰 《考试周刊》2012,(49):77-78
英语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文章从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方面分析词汇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作用,指出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中除起到衔接紧凑、连贯流畅的组篇功能外,还具有修辞功能,对高职英语阅读教学很有启示。  相似文献   

8.
该文讨论了英语中词汇衔接手段的语篇功能。作者从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两方面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作用,并且指出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中起到衔接紧凑、连贯流畅的组篇功能外,还具有修辞功能。  相似文献   

9.
衔接是语篇连贯的重要内容,连贯的构建离不开衔接机制。在所有衔接机制中,词汇衔接是衔接中最突出、最重要的形式。英汉语篇中的词汇衔接手段大体相同,两者又有差异,在词汇重复上尤为明显。英语语篇中不会过分地使用某一词汇,较多地使用同义词、近义词等其它衔接手段。汉语中倾向使用重复手段,特别是原词重复。英语语篇中上下义词汇项经常出现在同义语篇中,形成连贯的衔接。它们各自的类属关系,表明各自的层次和语义;汉语由于其衔接的内隐性特点,这种上下义词汇衔接关系不如英语明显。正确认识英汉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对翻译实践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语篇的词汇衔接手段分为两大类:复现关系和同现关系。本文从这两方面来探讨词汇衔接手段在英语语篇中的作用,指出词汇衔接手段在语篇中除了起到衔接紧凑,连贯流畅的组篇功能外,还具有修辞功能,并对写作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英汉同义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语同义词一般分为完全同义词和相对同义词两种;汉语同义词分为等义词(或完全同义词)和近义词。英、汉同义词的主体构成分别是相对同义词和近义词。英语的相对同义词之间在语义的轻重、感情色彩、语体意义、搭配意义等许多方面存在着细微的差别。汉语的近义词与之相比,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2.
语篇 (text)通常指一系列连续的语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语篇的衔接连贯可借助语法、逻辑和词汇等多种手段。而词汇手段包括 :重复关键词、运用同义词、运用上下义词、运用反义词、运用互补词、交织使用等。  相似文献   

13.
英语同义词纷繁复杂 ,难以掌握 ,又是英语学习中经常碰到的问题。由于历史的原因 ,使得同义词来源非常丰富 ,同时使同义词在地域、语义、感情色彩、语体色彩以及词语的搭配和分布位置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区别。正确掌握同义词可以帮助我们避免用词重复 ,使文章变化生动 ,并能委婉、含蓄地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 ,这对提高和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4.
英语同义词的辨析及归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同义词在整个英语学习中至关重要。学习同义词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不能脱离语言环境,语言实践是帮助学生认真辨析同义词、正确理解同义词、准确使用同义词必不可少的过程。同时,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归纳,加深对同义词的理解。同义词大致分两种:绝对同义词(Complete Synoayms)和相对同义词(Relative Synonyms)。  相似文献   

15.
《尔雅》既有同义程度最高的一物异名,也有理性意义微别的一般同义词;既有上位概念的同义词,也有下位概念的同义词。因而该书名物词的同义聚合关系具有不同层次。一个词条或聚合一组同义词,或聚合多组同义词。后一类中,属于一个意义层次的同义词,内部成员前后依次排序,与其他意义层次的同义词不相混杂。多个词条还可构成一组同义词。《尔雅》同义词的数量是根据聚合关系的层次性断定的,而不是根据词条数量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尔雅》的同实异名主要分布于后十六篇。异名理据具有稳定性、多源性与普遍性等特征。正名与异名理据的相同,强化了对同一对象物、同一特征的认识,同一理据也泛化了对不同对象物某一特征的认识。正名与异名理据的不同,显示了非语言成分对异名形成的强大作用。本书异名的产生不是任意的,理据有规律可循,它直接决定了异名的形成是一个自组织的语义系统。同时,正名与异名间有内在的语义关系,理据是其联系的纽带。  相似文献   

17.
《论语》是古代汉语的典范, 它的词汇对后代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而同义词的丰富是语言丰富的一种反映,《论语》中的同义词不仅数量多而且基本上具备了当代同义词的类别, 对这些同义词进行分析可以加深对古汉语同义词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Building a text is a multidimensional endeavor. Writers must work simultaneously on the content of the text, its discursive organiza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sentences, and the individual words themselves. Knowledge of vocabulary is central to this endeavor. This study intends (1) to trace the development of writer’s vocabulary depth, their vocabulary fluency in writing, and the features of the text they produce (productivity, lexical richness, and text structure) through elementary school and (2) to determin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writer’s performance and the text features to the quality of the text. One hundred and eighty bilingual Spanish/Catalan speakers from first, third, and sixth grade took part in the study. They participated in three researcher-created tasks; a synonyms/antonyms task to orally assess vocabulary depth; a semantic orthographic fluency task to examine their vocabulary fluency in writing; and a text writing task to evaluate text quality. Data was analyzed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in order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rget writer’s performance and the text features of the written compositions, and the externally evaluated text quality. Results revealed that both writer’s performance on vocabulary depth and semantic orthographic fluency and text features improved with school level. However, the capacity to establish meaning relations between words contributed more directly to the quality of texts than the speed to find words with a specific phonographic correspondence. External evaluation of text quality was more variable for younger students than for older students and was affected by school level mediated by writer performance and text features.  相似文献   

19.
reconmend和propose在意义上很接近,传统语法一般认为二词可替换使用,对语义和语境未做必要的探讨。通过对语料库中的实例分析,recommend和propose的互为替代并没有像传统语法说的那样轻松,其语域方面、类联接方面、搭配意义方面以及与宾语搭配时所呈现出的选择限制方面都存在异同,且差异的形成是有潜在的语义支撑的。从深层次的语义语用含义来对同义词进行辨析,能使我们更恰当地使用词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