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一直努力着,试图做个让学生“动心”的语文老师。要让学生“动心”,其实并不需要美丽动人的外表,只要你做到以下几点即可: 一、教会学生动手 不动笔墨不读书。要让学生“动心”,必须先让学生“动手”。在读书时学会圈点批画,在动手中勾画出重点,勾画出疑难,勾画出最喜欢的句子,勾画出最感动的句子……,用手在书中留下痕迹,也在脑中留下一些印象。  相似文献   

2.
要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从形式到内容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即动心、动手、动脑、动口.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3.
如何让学生对于教师的教育"动心",是广大教师一直在探讨的问题。文章通过具体案例和分析,提出要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在生活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生动数学"是基于审美化视点结构教学而提出的数学教学主张。生动,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包括动心、动耳、动眼、动脑、动口、动手。课例《找规律》具体展现了"生动数学"的样子。  相似文献   

5.
正常有学生问我:"为什么我的作文总拿不到高分呢?"我笑着反问:"你的文章给了我什么,让我乐意偿付给你一个高分呢?"考场作文评分,无异于一场交易。就像女人买衣服,我舍得花大价钱买下的衣服,一定有让我无比动心之处。同样的,能让老师拍案叫绝"一掷千金"的文章,也一定有让老师无比动心之处。这里的动心,可作两解:一、感动;二、触动。感动,就是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6.
要真正贯彻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从形式到内容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即动心、动手、动脑、动口。要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堂应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动起来:动心、动脑、动口、动手。一、动心。动心即让学生对语文学科心动,即对语文课感兴趣、惦记着语文课。列夫·托尔斯泰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毫无疑问,我们一旦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去学习、去钻研、去体验、去创造。而失去兴趣的语文学习,是干旱的季节里生长出来的苦涩之果。那么,如何让学生感兴趣呢?1、老师的人格影响。“亲…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的根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在现代教学中,"教"不是单纯地去教给学生知识、方法,而是要教会学生"会学",开展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怎么做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呢?通过自己对一些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及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我认为应做到动心、动眼、动口、动  相似文献   

9.
Flash课堂上,很多老师发现让学生彻底地掌握一个个舞台动画很难,原因是学生不会主动思考,"不动心,"不动脑",如何让学生"钻进去,飞起来"呢,可以从课堂导入,错例分析和仿制动画几个方面入手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以人教版教材八年级地理上册"交通运输"一节为例,论述了如何构建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的课堂:一是动心,即基于"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底气学;二是动嘴,即基于"最佳活动区",让学生有能力学;三是动脑,即基于"最大困惑区",让学生有启发地学;四是动情,即基于"最强情感区",让学生有情感地学。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堂应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笔者认为应该让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动起来:动心、动脑、动口、动手。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还要让学生学会动手、动口、动耳、动脑、动心,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及相互之间的交流沟通提供机会。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主动地发展,"自主学习"阅读教学正是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开展实践与探索。将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迁移三大板块融为一体,形成学习语文的完整体系,其基本结构为"尝试自学—激疑导思—读思释疑—质疑创新"。  相似文献   

13.
英语教学要将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彰显课堂教学的生命力.只有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动心,通过突出认知矛盾让学生动脑,打开学生交流的话匣,让学生主动合作与交流,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让学生真正地动起来,让英语课堂教学活起来.  相似文献   

14.
龙振 《语文天地》2011,(24):27-28
文言文教学普遍重视"句句翻译,字字训练",虽然教师颇为用心,但学生却不大"动心"。文言文课堂教学,如何让训练生动而有效,怎样让教学生动而丰满,值得思考。一、备课当有高度一堂课要触动学生的心灵,教师必须有文本阅读高度。最近执教《陋室铭》时曾为这样一个问题做了一些功课:教学此文应如何把握课文在教材的位置转变。以前使用人教版教材,  相似文献   

15.
教育是一门"动心"的艺术.如果不能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那就意味着教育的失败.那么,班主任怎样把教育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呢?让我们先看一则案例.  相似文献   

16.
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要焕发生命活力,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乐学的场所,让学生"动口"、"动手"、"动心"、"动脑",在课堂上充分"动"起来,学得有兴趣、有滋有味,只有这样才能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教育》2007,(18)
读是理解感悟文章的关键,要想完成言与意的互换,在教学中就应该注重朗读,让每一个学生都动口、动心、动情,加深理解体会才能有所感悟和提高。  相似文献   

18.
获取丰富、多元的个性化体验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也是学生建构的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笔者参与了"体验学习"的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的实践和摸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概括起来就是:开展体验学习,让课堂"动"起来。一、创设情境,让学生动心活泼新颖的导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相似文献   

19.
樊幸 《文教资料》2008,(9):118-119
当前,人们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很多.本文以学校教育为基点,从课堂教学、课外阅读、主题班会、考试等几个方面对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进行探讨,力图找到一种让妹学生"自愿的"、"主动的"而非"被迫的"、"填鸭式"的接受教育的方法,使学生于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让学生真正动心、动情,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形势下山区教学的几点应对办法:大力宣传,改变观念,让学生动心;教给方法,灵活引导,让学生动脑;创造机会,营造氛围,让学生动口;结合实际,激发热情,让学生动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