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国海 《考试周刊》2009,(47):15-17
福建省新一轮课改已经实施四年了,新一轮课程改革在使用教材方面提出了全新的观点,教师在教学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用好教材,超出教材";  相似文献   

2.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无非是一个典型的"范例"而已,这就要求教师们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既要尊重教材,又要敢于超越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变紧扣教材为紧扣课程标准,结合现代社会实际和学生实际,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重视课堂教学展开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这种"生成性",与"开放性"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它是在教师的循循善诱(开放性)、学生的自主参与(创造性)、教师的灵活驾驭(善于捕捉、探究)中产生的。  相似文献   

3.
教材(教科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新课程倡导"用教材教","用教材教"还是"教教材"是区分新旧教学的分水岭。作为化学新课程实践者的教师,如何落实"用教材教",实现教材价值的最大化呢?笔者现将自己的实践和思考进行简单的总结,希望能给教学一线的化学教师一些启迪。  相似文献   

4.
徐自钱 《考试周刊》2012,(48):67-68
一、背景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教师如何面对新教材呢?教材不应成为限制教学的框框,教材虽然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我们应结合"情境"(生活环境资源)和"人才"(学生自身的人才资源)来重新认识教材。"用教材教书,而不是教教材",教师对教材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让学生学具有生命力的、丰富多彩的教材,  相似文献   

5.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着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这个要求隐含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教师不是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教学方案(课程)的开发者,即教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用教材教”的理念并没有被教师真正领会和把握:一方面是多数教师依然故我,不折不扣地“教教材”;一方面是少数教师脱离教材,任意地拓展和生发。  相似文献   

7.
"教教材"和"用教材教"仅几字之差,但蕴含的教学理念大相径庭.新课改提倡的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研究者认为"用教材教"强调的是教师活用教材,学生活学教材,与新课改主张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相符合.但课改十年后伴随着《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面世,我们有必要再次思考为什么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笔者以苏教版《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两次课为例(课堂一为试上课,课堂二为公开课),将两次不同的教学设计整理出来,对比分析两个课堂的教学效果,以试图思考"教教材"到"用教材教".  相似文献   

8.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该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突破传统教学观和教材观的全新理念,也为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课程目标,要求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灵活地从“教教材”向“用教材教”转变,使标准和教材成为支持教学的课程资源,而不是束缚教学的绳索。  相似文献   

9.
教材是落实课程标准的重要依据,但它不是学生学习的全部,也不是教师备课上课的全部,而是体现教学的基本任务要求,为课堂教学活动起到"以点带面"、"由此及彼"的作用,为营造有效课堂提供一个拓展创新的平台。所以,我们教师首先要读懂教材、研究教材,了解教材的"属性",理解编者的意图,  相似文献   

10.
所谓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做的各项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学习课程标准,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弄清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么学、教师怎么教,创造性地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写出教案)的过程。其实质是教师以教材为中介对正式课程的领悟和把握,要求明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以课程标准和学情为依据使之转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通过钻研教材来实现精通教材、驾驭教材和处理教材的能力转化,并通过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加以落实。  相似文献   

11.
人们通常将第二语言(以下简称二语)教学仅仅看作一种教学行为,因而多数有关二语教学的文献,要么仅论述教学方法,要么仅论及教材的设计与使用.其“潜台词”是,如果学生无心学习,错不在学生,而在教学方法或教材及教师.但是,要顺利实施一项二语课程方案,仅有教学行为是远远不够的,而是像任何成功的教育课程方案一样,其中包含多层次的规划、编制与实施等,不仅要确定目标,还要制订教学大纲、合理运用教材;既要确定教学策略、选择教师并进行培训,还要选定测验与评估的程序.一旦课程方案进入运行阶段,就必须启动相应的监控和评价程序.因此,为了设计出有效的二语课程方案,必须对课程方案编制的本质与过程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改革以来,自主、合作、探究已成为历史课堂教学的主旋律。然而,教师一路问来,学生或知之甚少,或知之不解,更不会"经世致用",究其原因是对教材的重难点、衔接点、能力点、切入点、观点的诠释不到位、不全面。因此,教师要从"点"出发,"以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是教学目标达成的捷径,学生之福祉。一、重难点重点指历史教材的基础史实和由其表达的基本观点,是学生掌握理解的核心部分。教师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明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历经十年的实验即将退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学的历史舞台,《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经悄悄地走进了教师的视野,随着它的颁布与实施,将正式成为今后数学教学的方向。对于课程标准的贯彻与学习,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系列教材主编刘坚教授建议教师们要把握好"一以贯之"与"与时俱进"的原则。就是说,我们不能仅仅关注做了哪些修改,更要关注哪些没有改。 课改初期曾明确提出教师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材观。  相似文献   

14.
王荣生博士认为,由于我国的语文教材是"文选型",教师习惯于"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造成了"选文"顶替着课程的现实状况。如果教师的语文能力和教学能力达不到可以依赖的水准,如果教师没有足够的教学机智和诊断能力,甚至根本不能把关注点放在对学生听、说、读、写实情的关注上,那么就不可能产生适当的教学内容,影响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笔者认为,选择和优化与学生阅读能力相匹配的教学内容必须关注三个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课程资源,是专家编写供教师使用的内容文本。教材的使用取决于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但无论是"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根据课程标准对教材进行合理处理是设计学生学习活动必不可少的环节。对教材进行科学处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合理把握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流程。那么,我们应该怎样科学处理教材让孩子恋上科学呢?  相似文献   

16.
袁峥 《考试周刊》2011,(16):12-14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备课就是吃透教材,学生的学习也是掌握教材,且不少教师持有"圣经式"教材观,他们视教材为"圣经",不敢越雷池一步。然而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视教材为工具和材料,是教学资源之一。教材功能的转向促使教师摆脱教材的束缚和钳制,克服对教材的盲目崇拜和依赖,从"教教材"走向"用教材"。所谓"活化教材",即结合教学实际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包括教学顺序的调整、教材内容的加工及教材资源的整合等,融入个性化的备课元素,从而不再拘泥于现成的课程"产品",与学生的学情更相匹配,课堂教学效果更趋灵动有效。本文以牛津版小学英语为例,提四点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7.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是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 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一线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8.
在新的课程标准、教材纷至沓来的变革时代,了解教师的教学水平是不够的。检测教师的课程实施程度对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素养,改进课程品质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检测是用数据监控教师采纳、领会、运作课程的全过程,它超出了对教学水平的单一评价;检测的标准关注教师对课程方案的理解与促进学生的学习.承认教师对课程方案的批判性吸收;检测推动教材、标准、纲要的循环改进,为打破课程方案实施效果的“混沌”状态提供较客观的过程参考;检测能指明教师在每个课程方案关键维度上的程度高低.便于追踪和比较,为教师自己、学校、区域制定针对性的专业发展方案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语文教学是教师把教材当成唯一的教学依据,把几册教科书当成学生获取一切语文知识,形成一切能力的唯一"宝库"。其实,教材只是《课程标准》的具体体现,是教师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凭借,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载体。然而,它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凭借,更不是形成语文能力的唯一载体。我们在使用教材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宣讲教材,重要的是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以崭新的教育理念去统领教材,要用好教材,用活教  相似文献   

20.
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最典型的表现形态就是课堂教学。理想的课程(课程改革方案)、正式的课程(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材)能否在到达学生层面时依然理想,关键在于教师对新课程的“所识”、“所能”——理解课程标准、落实课程标准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