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下,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指导学生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不是凭空设想,而是教师要设法创设种种数学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中,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应用…  相似文献   

2.
魏秋敏 《成才之路》2009,(21):100-100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能灵活解决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就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愉悦情境中自主学习。这样,才会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发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作为数学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积极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教中应积极地创设和谐的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中学习数学,让每一位学生都爱上数学。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这方面的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幂订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最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实施有效的课堂教学?根据已有的教学经验以及学生实际,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应该是: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主动参与、探索新知——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6.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数学实验教学可以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是搞好数学教学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7.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因此,要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教师就应紧密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去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愉悦情境中自主学习。这样,才会使学生乐于学习,自发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8.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为此,教学时,我们要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空间,拓展学生学习潜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0.
《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靠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只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j 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  相似文献   

12.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从学生认识的发生、发展规律来看,传统数学学习中教师讲解、学生练习的单一学习方式需要改变。要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主要表现为一个探究与交流的过程———在探索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数学概念。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数学概念。教师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向“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转变呢?一、创设一个较好的问…  相似文献   

13.
初中数学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创设一种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轻松和谐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的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鼓励学生不断地自我反思,最终灵活解决数学问题.探究式学习是指在课堂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  相似文献   

14.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自主、独立或合作地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使学生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深层的情感体验,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的一种新型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要不断创设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或数学实践活动,鼓励每一个盲生去探索数学,并主动地与同伴进行讨论交流。让他们获得知识、发展能力。现结合教学活动.谈自己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6.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相似文献   

1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怎样引导学生利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18.
赖杉 《四川教育》2008,(10):31-31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动手操作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帮助理解数学知识、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实践活动的情境,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操作。只有这样.学生的思维才能展开,问题也才会自然地被学生发现。  相似文献   

19.
小学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归纳、类比、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笔者在数学教学实践中,以创设困惑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因此,教师应重视人才培养,让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建构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