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看到这个题,家长朋友们一定觉得好笑,作文怎么“吃”得出来?可别笑,我在指导孩子作文时,的确从“吃”入手,把握“吃”与“写”的关系,引导孩子“吃”出一篇篇生动有趣的作文。下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与体会,对家长指导孩子作文也许有些启发。“吃”出作文素材生活是作文的源头活水,热爱生活、留心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关键。吃是孩子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家长总是尽其所能地满足孩子  相似文献   

2.
常有家长带孩子找我,让我给辅导作文。聊起来,有的家长就抱怨:“我们的孩子从小就不会说瞎话,和我一样傻实在。”并深有体会地说:“其实作文就是瞎编,有的孩子,人家不用教就会,而我们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有些家长怕孩子作业分数低,怕作业写得不好老师批评孩子,于是就亲自出马,帮孩子抄字头,帮孩子默写,帮孩子计算,甚至亲自替孩子做作业。结果养成了孩子的依赖性。家长总当孩子学习的“拐棍”,没有这个“拐棍”孩子就不会“走路”了。一个孩子写作文,对妈妈说:“这作文真难,您替我写吧!”妈妈说:“不行,作文得自己写”,孩子说:“那您说着我写”,妈妈妥协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作文能力的培养,有不少成功的经验。但是,在与不少家长的接触中,不难发现家长在这个方面的误区。误区之一:以作文选为准绳———“你看人家作文写得多好!”大多数家长在辅导孩子作文时,对学生该达到怎样的水平,心中并不十分清楚。于是,许多人翻开作文选,以它们作准绳来衡量自己孩子的作文。结果,我们常常听到家长训斥孩子:“你看人家作文写得多好。”大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这种做法不可取。首先,参照物选错了。各种作文选上的文章并不都是学生水平的真实反映。绝大多数经过了家长、老师的精雕细…  相似文献   

5.
自孩子有作文课后,孩子的作文写不好,成了令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于是,一些家长几乎买全了书店里各种作文秘笈,希望孩子能够从中得到“真经”,以提高作文水平。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为什么投入很多却收获很少?这主要是因为一个人的作文水平不是可以“速成”的,而是综合素质的反映。就像“3+X”中的“X”一样,是靠平常的辛苦积累获得的。因此,家长们如果想帮助您的孩子写好作文,不妨从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做起。第一,教会孩子思想。素质与心灵是一致的,要写出美好的文章首先要有美好的心灵。现在的孩子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得到…  相似文献   

6.
有不少孩子作文,总是千篇一律,没有新意。那么,作文如何“出新”呢? 一、要观察出新。社会和自然界都在千变万化,每个人所观察的人、事、景、物都不同。要指导孩子“下马观花”,仔细观察,只有这样,才能从中发现新的东西。如一个孩子每天去观看建德大桥两旁雕刻的狮子,发现狮子“有的坐、有的站、有的怒吼、有的打滚……”便写了《神奇的狮子》一文,文中将狮子描写得栩栩如生,读来令人赞叹不绝。二、要材料求新。告诉孩子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后,要多想想,多琢磨,一般同学  相似文献   

7.
在作文中,常常出现“编造”现象,这是很正常的。因为儿童正处在想像力极其丰富的年龄阶段,幻想是他们共有的心理特征。作文离不开想像,而“编造”正是这种能力的体现。为了激发孩子的作文兴趣,提高他们的想像力,家长可以抓住孩子的“编造”欲望,因势利导,辅导他们“编”故事。那么,怎样引导孩子“编”故事呢?下面  相似文献   

8.
考场作文贵在出新,出新的关键还是选材。作文选材怎样才能出奇出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刘亚琼 《家长》2023,(22):33-34
<正>作文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语文素养与文字表达能力有较高的要求,因此成为了不少学生眼中的一座“大山”。孩子怵头写作文的问题,也是不少家长的烦恼。一位家长曾和我反映:“老师一留作文作业,家里就免不了‘鸡飞狗跳’,孩子对着空白的作文纸抓耳挠腮半天也憋不出几行字。”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我发现,很多孩子怵头写作文,抛开写作技巧、思想情感、文章架构等内容不说,单是在规定时间里文从字顺地写好一篇作文,就会让很多孩子“很是头疼”。  相似文献   

10.
家长都希望孩子早些懂事。常言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但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家长的愿望“涛声依旧”,孩子并没有“当家做主”.反而有些变成了另类“小大人”:为差生代写作业明码标价,给同学代买字典收取回扣,为当班长向老师“行贿”,10几岁的孩子在作文中竟慨叹自己是个老者……  相似文献   

11.
教了二十年的小学语文,说的最多的话题是作文,最说不清的话题还是作文。许多家长问我:“孩子的作文到底怎样写?”“写作文有没有捷径可走?”“你是怎样教自己孩子写作文的……”我个人认为,写作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它需要长期磨炼、长期感悟、长期积累,需要反复修改,字斟句酌,不可能像掌握数学公式那样一下子就能明白。但请家长不必紧张,这里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写作,与小学生作文是有区别的。新的课程标准把低年级作文叫“说话”,中高年级作文叫“习作”,所谓习作,即练习写作之意。长期以来,我们认为小学生作文有一种固定思维:作文就是有一定的…  相似文献   

12.
严晓煜 《家长》2023,(16):13-14
<正>在家里,家长要忍住“拷问”的冲动,要记住家长提问的目的不是通过各种直击心灵的提问让孩子感到自卑和难堪,而是通过提问实现亲子间的顺畅交流。有些家长会有这样的困惑,原本和孩子能够说到一起、吃到一起、玩到一起,但是突然有一天,孩子不再和自己亲近了,有意躲着家长,有的孩子甚至还会在作文里表示:“我不喜欢爸爸(妈妈)。”家长不理解孩子的“嬗变”,以为孩子长大后有了自己的个性,不再跟家长敞开心扉。我的同事小李就是这样一位母亲,她常常跟我抱怨孩子的“古灵精怪”“忽冷忽热”,还说现在的孩子哪像我们小时候那样好管教,一个个主意“正”着呢!  相似文献   

13.
从学生走进学校、学习写作的第一天开始 ,很多家长就为孩子的写作能力煞费心机 ,并不遗余力地给孩子买各种各样的作文选、作文大全等辅导材料 ,其良苦用心可见一斑。这种做法。我们完全可以理解 ,可事实上怎么样呢 ?收效甚微。是家长错了吗 ?恐怕不能如此简单地下这样的结论。我们认为之所以存在这种现象 ,主要是因为我们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忽视了家长的力量。“让家长走进作文教学” ,参与作文的评改 ,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尝试。母亲节到了 ,我们布置了一篇有关“母亲”的作文让学生写 ,不限内容、不限体裁。结果 ,每位同学都用自己饱含深情…  相似文献   

14.
你还在为辅导孩子的作文发愁吗?别的家长都是怎么教孩子写作文的?抛弃干巴巴的教育理论,我们请那些作文经常见于报刊的“牛孩”父母来现身说法。你会发现,辅导孩子作文其实一点儿都不难,让我们一起努力,一起用心!  相似文献   

15.
如何帮助孩子提高作文能力孙丽娟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学生怕写作文。一到写作文时,学生犯愁,家长着急。有的家长应急的措施往往有两种:一是家长叙述,孩子听写二是买一大堆《作文选》,让孩子“参考”。其实,这样做只能使孩子产生依赖思想,大脑越发呆板和迟钝。正确的...  相似文献   

16.
一、作文,“集体失语”的尴尬现实常听一些家长慨叹:我孩子就是不会写文章!常听学生惊呼:啊!又要写作文!也常听一些老师无奈地说:唉!没法教了。这班孩子的文章写得太差了!文章干巴巴,没有好词好句;选材也不会……作文,演化为孩子们闻之色变的“魔鬼”!作文,演变成了家长、老师们面临的一大难题!作文,真的那样难吗?孩子们的表达真的就那么困难?那些还没有跨入校园的稚子为何常有天真的“惊人之语”?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滔滔不绝、口若悬河的孩子们,怎么在作文课堂上需要书面写作时就“集体失语”了?是什么让能说会道的孩子变成了墨守成规、不敢…  相似文献   

17.
《甘肃教育》2011,(1):5-5
“一套‘活’模板,让作文变简单。”“三步快速写出高分作文,想写不好都难。”近日,一篇关于神奇作文的广告在报纸上整版推出。广告称,“据家长反馈,这种《黄金格作文》模板能帮助孩子快速写出好作文。这套方法真的太神奇了”。(据《中国教育报》报道)  相似文献   

18.
儿子子昂的作文成绩一向不错,周围的朋友便总有人问:你是怎么教孩子写作文的?说句实在话,我从未有意识地教孩子写作文。而且我始终认为,作文不是一个纯技巧性的东西,因此单纯就作文谈作文,收效是很有限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所蕴含的意义用在培养孩子写作能力方面是再恰当不过的了。1.培养孩子读书的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由此可见读书对写作有多么重要。所以我们从小就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首先,是在家里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若家长每天看电视、玩游戏、聊闲天,很难想像孩子会培养出对书的感情。而家长若总是手…  相似文献   

19.
“孩子害怕写作文”一直是许多家长感到十分头痛的事。怎样才能使孩子不怕写作文?我有个十分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即每学期为孩子“出版”作品集。这种“出版”十分简单,就是将孩子一个学期的作文或日记等由家长指导编成集子,并引导孩子终身收藏。为什么要为孩子“出版”作品集呢?因为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好胜心,他们特别爱表现自己,以得到大人的称赞和同伴的喝彩。而为孩子“出版”作品集,就能满足他们的这种愿望,也能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这一本本的作品集,就是孩子成长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班会背景:这学期开学的第一次家长会上,我给每一位家长布置了一篇作文:《我为我的孩子而……》。最近,家长们都把自己写的文章交了上来。为此,我召开了这次主题班会,评讲父母的“作文”,看父母是为“我”(孩子)自豪、欣慰;还是遗憾、伤心,旨在教育孩子学会关爱父母。题目设计:“要爱你的妈妈”是前苏联著名的巴甫雷什中学的校训,该校校长就是杰出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正是他给学校制定了这个校训。校训贴出来以后,有人就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说爱祖国爱人民呢?”苏霍姆林斯基的回答是:“只有爱妈妈,才能爱祖国!”这里的“爱妈妈”,实际上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