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徽州歙县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渊源深厚。明清时期,当地书画名家不胜枚举,以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程邃、郑旼等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就以其独特性名噪一时,影响深远,不仅峭立于中国书画史,而且也使得徽文化传统的内在基因得以代代相承。现代新安书画坛以黄宾虹为代表,汪慎生、许承尧、汪福熙、汪采白、汪声远、江兆申、程啸天、吴皖生等为核心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更高的突破和发展。当代新安书画传人也不示弱,书画家队伍不断壮大成长,徽州书法家黄澍、郑泽民,画家汪观清、胡华令等,就是当代新安画派的代表人物。  相似文献   

2.
凌华 《科教文汇》2011,(16):F0002-F0002
徽州歙县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山清水秀,人杰地灵,文化渊源深厚。明清时期,当地书画名家不胜枚举,以渐江、查士标、汪之瑞、孙逸、程邃、郑跛等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就以其独特性名噪一时,影响深远,不仅峭立于中国书画史,而且也使得徽文化传统的内在基因得以代代相承。“现代新安书画坛”以黄宾虹为代表。  相似文献   

3.
《科教文汇》2012,(32):I0003-I0006
吴笑梅简介 吴笑梅,女,1969年出生于古徽州歙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剪纸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安徽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黄山市工艺美术协会副秘书长。从事剪纸20多年,秉承先人的艺术精髓,大胆进行艺术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的擞州特色系列剪纸作品多次在全国剪纸大赛中获奖,并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外观设计型专利44项:她的剪纸艺术在业内被誉为“徽派剪纸风格”的代表,成为徽州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她以“致力于传承擞州传统民间剪纸艺术”为座右铭,2011年创办“黄山一枝梅剪纸艺术传播中心”,将剪纸艺术引入学校,为宣传徽州工艺、弘扬徽州文化作出了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7,(23)
徽派建筑以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为世界和中国建筑学界推崇备至,其村落选址布局、民宅建筑风格具有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徽派建筑中的祠堂、牌坊是封建思想文化的产物,其中最具特色的马头墙、天井、三雕等也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居民的思想价值观和伦理道德观,无一不渗透着徽派文化的侵染和影响,研究徽派建筑中的文化元素,对于我们深刻了解历史、欣赏古徽派建筑和构建现代建筑设计理念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李东海 《科教文汇》2011,(14):F0003-F0003
徽州是一个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地方,明清时期尤为可观,例如以渐江、查士标、程邃等画家为代表的新安画派就以其独特性,不仅峭立于中国近代画史,而且也使得徽文化传统的内在基因得以代代相承。  相似文献   

6.
正徽州宗族的历史源远流长,既有三越土著,亦有外迁客民。历史上有名望的徽州宗族有"新安十五姓"与"徽州八大姓",多"聚族而居,最重宗法"。在群山萦绕、溪壑连亘的徽州,宗法制度一直是维系宗族社会的基石,祠堂则成为血脉相承的纽带,尤以明清时期最为发达,呈现出"厅祠林立"的景象。修葺祠堂、编纂族谱、家族祭祀,已然成为徽州宗族必备的社会生活。宗祠的文化精髓祠堂作为宗族社会的标志,是徽州历史发展过程中浓  相似文献   

7.
徽派建筑是中国古代社会后期成熟的建筑流派,地域文化特征极为鲜明,尤其是作为徽州人生存文化最直观载体的古民居建筑.徽派建筑作为中国古代最经典的建筑文化代表之一,在建造、选址、规划、装饰等方面不但融合了传统哲学思维、地域风俗文化,更完美地遵循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其科学的环境意识、精湛的建筑工艺、精巧的构思设计是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的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8.
《华夏星火》2008,(3):2-2
国家建设部、文化部、国家文物总局公布了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单,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唐模村是徽州古村,徽文化底蕴十分浓厚,被游人誉为"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美誉。近年来,徽州区委、区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两山一湖"旅游发展战略,全力呼应黄山旅游第二、  相似文献   

9.
休宁万安老街,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它所在的万安镇,地处徽州之域世称"中国第一状元县"的休宁县海阳城东,是古徽州四大名镇之一。万安镇位处黄山南麓、齐云山北边、横江之畔。万安老街是徽州一条最古老的街、最长的街、最有特色的街、至今保存原貌最完整的街。由于这条街的特别,乡间一直流传着"小小休宁县,大大万安街"的民谚,以此赞誉万安街当年比休  相似文献   

10.
痴心不悔     
<正>今年8月18日,是我55周岁,又是阔别上海来歙县工作的第40个年头了。友人欢聚为我庆贺。我屏气吹熄蜡烛,鼻尖一酸,回顾人生,不禁掩面而泣:"痴心不悔新安梦,恋情长歌徽州风"……40年前,风华正茂,我和伙伴们乘江华轮、破长江浪,远离大上海,来到徽州山区当农民。我油然想起庄生的"蝴蝶梦",童年上地理课,老师讲黄山天都峰、胡开文"金不换"和伟人陶行知,使我对那片土地充满神秘的向往之情。  相似文献   

11.
徽州一座山     
<正>徽州,即如今的黄山市。自宋徽宗时起,徽州就下辖歙县、绩溪、黟县等六县。过了长江,进入徽州的第一站就是绩溪。黄山,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而早在明朝时徐霞客便以感性的方式断言:"登黄山则天下无山,观止矣。"两者提法不同,其价值立场基本上还是一致的。"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如果你在一个雨霁天睛的清晨登上壁立千仞、直插云霄的黄山天都峰,你就会体验到这一感觉一点都不夸张。太阳从浩瀚的云海  相似文献   

12.
汪观清,1930年生于安徽歙县金滩,现为上海文史馆馆员兼书画研究社社长、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被誉为"中国当代画坛画牛第一人"。其连环画《红日》《南京路上好八连》《周恩来同志在长征路上》《雷锋》《从奴隶到将军》等曾轰动全国,他的绘画艺术形式更是影响了几代人。2012年,安徽省政协47位委员、常委及文化知名人士联合提案:在歙县金滩新安江边的小山上建一个以徽州民俗为特色的"汪观清艺术馆",以便将《梦里徽州·新安江风情图》这件伟大的巨制作为珍贵的人文和自然遗产加以立体化呈现和保护;将始建于明末清初、具有典型徽派建筑特色的"汪观清祖居"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借此促进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将其作为文化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13.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历史常常有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但决不是简单的重复。曾几何时,钟灵毓秀的徽州古城歙县,不仅创造了徽商这一奇迹,而且孕育了光辉灿烂的古徽州文化,从这儿的山里,走出了多少仁人志士,商战奇才。现在,一条巨龙正以非凡的气势,从歙县北郊富资河畔飞升而起,它就是黄山新龙纸业有限公司。方汉佐就是它的驾驭者。  相似文献   

14.
《科教文汇》2014,(10):I0003-I0006,F0003
汪观清简介 汪观清,号耕莘堂主。1931年生于徽州(今黄山市歙县),旅居上海,遂为沪上歙人,擅长人物、山水画,尤以画牛著名。曾为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副编审。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黄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安徽新安画派研究会顾问、上海书画院画师、上海百草画院名誉院长、  相似文献   

15.
走进徽州     
<正>停车伸个懒腰,掸落旅途带来的疲惫,推开一扇由数排门钉夹嵌着石砖的大门,走进了盛春的徽州。"深潭与浅滩,万转出新安";"他年一携手,摇艇入新安";"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这些年来,无论走到哪里,徽州,始终如母亲一般,萦绕在我心头。她注视着我、思念着我、呼唤着我。也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把探寻自己生命源头的心路,不经意地延伸到守望徽州的睡梦里。  相似文献   

16.
王德祺 《科教文汇》2009,(30):F0002-F0002,F0003
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中国山水画,自唐代以来,经历了一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到了明、清之际,可以说已经登峰造极。此时的徽州,曾出现了以渐江为代表的一批山水画大家,以其简练的笔墨、高雅的意境在画坛上独树一帜,史称“新安画派”。近代黄宾虹、汪采白并时崛起,他们重传统,更重创造;师古人,更师造化,为中国山水画的推陈出新开辟了广阔道路。当今新安画坛在时代的洗礼中正呈现出勃勃生机,历史的传承和创新精神交织,可谓百花争艳,流派纷呈。但能融会古今并确立自己独特艺术地位者,并不很多。成功者的业绩,往往与不趋时髦,扬长避短,严谨求实,执著攀登的精神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赵飞 《科教文汇》2010,(4):160-161
徽派建筑作为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其色彩有着鲜明的特色。本文试着从历史与文脉的角度入手,剖解徽派建筑的成因、了解徽派文化和徽派建筑产生的根源与历史沿革,进而解释徽派建筑色彩产生的原因,理解徽派建筑的色彩美。最后,感悟徽派建筑色彩对于现代设计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8.
青山生绿水,地灵多人杰。安徽省黄山市(古徽州)的大小城镇,边远村庄,所见山、水、树、花景色绮丽,径、楼、亭、阁宏伟称奇,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观。这里无愧是徽商的发祥地,新安文化的故里,中国著名的文化、艺术之乡。古徽州,为何有如此秀丽山川、古建筑瑰宝呢?这与那里环境保护的几大创举分不开。水口,这是徽州文化村庄之绝。世代徽州人对水口精心设计、营建、管理和保护。水口一般依山傍水,在村头路边临近水源之处。每一村庄又集人文、自然景观于一体,熔砖雕、石雕、木雕、绘画于一炉。它以亭、阁、庙、楼、桥为群筑建;并借  相似文献   

19.
    
徽州文化的内容极其丰富,涉及经济、社会、教育、学术、文学、艺术、工艺、建筑、医学等诸多学科.凡与徽州社会历史发展有关的内容,都可以归纳入徽州文化的范畴.……  相似文献   

20.
    
本刊现将安徽省黄山市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启敏同志为其主编的《天上徽州——徽州文化十大流派》一书所作的序转载于此。黄山市是徽文化的发源地。王启敏同志心系黄山,情系徽文化,凭着他对徽文化的全面了解,独到地总结出了徽文化具有的“平民化、兼容性、乡土性、儒家化、扩张性”五个方面特点,他身体力行,为大力弘扬、普及徽文化做着实实在在的工作。难能可贵的是,王启敏同志将弘扬徽文化和振兴黄山旅游业、发展黄山市经济紧密地结合起来,响亮地提出“打出黄山牌,弘扬徽文化”。黄山市将旅游作为立市之本,大打“黄山”、“徽文化”、“生态环境”三大品牌,将黄山旅游业引向国际化;发展以弘扬徽文化为核心的内容的“乡村旅游”项目,带动黄山新农村建设……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建设一个和谐、文明、富裕的新黄山。从基层一路踏踏实实走过来的王启敏同志,不尚空谈,不搞那些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数字政绩”。他求真务实,一直以“守山人”自诩。他守的是老百姓的黄山,办的是为民致富的实事。他终日辛劳忙碌,只是为了让黄山早日走向世界,让老百姓早一天富起来。他正和黄山人民一道,努力奋斗,埋头苦干,创造着黄山美好的明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