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宁生 《生物学教学》2003,28(10):36-36
在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生物》第一册 ) (上 )部分的实验二———制作临时装片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中 ,第二步制作临时装片过程的 3个步骤中 ,有些步骤略有缺憾 ,经过我的多次改进尝试 ,效果较好。现将原方法与改进方法对比如下 :1 步骤 11.1 原方法 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的表皮上 ,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存在问题 :洋葱鳞片叶内侧表皮太厚且多不透明 ,所以观察时很难达到实验目的和效果。而且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没有说明具体详细撕法 ,学生不易正确撕取 ,若直接用镊子撕取 ,很难做到表皮不带下叶肉 ,从而影…  相似文献   

2.
在初中生物学课本七年级上册中,任何版本的教材都有一个典型的、学生必做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其中,教材以“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为代表详细介绍了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及植物细胞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4.
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生物>第一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生物中的重要实验.实验要求学生首先制作洋葱鳞片叶的临时装片,再用显微镜观察.在实验中发现,按教材中所述的制作步骤,学生制作装片的成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制作的装片有气泡,以致影响实验的观察效果.经过多次的试验和摸索,笔者发现了产生气泡的主要原因,并找到了改进的途径.如果从以下几点改进,就可以制成无气泡的临时装片.现将改进方法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5.
1 拆裂取洋葱表皮 在初中值物《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和临时装片制作》和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的实验中都需要制取洋葱表皮。按教材都是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上划一个小方块,然后用镊子取这一方块上的表皮。但这样所取的表皮太厚,影响实验效果。笔者认为用拆裂取洋  相似文献   

6.
高中生物教材中"植物细胞的失水与吸水实验"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表现在实验思路及实验操作上。在实验思路上,学生要能掌握实验探究的一般步骤、实验目的及实验原理等;在实验操作上必须能熟练操作显微镜,会制作临时装片,会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单层细胞等。因此,要想顺利有效地开展该节实验课,教师就必须做好大量的实验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7.
临时玻片标本是指用于临时观察的玻片标本.通过尝试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使学生学会做临时装片的方法及重要步骤,培养学生的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能力.并认识一些简单的实验用具.学会画动植物细胞图并标出结构等.……  相似文献   

8.
巧撕洋葱内表皮河南西华县实验中学(466600)赵爱莲怎样撕取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能否成功的关键步骤。实验中发现,有些洋葱内表皮如果按鳞片叶脉纵向往下撕,撕下的内表皮往往卷在一起呈小筒状,这种状态的内表皮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展...  相似文献   

9.
张延书 《中学生物学》2007,23(4):32-32,37
高中生物“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需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临时装片。按照教材介绍的方法操作,在“撕表皮”和“展薄膜”环节上常会出现一些问题,造成制片时间延长、制片质量降低等情况,影响了实验的进程和实验效果。经过反复观察、探索和试验,我们对实验进行如下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在高中生物“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在介绍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提出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表面划一小方  相似文献   

11.
以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为实验材料,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的实验中,学生对蔗糖溶液是否能透过细胞壁、半透膜是否包括原生质层等产生疑问.通过引导学生采用葫芦藓叶肉细胞、彩叶扶桑叶肉细胞进行质壁分离的观察,成功解决相关疑惑.  相似文献   

12.
张展  王征 《生物学教学》2006,31(8):38-38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初中生物学中的一个经典实验,也是初中学生在开启生物科学大门之后所接触到的第一个探究生物体微观世界的实验。本实验的顺利完成对于激发学生探究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情,能起到关键的作用。但是,在指导学生完成本次实验的过程中发现,在按照教材和初中学生理科实验操作规程中的实验步骤进行时,绝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够很好的完成。虽然本实验有取材简单,易于观察等优点,但是实验操作起来有二个难点:一是取材,二是染色。笔者对这两方面的操作步骤进行了如下改进,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又是一次学习校本课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这节课的时候,首先要制作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然后教材中以插图的形式提示了方法步骤,整个过程一目了然。按照以往的教学惯例,我只是强调两点:一是取材时最好用刀片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切一小方口,这样表皮薄膜易取;二是盖盖玻片时操作一定要规范,否则易产生气泡,影响观察。我话还没说完,许多  相似文献   

14.
《中学生物教学》2012,(3):67-72
<正>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吗?——2011年江苏生物卷第10题的讨论1题目(单选)将有关生物材料直接制成临时装片,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A.菠菜叶片下表皮保卫细胞中具有多个叶绿体B.花生子叶细胞中存在多个橘黄色脂肪颗粒C.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线粒体数目较多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中细胞核清晰可见答案A  相似文献   

15.
“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实验是初中阶段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掌握它对正确认识、理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尤为重要,笔对实验作了如下的改进,实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物学的实验特点是,大多数实验材料需要自己采集、培养、选定。许多实验由于实验材料选择不当而告失败。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在众多的材料中,筛选出很多适合中学生物学实验的最佳材料。现按教材顺序简介如下; 一、植物学实验 1、观察植物细胞选用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大蒜瓣和大葱等都可以用作观察植物细胞的材料,但是它们的表皮没有洋葱鳞片叶的内表皮好取。大蒜和大葱表皮细胞的形状细长,而洋葱表皮细胞长、宽比例适宜,便于观察。在实验操作时,用刀片将洋葱每隔半厘米纵切数刀.用手把鳞片掰成长条状,每一小块的凹面即内表面.可以直接用手撕下内表皮制成装片。  相似文献   

17.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的实验中,学生学会取用一薄层洋葱紫色外表皮是该实验成败与否的基础和关键。学生往往由于取用不当,看不到紫色液泡,或视野中仅个别细胞为紫色,更有几层细胞重叠的现象,直接影响实验效果。方法一:让学生先挑选洋葱鳞片叶色浅的部位,用刀片轻划一小方形,用镊子一尖端轻挖进去挑左下角,刮去附着的叶肉后镊住翘起的角,均匀用力向右上方撕取一层近乎透明的表皮。学生可在洋葱色浅部分多操作几次,技术成熟后,再去取洋葱紫色最深部分的表皮,供实验用。方法二:分给每位学生3~4片洋葱鳞片叶,操作时左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我对以下三例实验的步骤及方法作了改进,使实验效果显著。1 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结构 原实验方法的缺点是:盖玻片下的标本不能均匀着色,植物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不清。 改进方法之一:按原方法将一滴红墨水或稀碘酒滴在已展开的洋葱表皮上,当其均匀散开在洋葱表皮上后,再盖盖玻片;用吸水纸吸  相似文献   

19.
初中《生物》新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叶片的结构”中,观察叶片下表皮的学生实验,按课本中方法,是用镊子撕取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来制作临时装片,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很难撕下又薄又均匀的下表皮,实验效果并不好。根据实践,我作了如下改进。a.选材:将教材里的蚕豆叶片改用茼蒿菜。b.取材:摘取茼蒿菜的一叶片,左手将叶片垂对着自己,用右手把叶片向自直拿起,叶片的背面对着自己,用右手把叶片向自己的方向撕,取得又均匀又薄的叶的下表皮。c.优点:茼蒿菜价格低廉易得,撕取的表皮不带任何的叶肉细胞,制作的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透…  相似文献   

20.
1 现行生物课本第一册 (上 )实验二 ,临时装片的制作和植物细胞的观察 ,实验时要想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出洋葱鳞片茎细胞的全部结构 ,关键是使细胞着色。为了解决这个关键问题 ,可将制片和染色同时进行。首先配制好碘液。 (用 2g碘化钾溶解于 5ml蒸馏水里 ,再加入 1g碘 ,让其完全溶解后加入 6 0 0ml蒸馏水稀释而成。)用量较多时 ,可按此比例加倍配兑即可。该染液最好即配即用。准备工作 (与课本步骤同 )做好后就可以制作临时装片了。①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 ,用吸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稀碘液 ;②将洋葱鳞片茎用小刀 (或剪刀 )切 (剪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