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群发展是现代经济发展的趋势,培育和壮大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河北省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产业的发展和聚集,带动农村人口战略转移,同步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  相似文献   

2.
在统筹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如何加快农村城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纵观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历史和先进地区的经验,着力构建城镇化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是非常重要的。大力发展农村中小企业、引导中小企业集群发展.更是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3.
以产业集群促进农村城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独特的产业组织形式,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作用巨大.因此,要提高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必须要清楚产业集群对农村城镇化的作用机制.文章以产业集群理论和城镇化理论为切入点,先从理论上揭示了二者的联系,并运用实证进一步分析了产业集群与农村城镇化的相互关系,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也是21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壮大县域经济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深刻领会十六大报告中阐述的这一重要论断,尽快把壮大县域经济的任务落实好,使更多县域的经济尽快发展起来是区域经济研究的重点。县域经济实际上是以行政区来划分的经济区类型,它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域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经济强县,但从总体上来看,其现代化过程相对缓慢,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我们要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来研究县域小康建设中的各种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意义】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有利于转变县域经济发展方式、推进城乡一体化、提升县 域综合治理能力、培育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加快县域数智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方法/过程】基于文献分 析,系统阐述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内在逻辑、必要性、可行性、困境、作用机制及推进方式。【结果/结 论】研究表明: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推进县域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 式,需要全面推进县域数字基础设施和平台建设、促进县域智慧产业发展、深化县域政府云管理和精细化管理、加 快县域城镇数字人才培养。【创新/局限】本文创新之处在于从理论层面分析了县域城镇数智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 的内在逻辑关系,丰富了相关研究内容,但偏向于理论性分析,后续研究需要在实证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6.
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是相互作用、相辅相成的。县域经济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依托,农村城镇化又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动力,两者的紧密结合是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杠杆。本文通过对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分析了山东省县域经济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非均衡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山东省实现县域经济与农村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机制和策略。  相似文献   

7.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比例增加和城镇面积扩大,更重要的是生产方式、生活状态、行为习惯等由“乡”到“城”的转变,是发展层次和文明水平的提升。而促进这一质的提升的关键因素是文化力量。抓好基层公共文化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中的文化建设基石,是加快实现城镇化的重要动力。  相似文献   

8.
城镇化规划的发展使得城镇的面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型城镇化发展使得农村人口不断的融入城镇,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城镇的发展进程在不断加快。在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形势下,需要做好资源的配置工作,这包括国土空间资源、能源资源等。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后,居民城镇的建设的进度大大加快了,城市文明的传播速度也加快了。这有利于实现国土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化建设步伐也逐渐加快。自从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城镇化建设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提示我国农村的整体社会文明程度已经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大驱动力。近几年以来,我国已经统一了要始终坚定不移的推进城镇化建设,要真正把建设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新型城镇作为目标,搞好环境卫生工作,建设一个适合人们居住的美好家园。随着城镇化建设步伐的逐渐加快,乡镇建设取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乡镇环境卫生管理也衍生出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0.
基于四川省三次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作用机理和协调度水平,运用ECM模型探讨三次产业集群对新型城镇化的长期和短期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三次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发展关系为互为作用、互为促进;各地区三次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度水平结构分布差异较大,同一区域内三次产业协调度也不均衡;短期内第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促进作用高于第二产业,第一产业具有抑制作用;三次产业集群对新型城镇化长期均衡的调整幅度为6.27%,高于对人口城镇化的调节水平;第一、二、三产业对新型城镇化最大化作用的滞后期分别是3、2、2年,对人口城镇化的最大作用的滞后期分别是2、2、3年。  相似文献   

11.
牡丹江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丹江市站位全市发展全局,以生态城市为目标,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宜居型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探讨城镇化建设可能引发的农村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司胜平 《预测》2001,20(5):16-19
加快城镇化是提高农民收入和启动农村市场的现实需要,是我市工业化发展的内在需求,是我市经济结构调整的客观需要,是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要求。我市城镇化水平总体特征表现为水平较低,且滞后于经济发展;中心城市人口高度集中,向外围地带人口密度逐渐降低;城镇化水平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城镇布局基本呈低、小、散发展状态。加快城镇化必须加速调整城镇产业结构;优化市区地域结构,强化中心城市功能;有重点地发展小城镇;深化相关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发展是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加快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支撑。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打造"首都经济圈"战略,对于河北省来说是一次重大发展机遇。本文介绍了河北省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和特点,重点找出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实施集群化发展战略提供理论依据,以推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1 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所谓城镇体系,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一组不同等级、不同职能,并形成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的城镇群体。城镇体系的形成,乃是由于区内外自然、经济、社会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尤其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城镇体系的涉及面广泛,一般侧重研究城镇化发展水平、城镇的等级规模、城镇的空间结构及城镇的职能分工等几个方面。 1.1 陆良城镇体系的现状 1.1.1 城镇化水平低 陆良农村综合实力在云南省排在第10名。但各乡镇的工业区、工业点的建设,未能有计划、有目的地带动农村经济繁荣,远未起到生长点的作用,城乡一体化进程慢。 1.1.2 初步形成层次化的布局  相似文献   

15.
贵州是我国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的省份之一。本文在简要论述贵州山区城镇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城镇化规划、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非农产业体系的培植、城镇化经营与管理等四个环节详细分析了贵州山区城镇化发展面临的科技瓶颈问题,并据此提出了加快贵州山区城镇化发展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县域经济、推进城镇化建设,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突破口。农业产业化有助于推动"三农"发展。而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龙头企业是主导。文章以对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的安徽省安庆市望江县调研为例,研究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现状及其竞争力优势。目前,望江县已形成七大产业集群,涉及粮食、棉花、水产、纺织、蔬菜等行业。产业集群竞争力优势表现在资金、政策、人才等。探讨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群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农村经济转变为城镇经济的过程。城镇化问题是新时期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着重分析了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发展现代农业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高我国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需要,是加快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需要。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现代农业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建设现代农业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飞速发展,在当今世界,我国的城镇化已逐步成长为世界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尤其是我国已进入"十三五"时期,新型城镇化建设转变为以人为核心的事业。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提高城镇发展能力已成为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重要研究课题,也是我国能够成功地让全国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一块重要基石。本文主要讲述了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对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行了浅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拉萨是我国西南边陲的重要交通枢纽和行政中心,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会城市。城镇化发展受到人力资本缺乏、企业资源较少、教育对城镇化建设的带动作用不明显、市场失灵严重、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城镇的规模小、速度慢、质量低、区域性贫困特征明显,笔者从拉萨城市化发展的现状和特征出发,提出要实现拉萨的城镇化必须从加强产业集群效应、减少政府干预、加强市场机制、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民族关系,促进人口城市化等四个方面来促进拉萨的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